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王利兴:互联网点对点下载的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11:12 ChinaByte

  作者: 王利兴

  “它免费,充分地体现了自由、互助的互联网精神;它好用,下载电影、甚至是电视连续剧方便、快捷;它是一种网络共享方式,下载文件的人同时也是文件提供者,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快;它让绝大多数普通网民欣喜异常,也让一部分企业和机构头痛不已。”

  这就是点对点软件,简称P2P。它一产生,便让无数网民为之兴奋,甚至成为了免费和自由的代民词。任何一个P2P软件的产生,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巨大人气。这让人们感到网络是真正的“没有边界的地球村”,谁都可以从网络上得到自己所想要的!

  可是好景不长,烦恼随之而来。

  最早的就是让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狂呼的产生于1999年的Napster,没过2年,美国旧金山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三名法官就音乐网站Napster版权纠纷案作出裁决,认为它侵害了各大唱片公司的版权。2004年,

长城宽带也因不堪忍受大量带宽被点对点下载软件占用而欲关闭“BT”端口(尽管最终没有成功)。2005年9月,国内百度公司也因提供音乐下载而被四音乐公司控告。2005年11月7日,香港38岁无业男子陈乃明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BT技术被起诉侵犯版权法并被判刑的人”,随后在11月15日,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港分会向22名利用点对点技术非法交换音乐档案人士提出民事索偿,预计每名侵权者将被索偿3000欧元……

  关于点对点软件的讨论和案件还在不断继续,也许会越来越多。

  对于点对点的观点无非就是赞成和反对两种,而且很明显,一般就是不同的两类人,一类是普通网民持赞成观点,另外一类是拥有大量资源的相关商业人员(如音乐制作人、音乐出版公司、电影制作公司等)持反对观点。而对于点对点的最终结局,我认为只有一种,那就是走向合法!

  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知道历史发展是有它自身规律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用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

  初看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脱离了这一规律,它让人们能够在网络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前的发展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那就是即使在网络中,也只能是相对的自由,而没有绝对的自由。当前正在讨论的手机实名制不是这样的问题吗?

  其实,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规律,就是法律永远滞后。但你别以为这一次赚了,以后就能再赚几把。随着法律的逐步健全,这种机会不会多了。只要你一旦被法律套住,想翻身可就难了。

  而根本上的原因在于,社会发展到现在为止,首先取决于物质因素,其次才是精神因素。社会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他们的首要服务对象就是那些拥有大量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人。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源永远是最重要的,谁拥有资源,谁就会拥有财富。我们完全相信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但可惜那会是在遥远的未来,我们也许无缘面对。

  那么,点对点会是什么宿命呢?在合法的前提下,无非只有两条出路。

  一是继续网络自由主义者所提供的共享精神,将网民自己制作的内容作为节点,让其他人一起享用。这有点相似于现在大家所说的WEB2.0,给大家提供一个共享平台。而相对于后者来说,点对点在共享应用更具有优势。

  二是当前的免费下载“改邪归正”,以交换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是当前所存在的点对点服务商所采取的普遍策略,尽管他们还不是很愿意,而且也很担心。如先前的Napster早就已经与音乐公司进行联盟,为广大网民提供有偿下载服务;百度也已经改变其音乐下载方式; “BT之父”Cohen今年9月份宣布他的公司已经筹到875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为媒体公司

开发商业发行工具。

  其实,对于众多网络公司来说,他们是大可不必担心的,因为社会的发展不会让拥有资源的人亏本;而对广大网民来说,基本可以放弃“幻想”,接受现实,因为我们早就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想BT的朋友,还是抓紧时间下吧,因为这样的日子即将离我们远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