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在线公司怕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2:32 ZDNet China

  给我们电话号码吧,别藏在匿名电邮地址后面。

  前两天,有个朋友从亚马逊订了本书,但却没有收到。他发了封电子邮件投诉此事,得到的回应是“请检查您的订单”,而检查的结果是该书已发。

  另一个朋友给她的会计发了封电子邮件。但却石沉大海。类似的事情天天都有,但这
两件事却值得一提,因为它们有一个共性:受害的一方都无处申诉。

  那么咨询一下Ellen Hobbs 吧,她是Cliche Ideas的编辑(clicheideas.com/amazon.htm ):“你当然不可能在他们网站上找到什么东西。事实上,页面只是在下订单后立即显示这些内容。但我的网站上可以找到,我把能找到的所有客户服务联络信息都放在我的网站上了。”

  她的网站上有亚马逊的英国客户服务号码。这是一个免费的800 电话号。那么,为什么亚马逊自己要遮遮掩掩呢?

  我是一名记者,我也有亚马逊的电话号码,那是新闻部的电话。我花了几分钟向他们求助。他们回答说:“打这个电话,这个是客户服务号码。”但跟上一句:“但你自己用就行,别对外公布!”

  看看Hobbs 的网站就知道,那里不只有亚马逊一家的电话,还有Ebay和Paypal. 这里面的蹊跷足以让你毛骨悚然。

  举个例子,Verizon 阻挡了英国的电子邮件地址。这个公司这么做似乎只是出于奇怪的念头。但当查询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并没有阻挡英国Email.

  最近,一家名为My Wifi Zone的小公司在我的无线新闻网上发了条消息,说用它的(免费)软件可以阻挡其它人恶意占用你的宽带连接。我下载安装后,却完全不知如何使用它。我不想简单地把它看作骗子,于是用其网站给出的唯一联络方式—在线表单,发了封信。但没有任何回应。软件是否确实有用?还只是一个不中用的外壳?或者,情况更糟,也许今后某个时候它会变成间谍软件?我茫然不知。

  随着互联网企业数量愈发超过过去可见的实体公司数量,这种事是否会越来越普遍?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这就会产生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某些情况是因为懒惰。正如Dilbert 说的:“如果我们公开电话号码,就会收到很多投诉,这样,所有的客户服务电话都变成了寻呼机。”这是Dilbert 式企业的共识。

  而且,我认为网络公司也有其现实问题,他们的业务模型是在一个软件开发环境中,而不是客户开发环境。虽然也有例外情况,但数目有限。

  回到前面的问题,我朋友买的书确实发出了。速递员来的时候恰好家中无人,他便将棕色纸箱放在绿色“请循环利用”的盒子里。Verizon 已被证实确实阻挡了全部IP地址,而这仅仅是因为它不愿意花时间仔细挑选出那些发送垃圾邮件的ISP.如果是实体经济,人们可能开车去他们的办公室,站在柜台前让真实的人看这些证据,然后等他们说一句:我们很抱歉。但网络上没人能这么做。

  当然,如果记者接触到了一个真人,他们也会致歉。主要内容总是这样:“我们确实非常抱歉,但这是因为我们相信计算机提供的信息,而您说的是假的。”当然,他们并不是这么表述的。你所听到的只是公事公办的语言:“我估计是与你联络的代理人员的问题,他不清楚我们这里可能有一个会导致问题的错误。”

  如果你有对真人谈话的机会,通常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但他们却不给你电话号码。

  亚马逊发过一些信件,承诺要解决这一问题。它的客户关系经理John Clark给一个受害用户写信说:“网站的某些地方确有客户服务电话号码,但我承认对它们的宣传不够。另外,我会将您的反馈与适当的人员分享,因为我们不希望让顾客失望。”

  文/Guy Kewney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