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首届中国博客大赛专题 > 正文

中国图书商报:文化人的新博客运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6:22 中国图书商报

  吴婷

  一个新的文化现象正在正在诞生。在新浪网的直接推动下,一批作家、学者开始加入到博客运动里来。博克(Blog),是Weblog的简称,指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也可以称作日志。博克日志其实和私人日记大同小异,区别在于私人日记具有很强的私秘性,而博克日志任何人都可以阅读和分享。

  到目前为止,在新浪博客里,已经有叶永烈、余秋雨、刘震云、张海迪、陆天明、周国平、刘元举、冯骥才、残雪、朱伟、赵德发等这样50岁以上的作家,也有象余华、陈染、邱华栋、虹影、朱大可、王跃文、王刚、王海鸰、张者这样的知名中年作家,也有象慕容雪村、叶倾城、高晓松、春树、韩寒、棉棉 石康、孙睿、蔡骏、郭敬明这样的新锐作家。目前,这些数字还在不停的增加当中。

  这是继几年前网络热潮时出现的作家上网“个人主页热”之后,出现又一次网络文化现象。和以前不同的是,那时候的作家们做个人主页和专栏,主要是因为网站付费有商业利益,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卖给网站;现在即使新浪不付给他们钱,他们也愿意开自己的博客,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争对今天的网络读者,和他们沟通、宣传自己的作品,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负责给新浪拉人头的是新浪的副总编辑侯小强。在总编辑陈彤的要求下,在外地出差的他在火车上给自己熟悉的作家、学者打电话。凡是到新浪网做过客的文艺界嘉宾,都是新浪网罗的对象。

  就这样,文化界的名人、大腕,都被他们一一拉进来了。针对名人门忙、没有时间上网的说法,陈彤做了个试验,决定邀请和自己关系好的余华来写,余华是新浪众多文学青年的偶像,同时也因为余余华写了一半的《兄弟》,他正在家里写下集,还能有谁比他更忙吗?

  不会用博客的余华就这样上了新浪。结果出乎质疑预料之外,余华非常喜欢博客这样的与读者之间直接 的交流方式,他关了手机拔了电话线,改用博客跟外界交流了。因为余华对博客功能使用不熟悉,陈彤还派自己手下的员工去家里手把手教。

  余华一口气发了三篇《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大仲马的两部巨著》、 西·伦茨的《德语课》。把n年前压箱底的得意作品都拿出来了。七天长假后,他携全家从浙江回来,才惊喜的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热心网友讨论、留言, 当晚,他回复了所有网友的留言。还特意在博客上开辟一个栏目:互动,从网友们的讨论中选出几个代表性问题拎出来单独作答,比如10月8日《互动:对虫子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余华这样表达自己对博客的厚爱:“刚开始我并不懂怎么操作博客,后来新浪的编辑给我打电话,说博客不光是要写的,还要互动。所以我就开始在博客里和读者交流、互动。后来留言和评论太多了,现在已经有好几百条了,也互动不过来了,所以我现在只有选择地回复一些。在博客上,我开始学会和陌生人交往。大家互相尊重,这是前提,这样我们才能坐到天亮,否则日出前就不欢而散。我以前去过几个BBS,里面充斥了谩骂别人吹嘘自己之风,我不喜欢,我喜欢博客这样的地方,单纯和睦。”

  让余华高兴的是,还有媒介看上了他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要把他这些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报纸上发表,这使得他对博客的态度越来越认真了。在每个星期三,《上海一周》将在“篝火长谈”栏目里发表余华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内容。目前他的点击量已经到了11万次。

  媒介的介入和作家身份也影响了余华博客的面貌,和叶永烈、余秋雨、刘震云、陆天明、周国平的博客一样,余华博客多是发表文章和宣传自己新书的场所,内容过于严肃呆板,不象其他人的博客,可以看到作家的日常生活,了解私人生活的悲苦喜乐。

  余华这样解释他对博客的理解,“我一生没有写过日记,也不想把博客写成私生活,通过新浪这个平台,和读者有一些直接的交流,这对一个作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是感性的,读者也是感性的,我想把他作成一个精神上的博客。”

  作家陈村担心写博客影响余华写小说,写信劝他不要写博,应该把精力花在写小说上。结果迷上了博客的余华对他回信说,“我自己都不操心,你操什么心。撒尿的不急,端尿壶的急什么?”

  老作家叶永烈虽过花甲之年,但也喜欢“玩”电脑的我,“玩”过QQ、泡泡,用过Skype,当博客热席卷网络的时候,他也加入到新浪博客里来。

  他尽情赞美博客的出现,博客是大众化的网络世界。不论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还是皓首银发的长者,你只消在博客网上注册,就能获得一块属于你的网络天地。只要你喜欢写作,你就可以在博客上找到一个自由发表的园地。据统计,博客的作者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普通的写作爱好者,而非专业作家。

  “我不由得记起,我正是在十一岁的时候,投寄一首小诗得以在报上发表,从此培养了我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以至把写作作为终身的职业。如今的青少年有了博客,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随时随刻贴在网络上,比我小时候的条件要优越得多。博客已经成为渲泄写作情绪的广阔园地,也成为培养千千万万网络写手的大学校。”

  刘震云在《第一次想说的话》里说, “我不懂博客。新浪的朋友给我讲了许多博客的好处,我还是没懂。但大体明白是一个可以和许多朋友直接交流的专门的地方。因为互相不见面,这里可以不说假话,说真话;不说好话,说坏话……

  虽然在新浪上安了家,可陈染对博客仍然感到不适应,过去她发表作品的地方是报纸、杂志、出版社。“我其实不了解什么是博客。”侯小强解释了好久,陈染弄明白了一个大概:“就是在网上写东西是吧,可是我不会操作。”侯小强决定派人去教她,可是她正好那几天很忙。

  “当时想的是,忙过这阵我再开始学。”陈染说,“可是我想到用博客要直接面对陌生人就很不舒服——我对跟别人这么接触感到紧张。我觉得一个作家还是应该用作品说话。”

  和传统作家不一样,年轻的作家韩寒的博客要丰富得多,除了他作为赛车手参加汽车比赛的照片和消息外,他还贴自己新写的作品,还通过自己的博客发表声明,要求中国青年出版社立即停止《长安乱》的发行和印刷,并将收回已在该社出版的《长安乱》《毒》《韩寒五年文集》三本书的版权。因为经他多方调查,发现中青社出版的《长安乱》出现了严重的隐瞒印数问题,而且存在私自伪造之盗版问题。

  韩寒说,这些在图书市场上销售的《长安乱》与首印版本存在细微的差别,首印版本防伪标识上的细丝可以用针挑出,而目前仍在销售的《长安乱》防伪标识上的细丝是印刷上去的,不能挑出。韩寒说曾在半年前就此问题与中青社交涉,至今未得到答复。

  这个消息成为次日报纸上的新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韩寒的说法,中青社发行部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吴方泽给予否认。他解释说,该社确实将《长安乱》的发行委托给了夏鹃,“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瞒报或者盗印该书的证据。事实上,我们也曾就韩寒举报的问题进行过调查,究竟谁是幕后黑手至今还没有结果。再者,全国的新书都备受盗版之苦,《长安乱》也在所难免。”至于韩寒要求中青社停止《长安乱》的发行和印刷,并收回《长安乱》《毒》《韩寒五年文集》三本书版权的问题,吴方泽表示,出版社将在商讨之后做出答复。

  被称为“残酷青春”代表作家的80后作家春树谈自己在新浪开的博客,的“我喜欢那种特别地下的平台,类似你上网写博客,或者通过小范围,或者是身体力行,每天在任何地方,比方说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去咖啡店的时候,你活出自我,起码会让周围几个人看见,这就够了。”

  在春树看来,在电视那样媒体上不可能完全看到真正的自己,大家没有时间,也没有那样的深度。博客则要真实得多,可以看到作家的小说和私人生活。“我在新浪的博客特别生活化,什么都放,就像放照片,都是没有公布的,不管多傻,姿势多么土,都放,就是为了大家喜欢。”

  最当红的郭敬明的博客一开张,已达到32万,这个数字超过了所有的作家。郭敬明是被新浪的电话拉来的。

  “很兴奋呀.居然第一次写博客,身边一大堆朋友都在写.无论是某某网站的.还是某某某网站的.或者是MSN个人空间的。前的自己呢因为不太懂高科技,也因为时间不太够,以就一直没写。看别人写就觉得大家都好牛X,终于要自己写了.却不知道该写成什么样子。写得太私人吧..我那点私人的破事儿还真不敢写...写出来估计要吓死好多小孩子了...写得太文学化吧...又有点受不了....所以找了一大堆以前拍过的各种各样好看的不好看的傻瓜的照片出来.算是个回忆吧.回忆完了以前的事情就开始写新的事情。”

  有人问郭敬明写这个BLOG的动机,还问他是不是收了新浪的钱才写博的。郭敬明回答说,“我也说得很清楚了,是想写就写了,像你们想象的涉及金钱关系和社会关系,浪并没有给我任何的报酬,们只是提供了空间让我有这样一个写BLOG的地方,很感谢他们。对于所谓的‘卖不下去了就到这个地方来博取人气养家糊口’这种荒谬的论调我笑痛了肚子,书卖不卖得出去先不谈,没听过有人来网上写BLOG养家的。”

  前些天,贾平凹刚刚通过新浪网发表紧急声明,就有人使用他的名义在新浪开设博客发表文章并与网友交流一事,而且他发现很多作品不是自己写的,还有人批评他抄袭别人作品。在他要求下,新浪网郑重向网友澄清事实,是有人假冒贾平凹名义开贾平凹的个人博客。

  贾平凹说目前他还没有学会上网,也没有开过博客,至于以后是否开设博客,视情况而定。希望网友能继续支持他和他的作品。

  有趣的是,虽然贾平凹已经发表声明,可假冒贾平凹丝豪不在意,最奇怪的是,新浪网居然也不删掉假冒的网页,仍然让它继续挂在网页上。

  陈村对此说,“新浪网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大站,有必要澄清如何会发出不实新闻并希图商业炒作,有必要为自己运行中的不严谨向网友道歉。新浪网的法律地位并非媒体,但做了不少媒体的工作。这是大企业,担负美利坚股民的重托,获取利润之余,应以负责媒体的要求严格律己。”

  一位叫章浩的网络评论家认为,有社会影响的作家、

文化人等迅速借助门户网站的巨大影响力,建立了自己的博克,再次证明了博客崛起的惊人速度,他们客观上却对博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一夜间,
木子美
、流氓燕、
芙蓉
姐姐、后街男生、天仙妹妹家喻户晓,红透整个网络;由是,功力就来了。博克成了展示自己的最好舞台,也成了攫取个人最大利益的工具。流氓燕的博克上就有醒目的账号和联系方式。正是这种利益的驱使,当年张朝阳在搜狐创造的奇迹,现在由方兴东在博客网上继续。

  “真正的博克人是分享主义者,他们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博克上打上“此博克日志属于个人原创,媒体使用请征得作者同意的”字样;相反,他们创造若干便利条件,设置若干链接地址,他们敞开心胸:请大胆转载,请任意引用。真正的博克人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与功利主义水火不容。”章浩提醒大家,现在的博客是不是过于商业化了?

  但更多的人持乐观和欢迎态度。“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余秋雨、刘震云、余华了,这是件天大的好事。”最高兴的是那些读者了,他们发现自己可以直接与自己喜欢的作家对话,进行互动交流,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