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2005年中国IT两会专题 > 正文

图文:汉能投资董征致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 15:40 新浪科技版权 ©
科技时代_图文:汉能投资董征致辞
图为:汉能投资董征致辞。(骆磊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2005年11月12日,中国“IT两会”-中国互联网投资与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IT财富年会、中国信息主管年会由中国最大的IT传媒机构-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和《计算机世界》报社创办。新浪科技对本次盛会做了现场直播。

  图为:汉能投资董征致辞。(骆磊 摄)

  以下为其对话全文:

  圆桌论坛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Web2.0大潮下的创新与挑战。先做一个小调查,在座的这些创业者中,认为自己的项目属于Web2.0的请举手?第二,认为web2.0给你们带来的是挑战的请举手?没有人举手,看来大家都认为web2.0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请各位嘉宾谈谈web2.0的看法,它到底给这些投资市场带来了一个什么样新的机会。

  简单介绍一下麦顿投资,我们是2002年成立,是在中国做直接投资。在internet或者是媒体界领域里也是我们的关注之一,目前投了6个项目,其中

分众传媒已经上市。说实话我不是技术方面的一个专家,我们一直在关注每一个新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都是我们关注的领域。我们关注技术,但是也要看它今后对整个行业和商业上有什么样长期的影响。

  董征:

  web1.0、2.0、3.0本身没有技术上什么不同,但是用户的体验上有非常大的不同。为什么呢?大家上网,大家看大长今或者是超级女声,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呢?大家希望能够有一种自我的认可,想知道我在这个社会上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另一个角度,为什么即时消息这么火,为什么QQ有3亿多的注册用户,1.3亿的非注册用户呢?就是因为它满足了人口沟通的需求,可以去写东西,可以改东西。第二,还可以看到别人对我有什么反映,包括BBS,包括BLOG。大家可能都在一些技术论坛或者是娱乐的论坛发表过一些文章、观点,大家发表完之后还会去做的一件事是,我今天发表了,下午肯定要看有多少人点我的文章,有多少人登我的文章。为什么会有这种需求?大家想知道我的观点别人怎么看,我这个人别人怎么看。以前的互联网比较单向,只能看东西,有选择权,但没有发布权,不知道我在互联网是什么地位,在社会上是什么地位。WEB2.0在技术上没有特别新的突破,但是人的需求上的确满足了人的沟通和在社会上自我定位的需求。商业和支付手段不是很需求,但是整个能满足人类这两个最基本的需求,我相信它一定是有市场的。

  曾玉:

  这两位投资者把WEB2.0的应用和市场下一步的发展趋势介绍得蛮好。我想结合我做案子的经验谈一谈,可能现在随着这一轮互联网的高潮,中小型的项目会越来越多地涌现。我们公司本身是做顾问的,主要是专注做大中型传统企业的融资顾问。web2.0的趋势,我们是搭建

  天使投资的沙龙这么一个平台,帮助小于一两百万美金的一些小的项目,促进天使投资,这个趋势我赞成他们的观点。

  张震:

  IDG的情况可能大家都比较了解,不光是在web1.0的很多项目上有投资,包括web2.0的项目上有很多投资。其实我们在web2.0上的投资,包括16388,包括cn,包括在3G上,我们一直在看这个领域。

  Web1.0和2.0对于投资者来看是什么呢?是投资者换了不同的概念想从我们手里骗钱,大致是这个意思。这两个有什么大的区别?实际上没有什么实质大的区别,就跟我们爬山一样,一个是从南山往上爬,一个是从北山坡往上爬,如果最后没有好的营运模式、营运能力,任何一个所谓的web2.0或者是3.0、4.0都没有意义。现在web2.0这个领域小的项目比较多,拿到一千万以下的项目比较多。这说明了现在浮躁的心态是也的,但是web2.0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回头看看98、99年,那时出现了很多web1.0的网站,我们当时说敢于投互联网的人都是傻冒,结果反过来4、5年过来以后,这些人敢于吃螃蟹,都成了数字英雄。现在看WEB2.0,过4、5年也会出新类似的情况。现在在座的人没有几个能看清WEB2.0怎么能挣钱,可能认为投WEB2.0的都是傻冒,我也属于“傻冒”之列。

  黄志光:

  在中国做市场政策是一个很重要的事,现在到了政策的一个问题。前几天发了75号文,燃起了红筹上市的一个希望。商务部操刀关于企业跨境的规定,最近也准备出台。这些政策的变化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会有多大的变化,或者是对于投资者来讲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张震:

  应该说这一年来风险投资业界的朋友们都被11号文件、75号文件折腾得翻天覆地。从我个人的体会上来讲,至少上半年,1月24号11号文出台以后,有点措手不及,包括想办法怎么规避相关的政策。有一次我跟朋友聊,怎么规避政策?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创业者都改变国籍这样就好了?VC业界的人有一个默认的共识,一刀切的规范肯定会在某一个时候得到调整,所以10月底11月初,75号文的出台会是一个很好的调整。规范出来对这个产业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是一个好事情,首先肯定了这种模式的合法性,因为以前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采用新浪模式上市是不是把国内的资产移转到国外去,或者是涉及到外汇管制的问题,或者是涉及到税收的问题。现在这种规定出来,至少告诉创业者,采用这种方式到海外上市、或外融资成为一种可能。

  另外一个方面,这种规定的出台也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交易上的成本。VC做一个项目,首先要请这个公司准备很多资料,要到当地的外管局提出申请,包括商业计划书、境外投资登记表,所有的工作都要做,这在以前我们是不需要做的,这些我们都要请专门的律师协助我们做,确实拉长了投资周期,也提高了我们的投资成本。但整体来讲这应该是一个好事,而且之后还会继续出台比较具有可实施性的一些细则方案,这对大家应该是利好的。

  曾玉:

  正好我在发起这个投资之前是在帮助几十家也名的公司发起了一个风险投资协会。从2002年开始成立这个协会,其实这个协会主要是代表风险投资跟私募基金,帮助这些行业在中国做这个事情。去年年底11号文,一个月之前的75号文的松动,代表着这个行业以商务部为主的五大政府部门是逐渐地在理解这个行业,所谓的政策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是通过这些大的基金去做一些私底下的游说、教育甚至培训的工作,这些官员终于知道把这个行业的政策有所放宽,这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董征:

  实际上大家可以看看中国政府这么多年出台的法律文件,2月份发出来到10月份终止掉,8个月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可以看到政府在推动整个民营资本的海外上市包括境外融资的态度上是非常积极的,整个动作也是非常有效的。整个11号文和29号文被截止,取而代之的是10月28号发的75号文。之所以有11号文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防止两件事:一,大量的国内资本外逃。二,税务上的灰色地带。国家并不是想风险投资、境外投资的这一个门关掉,所以才会出现8个月之内很快把这个现象扭转过来。在座的各位在这个上面不必有太多担心,政策上的风险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的,只要一直都是持支持态度,对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这个角度来说,国家一定会支持的,这个弯路不会太大,时间也不会太长。

  第一,这个影响是暂时的。第二,对于创业者来讲,不会影响我们这样的投资者来看这个企业。如果是一个好的公司,我们看好这个企业,会跟大家一起来想办法按照国家的规定设定一个比较好的结构。所以,其实对商业没有太大的影响。在座的都是互联网有关的企业,政策的影响远远小于传统的企业。我们有一个项目,今年年初一开始做,到现在还没有做完。因为传统的行业涉及到大量资产转移的问题,Internet的资产不是固定资产,是无形的东西,所以这个相对来说影响还小一些。

  不管怎么讲,应该是1月份谈论这个话题,大家谈论过很多会,我也跟大家谈过。今天可以不谈这个影响,因为国家已经意识到政策暂时的障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中国政府还是很聪明的,确实有必要有这个政策。再一个,它也开始让步,这也是一个可操作性。在座的尤其是创业者不要担心这个事,这个事应该是我们担心的事,这个事已经过去了。

  黄志光:

  Web2.0实际上代表着产业的变化。同时政策好转,对我们来讲其实也是多了一层空间。风险投资本身也有一个变化,今年从各个媒体来看,大家现在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现在风险投资市场的钱非常非常多,但是真正来讲对一个创业的公司来说,拿到钱的并不太多。从这上面来讲,明年首先是从你们自己,再就是从整个市场来看,流向新创立的互联网的钱是多了还是少了?

  首先钱是越来越多,不管是今年、明年还是后年,流向中国的钱会越来越多。我最早做投资是1995年,当时是在美菱证券,当时我们看到的企业几乎跟我们不能竞争,现在看到不仅仅是我们的身影,所以钱肯定是越来越多。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策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不管投到北京、上海还是深圳,不管是TMT还是传统产业,一定要投下去。机会还是在于未来,我所了解的情况是投TMT的钱是远远多于投其它行业的钱,这也是由于一个是机会很多,大家已经看到成功的例子,这么多的上市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已经创造了这么多有钱人,也给我们这样的VC创造了很好的业绩。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往这方面投。机会非常多,至于你能不能把握住,那就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

  董征:

  每年海外的资金投在中国有80%投在TMT领域,尤其是下半年有三家顶级的世界级的VC在中国落户了,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真是有越来越多的钱进入中国,所以这个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另外,大家去纳斯达克的股市上可以看一看,有数百家的互联网企业,做销售的只有30家,现在国内分不出哪家做网络销售做得最好。比如医疗健康有第一、第二吗?也没有。中国有1亿多的互联网用户,再加上所谓的3亿多无线互联网用户,4亿多的互联网用户为什么应该有的行业还没有呢?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可以分成二十类,中国只占了五类,有十五类是空白。客户没有必要为这个担心,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客户需要什么,我们为客户提供什么。钱不是问题,钱什么时候都有。

  黄志光:

  因为2005年是一个创业的大潮,每一个人好象都可以创业。我话的主题是这些钱有多少会流向这些新创的公司,对于一个VC来讲,新创的公司在获得投资资本时障碍是多少?

  曾玉:

  甭管是TMT行业还是WEB2.0,初出的企业拿到钱,从投资总数来看肯定是少的。从个数来讲,投资总数可能是增加的,特别是在2005年的大潮之下。

  钱是不是越来越多?这个答案已经给出来了,肯定是越来越多的。除了刚刚提到的比如专门投跟IT相关的AEA,实际上对私募的基金可能更关注传统行业,也有很多大头,前景非常好。

  张震:

  总体上赞成前三位嘉宾的意见。第一,钱永远不是问题,钱永远不是稀缺的资源。项目也很多,我们每天会收到几千份的商业计划书。什么稀缺呢?优秀的创业项目少之又少。包括在座的可能有很多VC,一年投多少项?投10个项目就不少了,十到二十个。十到二十个项目从多少个筛选出来?也许是几万个,也许是几十万个,从这里面才能抽出这些东西来。好的项目和好的创业者是最稀缺的。第二,好的VC稀缺。钱不是稀缺,但是钱后面的价值是最稀缺的,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成长的助推力,好的项目去融资的时候是需要仔细分析的。计算机世界今天组织这个会,可能也是为了解决好项目和好的风险投资基金之间沟通的机制问题。至于多少钱会流向新的创业公司,一般不超过一千万,说明投资人现在对项目的信心是不足的,如果一个好的风险投资公司看重这个公司一定会给予大的支持,为什么给小的基金支持,无外乎说你试试看,方向还不是很明显。Web2.0和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不会有实质性的差别,但是新的商业机会出现总会有人尝试,也会有一些VC支持。真正有比较大的资金进入这个领域,一定是商业模式各方面已经明确,最后可能大的基金才挥金如。

  提问:

  IDC的张总。看过你们投资的网站,要求递交商业计划的时候,我感觉是针对一个已经运营的公司。比如说我们现在想开展一个新的业务,是在现有业务上的拓展和飞跃,但是这两个业务之间有一定资源之间的联系,但并不完全是相同业务。这时我感觉写出商业计划比较困难,以前的业务规模可能不是很大,但我想做的是一件大事。这时您认为怎么能够写好这个商业计划书?

  第二,本身假定是一个新的项目,以前没有接触,但是看你们要求的格式都是比较关心历史三年等等这样的术语,对于一个假定新的创业者怎么写这个计划书?怎么可能成为从几万个过滤掉而剩下的几个?

  张震:

  你可能看过IDG创业大赛一个网页的要求,那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要求,并没有对一个公司是严格的标本。比如我是一个新创的公司,没有三年财务业绩的指标,IDG就不投你了,IDG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IDG非常灵活,灵活到什么程度?甚至可以不要你的商业计划书,只要有机会跟我交流和沟通,可能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最重要是要判断这个团队对行业的理解跟团队本身的实力和经验,这是最重要的。

  你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你可能要做一个判断,原来的业务对于你新的业务会有多大的支撑。你可能最关心的问题是一个公司的估值问题,你是担心新的业务,一个新的IDEA,使原来的业务估值受到影响。另外一方面,你希望原来老的业务对新业务上有一个支撑。这都没有关系,关键的东西是要把你做的这件事讲清楚,你是用什么样的资源解决。至于你处在什么阶段,IDG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不管你是早期、中期、后期、种子期,这些项目我们都会愿意看。

  提问:

  IDG的张先生刚才讲到一些小的投资需求是因为创业者对项目没有信心,这一点我觉得不对。第一,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其实各个网站都肩负着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在社会这个大机器当中承担它的功能。有些网站很小,但是它会有很好的利润,在一个行业当中承担着它必要的角色。作为风险投资来讲,多投资这些小项目,也会有很高的收益。我的问题是不同意刚才IDG先生说的小项目没有投资的潜力,投资人对小项目没有信心,其实我们做小项目同样有很大的信心,而且风险投资广泛投资这样的项目也会有好的收益。因为在很多发达国家,总是有那些小的网站每年有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利润,但是它们发展下去也可能上市。

  张震:

  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也不代表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一个公司也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这个公司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收入和利润的时候,我想这可能跟我讲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我指的是当你刚开始这个项目,不能证明你能够盈利的时候,这时你要去投资,有很大的风险。不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是在进行一种尝试和摸索。

  提问:

  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张先生说到优秀的创业团队,请解释一下什么叫优秀创业团队?

  第二,除了递交好的商业计划书之外还有什么好的方式接触?

  张震:

  除了一个商业计划书,你也可以通过电话跟我们联系,比如像这种会,可能还有很多IDG的同事参加,你可能积极跟这些人接触,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请您记住一点,风险投资的大门永远向着优秀的项目是开放的。

  第二点,有关优秀的创业人我们是怎么看的,这也是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举一个例子,比如像265的蔡文胜,蔡文胜拿出来,任何一个风险投资都会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人。蔡文胜高中都没有毕业,蔡文胜成为他们公司的CEO,初中一年级的水平,但在互联网的圈子里它的技术应该排在前二十位。这些人受教育程度难道就代表一个好的背景吗?不见得这样。第一要关注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如果你没有过去成功或者是失败的经历,从中提炼出来一些理解,我们就想看看在目前阶段你对你所要做的事情,你的理解也多深。因为我们风险投资公司每天都跟项目接触,我们会做一个横向的比较,你谈完以后,类似的概念我们可能看了十几家、二十家、上百家的公司,我们会看谁的资源更充足,谁的计划更可行,这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提问:

  我来自于上海的货比三家IT买卖网的CEO。

  董征:

  对于一家网站要做好,大家要注意三方面:第一,这家公司非常有技术,像Google。或者这家公司非常有钱,要砸广告。第三,很好的创意,马上可以吸引人。对于风险投资来说,你们更关注投资哪方面?是投资技术开发,广告,创意?

  董征:

  如果你做一个公司,你可不可以这个买卖网只做技术、只做广告、只做创意?肯定是三个都结合。

  提问:

  哪个最重要?

  董征:

  哪个跟客户最接近就是哪个最重要。

  全球网:

  我们看到商业计划书里,跟VC接触之后会有一个环节——项目评估。对于我们创业者有一点困惑,这个项目评估为什么很多的公司都让第三方去做,是VC的评估更重要,还是第三方的评估更重要?

  邱立平:

  我是第一次听说第三方来做评估,我们做的所有情况都是我们自己做评估。就像谈恋爱一样,你对对方的感觉是你自己知道,我不知道第三方来做评估,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们都是自己做评估。

  董征:

  您在这方面也没有说得特别清楚,比如第三方评估是请你的客户做评估,还是上游厂商做评估,还是请你以前若干位领导、若干位同志给这个管理团队做评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VC对这个项目的评估可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顺便提醒大家一点,因为大家都知道VC是什么,都知道我们做的事情要符合资本市场的胃口,这是最经常听说的。但是我真的希望各位创业者不要被这个给误区了。因为我真的见到很多公司,GOOGLE热了,很多大公司、小公司都跑来做搜索。资本市场的反应一定是在整个真实市场反应之后资本市场才能够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跟风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盲目跟风。资本市场代表的是什么?资本市场代表的也是最终用户所倾向、所青睐的市场。所以,真的要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不要VC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样可能导致一个误区。

  曾玉:

  你可能说的甭管是一个大公司还是初创企业,你们会请一个财务顾问或者是一个投资银行来帮助你们做评估,整个融资过程帮助你们。如果是这样,甭管你的公司是一个什么大的投行,是帮助你这个公司共同获得国外基金的注资。这样说不上一个第三方帮助你,这时我想所有的国外的自由基金有自己的管理流程和审批方法,投资银行在给你足够帮助以后,他们如果认可,可能会对你的公司继续有下一步的实施进展。如果不认可,甭管花多少钱,你请多么大的公司,最后都是没有结果的。

  张震:

  对项目的评估都是风险投资公司自己做的,在座的各位都应该有这个观点,特别是对于早期的项目来讲,这时没有必要第三方来做。因为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是VC的专长。如果不这个交给第三方来做有点本末倒置。什么时候请第三方?这可能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后期的项目,公司结构非常复杂,财务项目各个方面的细节也比较多,我们有可能会请一个专业的第三方做一个东西。

  提问:

  我们是一个传统从事软件技术的公司,这次来听这个会,感觉跟互联网有很大的结合机会。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第一,各位VC应该是起到国内跟国外连接的作用。国外互联网行业中,刚才说有20种类型,国内只有5种,所欠缺的这15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第二,传统软件行业只是在2002年的时候,当时在中华网从事一些工作。整个互联网听完以后,包括昨天看了看有关“博客”这方面的概念,主要是针对个人级用。但是VC们也说,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大规模发展,最大的发展力量应该在于中小企业。

中国经济增长全世界都能看到,但是增长的是个人的薪酬还是企业的数量、实力?这一块实际上在国外互联网方面是有很多应用的案例,但是在国内,少掉的15种类型中间,很想听听VC们仔细说一说原因到底是什么。

  邱立平:

  20类也好,30类也好,只有5类。原因是两方面,一方面说明这个市场或者是这一类的公司在中国目前不够一定的规模。刚才你讲的我理解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里做了分类,中国只有5类,还有15类没有。这15类不是我们中国没有这样的企业,是有,但是还没有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VC为什么只关注个人这一类的商业用户。我们每天看很多很多的企业,我们是有一个横向的比较。相对来说我们自己认为,目前针对个人的互联网公司发展的潜力或者是空间规模会远远大于基于企业客户的事实。比较起来是这样,我相信您做的这一块非常优秀,作为中小企业用户是非常需要这样的公司,这没有问题,是很好的公司。但是不幸的是还没有到规模,还没有引起海外别的投资基金重视,没有注资,也没有纳斯达克上市,所以还不是“百度”。这并不是说你不行,在座的可能都有自己的选择,当你挑一个产品的时候,也是有所选择,是有VC没有看重这一块,并不是不好,只不过挑来挑去挑花了,也可能是瞎了眼,最后您是最好的。

  张震:

  产业环境的成熟度决定了不同商业模式存在的可行性。一些模式还没有出现,并不代表VC不投,只是代表时机未到。

  曾玉:

  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刚才您讲的这个情况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所有的基金、所有的钱都在那儿等着。可能你们在为融不到钱而担心,我们所有的这些基金也是为找不到项目而非常担心和着急。

  董征:

  同意邱总说的五类是指上市公司的五类。第二,为什么关注个人用户?中国GDP的贡献里有42%是个人消费,而美国GDP里有72%是个人消费。从这个数据大家就可以感觉到VC为什么会对个人消费很感兴趣,尤其是互联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