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反思网瘾缓解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10:14 eNet硅谷动力

  作者:赵福军

  【eNet硅谷动力特稿】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带给了人类工作、生活等方面众多有利性变革无庸质疑,不胜枚举,然而也引发了许多技术网络化后的不和谐。君不见网络色情黄毒日甚,网络欺诈侵权花样层出不穷,网络病毒、网络犯罪的形势更是日益严峻,如果说网络侵权犯罪还有法可依,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法律、道德
手段给予规治调整的话,那么如今“风靡”全球的网络上瘾综合症的势头与危害则与当年物理世界中的非典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5年11月22日上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京发布了我国首个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其中以覆盖面极广的调查范围与访谈样本为基础,得出了令人惊讶与忧患的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网瘾比例已高达13.2%,其中,初中生达23.2%。以此估算,全国1650万未成年网民中,就大约有近245万青少年沉溺网络不能自拔。

  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网民已经超过1亿,而网络上瘾综合症是一个全球性网民话题,而非仅仅针对青少年网民。也就是说如今的《报告》只是显示出了我国青少年网民的患网络上瘾综合症的比例与现状,而非对我国整体网民患网络上瘾综合症的一个概观调查,整体网民沉溺上瘾的状况只会比这个调查数据严峻。

  各界针对网络上瘾所推出的方子不可谓不少:陶教授的心灵式访谈治疗、北京上海许多研究所的所谓物理疗法、主管部门的防沉迷系统的技术治疗、无奈家长对孩子的牛肉炖皮带的暴力治疗、全民签名发誓远离网吧甚至网络的运动式治疗、甚至是亲人以死来企求唤醒沉溺者的精神震撼式治疗,但结果是这些“屠龙刀”,“戒除术”似乎都对沉溺者起不到太大的正面引导与警示作用,一时间网瘾成了无药可治的“网络非典”,箩筐似的综合治疗法无奈再一次成了舆论与专家口中的“良方妙药”。

  在此笔者并非医生、也非心理学教授、更非技术心灵拯救的高手,而仅仅从一个普通网民的角度,以《报告》中一些似乎无甚联系的数据中思考网络上瘾缓解之策,请注意是“缓解”而非“杜绝”,毕竟网络上瘾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时代的综合症,是时代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杜绝”,充其量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将其危害控制在人类和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无为之治”可取否?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老子》四十七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可见“无为之治”的思潮历史源远流长,有人将其用在治国上,有人将其套在企业治理上,当然也会有人将其消防在疾病治疗上。那么针对网络上瘾是否可以采取这种策略呢?是否可以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任其自生自灭呢?其实持放任态度,认为对网络上瘾者不用大惊小怪观点的人一直都大有人在。

  而《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年龄分布具有以下特征: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7.1%)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网成瘾的比例逐渐降低,30-35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2%)最低。年龄是任何生物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人从出生起也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走向成熟与衰败。从生理、心理、自控力的角度来分析,这种随着年龄增长患网络上瘾比例逐渐减少的趋势是可以接受的,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年龄会最终让患网络上瘾的人退出迷局?

  其实不然,首先《报告》中所得的网络上瘾随年龄而比例逐渐减缓的趋势是一种静态趋势而非动态,只是告诉我们年龄大的人比年龄小的人,成年人比未成年人更不容易沉溺网络患网络上瘾综合症,而非证明某青少年网络上瘾者能够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而自发摆脱这种症状,毕竟该《报告》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报告,而非历史性的纵向报告,否则也不会仅仅只用不到半年的调研时间就发布报告结论;其次,年龄越大的网民患网络上瘾的比例就越低并不是指他们就不会患网络上瘾,只是一种比例缩小趋势而已,总不能因为患该病的网民少就对这部分网民不重视,不给予他们治疗吧?连《报告》本身也认为:网瘾是一个暂时性的过渡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瘾群体会进入平衡期。

  可见,无为针对的是有为,两者并非矛盾,正所谓该出手是就出手,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这个道理,针对网络上瘾,企图通过放任与一无所为而达到根治的目的不过是白日做梦。

  性别、职业、学业决定论?

  我国的母法宪法明文宣布: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论其年龄、性别、出身、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依法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不承认特殊公民。该宣言式的规定揭示了一个政治法律真理,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用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网络世界是与物理世界对应的场域,也就决定了其参与者即网民必定是具有不同年龄、性别、出身、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的网民,而这些不同与网络上瘾治疗之间是否有关系?是否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反思?《报告》显示:根据调查在性别差异上,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为17.07%,女性则为10.04%;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患网瘾的比例为21.%、职高学生为20.5%、而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高中生的比例则比较低,分别为9.1%、和10.1%。

  从性别上来说,男性网民通常上网多集中在游戏、聊天等互动性较强的网络项目,而女性网民则多集中在聊天、看电影、查资料等小资情调色彩过多的网络项目。而这也就导致了男性青少年的网络上瘾比例竟然比女性高出7个百分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根本原因就是互动性较强的网络项目比如网络游戏具有极强的致瘾性因素,我们知道国内流行的网络游戏多属于沿袭版的韩流游戏,其中打怪升级的森严制度不断的抑郁性心理迫使网民不断的参与其中获得自身企图获得的地位与尊严,一旦中断则会造成前功尽弃;而小资情调色彩过多的网络项目则不同,它可以随时中断,电影可以DOWN下来慢慢看,聊天方式也可以不仅仅局限在网络一种,可以用其他方式随时替代弥补,不会让参与者产生太多的依赖性。

  从职业分工与所受学业教育上来分析,无业、失业网民,所受教育较低的网民通常比较容易沉溺网络,究其原因无非是这部分人业余时间较多,且囿于学识的限制对网络应用掌握无几,除了游戏、聊天等网络项目容易上手外,其它应用对其既难以操作,更是没甚意义与兴趣,因此也就更容易引发网络上瘾,并引发相关的连锁社会影响,当然大部分是负面的;而对于有正常工作的,尤其是有较好职业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比较前者用于沉溺的时间更少一些,相对患网络上瘾综合症的概率就低一些。

  以上分析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示呢?笔者在此并非提倡一种 性别、职业、学业决定论所导致的分而治之的策略,而是认为缓解网络上瘾应该从网络项目的开发应用上、社会教育的普及上、工作就业的解决上下工夫,例如针对网络游戏的研发与运营上,网络游戏开发运营商就应该在获取合法的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多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义务。当然这些工作对缓解网络上瘾的效应并不会很快显现出来,但是由于网络上瘾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病症,因此也就有必要加强着方面的探讨与实践。

  环境戒除术值得尝试

  应该说对于网络上瘾或网络沉溺而言,很多人就是出于周边人文环境的影响,出于对其它网络沉溺者的跟随效仿而难以自拔的。当年笔者大学时代许多朋友就是出于宿舍环境或随众心理的影响而将几年的学费用来沉溺于《传奇》之中,演绎了一个个游戏“沉溺神话”与“欠费神话”。

  这次《报告》显示的另外一组有意义数据就是青少年网瘾比例与经济发达水平高低无明显关联,云南经济不算发达,但却能够在“网瘾沉溺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比例高达27.9%,而上海作为与北京并驾齐驱的经济政治大都市却能够在成瘾比例上与之形成强烈反差对比,前者为8%,后者为23.5%,仅次于云南,名列第二。

  上海之所以会在这次调查中让大部分人大吃一惊,和上海市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对社区文化和教育的投入有关,更和整个健康上网环境的构建有关。据笔者所了解,从政府行为方面,上海市政府曾特地拨款1亿元组织义工进社区进行健康上网宣传,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作用,同时上海市政府首次向全国发出公告,招标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也是一种从源头上缓解网瘾的积极尝试;从立法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曾采取疏导的方法将学校建立绿色网吧,为未成年人提供合理的上网场所的条款写入其中,同时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夏秀蓉曾在媒体上呼吁和表示下半年将针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执法情况进行调研,为解决问题找出依据;在医学方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杜亚松教授也首次提出了药物综合法戒除网瘾,暂且不论收效如何,首创和探索实践精神就值得借鉴;在社会媒体舆论宣传方面,继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共同发起“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大行动”后,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领导、上海市的领导、媒体记者、网瘾专家会聚一堂的“百万家庭健康上网大行动”新闻发布会于6月18日在上海东亚展览馆内举行,呼吁健康上网,拒绝沉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主观内因对于人的行为通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环境等外因也常常会诱导内因作出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真理,原因就在于任何人都是社会性动物,具有极强的随流心理。不论是《报告》数据背后的理论还是上海市的实践都在启示我们通过塑造环境的方法来缓解网络上瘾,引导网民健康上网的做法值得尝试。

  网络上瘾并不可怕,对于网络上瘾综合症患者而言也不是医学上的不治之症,毕竟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缓解网瘾的策略与措施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周围,源自生活,作用于生活,正如某哲人所说的: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同理,世上也不缺乏缓解网络上瘾的法子,缺少的只是发现这些法子的理论与实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