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聚在协作的天空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10:17 互联网周刊

  如果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能被这样一类带有鲜明共享和协作特征的网站群体发挥到极致,商业模式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本刊主笔|陈琼 本刊记者|李洋

  “魔兽”迷小何最近遇到了个难题,游戏中的一个任务不知该如何完成,于是他到新
浪“爱问”上提出了问题,结果很快得到了多个网友提供的答案。其实你还可以在爱问上搜索诸如“口腔溃疡如何好得快”等各式问题,这种被汪延定义为人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人们可以在这个互动的平台上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实现一种新型的知识共享。

  对新浪这样的大型门户来说,“爱问”以粘合用户利器的姿态出现,效果显而易见。新浪企业服务副总经理陈炳皓告诉《互联网周刊》,从今年7月份到现在,“爱问”的访问量已经有了十几倍的增长,新浪投入的研发力量也已经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了100多人。和“爱问”类似,百度推出的“知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样的共享背后,其实正体现出一种由协作所引发的强大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古训也通过共享和协作的路径,采用网摘(共享书签)、图片共享以及WiKi(维基)的方式,再次得到了互联网的完美印证。

  享受共享

  美味书签del.icio.us的风险投资人曾把最新的互联网比喻成一个沙漏—信息经过众人分类后又提供给所有人。人们把自己对一个新闻、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张图片的感觉归纳为简短的分类标签Tag。越热门的Tag里面的信息内容越丰富,对其他人的帮助也就越大。《商业周刊》对del.icio.us这样评价道:“它的网页书签技术可以让你追踪发生在网络上的任何事件。”

  追溯网摘(共享书签)、图片共享网站蓬勃兴起的原因,你会发现,大量的用户在对互联网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图片页或是网站上张贴“标签”的时候,他们最原始的目的往往并不是要把这些内容告诉别人,而是为了方便自己日后查找。但如果每个注册会员都这么做,再加上Tag技术提供的共享链接平台,一个包涵大量可供挖掘利用的信息库也就由此聚集而成。

  近一年来,许多带有鲜明共享和协作特征的网摘、图片共享都在中国相继出现,如天天网摘、网摘中国、牛啦、人人网摘,以及Fotolog、又拍网等等。网摘中成立较早(2004年10月)的天天网摘(365Key)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0万;新浪的vivi收藏夹和博客网的博采,也先后称其在用户数量上超过了在国外获得成功的del.icio.us和furl.net等网站。

  而维基站点由于在三年多前是以“维基百科”(WiKipedia)的形态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因而其模式又和网摘、图片共享网站有些差异。在用户添加词条以及进行词目编辑的时候,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和直接,就是为了把自己的信息展示和共享给别人。因此,维基站点更像一个开源社区,众多积极分子们会为了同一个项目协作努力,累积知识。大家不仅仅在共享知识,同时也在相互启发和监督的环境中创造新的知识。

  作为国内最早和目前最大的维基站点,网络天书(cnic.org)已经成立了将近两年半,截至11月23日,网络天书上已经容纳了20643个条目。其创始人和最高管理员之一叶群峰一直强调说,网络天书是一部内容开放、立场中立的在线天书,而不仅仅是维基最为大众所熟识的百科全书形态。在接受《互联网周刊》采访时,叶群峰说,今年涌现出了许多方向性比较强的维基站点,比如说职业百科、动漫百科、电竞维基、媒体维基等等,甚至包括正规的网络媒体推出的金羊百科。再加上侧重于自由文化和新潮科技的“网络天书”,侧重于软件应用和WiKi技术的“天下维客”,以及侧重于IT百科的WiKi.donews,看起来维基在国内的发展一片红火,但叶群峰承认,其实“一切还仅仅处于萌芽状态”。

  协作和共享的方向

  “国内维基站点跟国际上百花齐放的维基站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际上维基的运用,有几个方面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显示了其应有的威力,但在国内这样的情景还没有出现。”叶告诉记者,在国际上维基百科是非常流行的站点,而且维基和Google Earth、搜索引擎以及新闻报导等等领域也都有融合发展的趋势,并且发展势头相当强劲。“国内一些主要的维基站点,包括网络天书、IT百科等,参与者大多为崇尚开放源码,并有兴趣研究WiKi的技术爱好者。可以这么说,现在是一批所谓的互联网新潮精英在尝试维基,还远远没有达到blog在中国的普及程度。”

  而且,诸如此类的开放共享性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弊端。譬如垃圾标签的产生。曾亲自带队开发了“牛啦”(已于今年6月停止服务)和“博采”的博客网CTO卢亮认为,规避垃圾标签并提高确定优秀书签的算法,是这类网站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目前,网摘和图片共享网站还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服务基本都免费提供。这些网站的创始人们似乎并不急于盈利,而是更关注网站带给用户的体验。又拍网的创始人刘平阳强调说:“我们不会像国外的Flickr那样,向会员收取空间费用作为站点的盈利来源,但将来会增添一些增值服务—即使加入广告也要以不影响用户体验为前提。”这个网站的会员大部分都是经常拍照的群体,喜欢聚会,愿意与别人分享,并从中获取乐趣。而另一家图片共享网站Fotolog,则把移动blog作为其特色业务服务之一,目前已与

长城宽带、金羊网等网站结成用户共享体系。

  而在叶群峰涉足的维基领域,国外其实有很多现成的商业模式,包括类似answer.com的搜索引擎模式、类似dmoz.org的开放目录模式,以及WiKicities.com的免费WiKi空间模式。“我也在做一个类似于answer.com的站点,但就目前国内的环境而言,现在谈商业模式还为时尚早。”叶群峰对本刊记者说,“其实,目前国内几大搜索巨头也都有融合WiKi的意图,百度、新浪、搜狐等都开始了前期准备,只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机推出。”不过叶群峰也觉得,如果把百度贴吧和Google Base看作是另类WiKi的话,成功的商业模式其实还会层出不穷。

  网摘和图片共享领域的发展则主要呈现为两个方向:专业网摘向纵深发展;传统门户网站借助网摘频道增加用户粘度进而扩展服务。卢亮认为,该领域目前的空间并不特别大,因为其使用门槛还相对较高, 而且中国网民的共享意识并未形成。但他对于其市场的前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交流沟通的下一个环节就是共享。前面的中国网民已经做到了,共享时代的来临也不远了。”

  无论参与者们持何种心态,这种新颖的互联网创业形式的确吸引了众多VC的关注,只不过目前还处于秘密的筹备阶段。刘平阳对记者表示,目前正在与VC进行接触;Fotolog的创始人黄渊也告诉记者,其网站已“得到众多VC的认可和关注”,正在洽谈中。一切似乎都和Web 2.0概念的创造者、O'Reilly媒体公司总裁兼CEO提姆·奥莱理(Tim O'Reilly)所给出的参考经验相一致:“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

  相关报道

  网络精英约会VC Web2.0会怎样

  P2P:庶民的胜利

  人人可参与的广告

  以你为中心的媒体平台

  聚在协作的天空下

  搜索我们周围的世界

  细分的人际网络

  无处不在的数字音乐

  电子杂志体验至上

  手机,聚合一切服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9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