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上海国际数字广告技术大会专题 > 正文

分众扩张收购框架 楼宇广告市场鹿死谁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4:53 IT时代周刊

  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分众计划打造一个楼宇视频王国。但他的竞争对手们也纷纷不甘示弱,四处战略布点

  《IT时代周刊》记者/陈 鸣(发自上海)

  2005年10月17日,国内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分众传媒正式宣布,以超过1亿美
元的价格收购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100%的股权。国内迄今为止最大宗的媒体并购案就此诞生。

  “收购框架,是一次战略上的打造。”分众传媒总裁江南春对《IT时代周刊》说:“接下来,我们和框架媒介将着重进行客户资源上的整合。不但要互动起来,在客户市场上也要交叉覆盖,融合为一个整体。”

  江南春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分众化的传媒平台。这个平台像一张网,涵盖人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等电梯能看到,坐电梯能看到,去超市能看到,也许在马路上也能看到……

  生活圈媒体群的概念能帮助江南春称霸楼宇视频市场么?他面对的,又是怎样的市场竞争?

  收购框架,在聚众后院放火

  虽然分众传媒已经开始向住宅楼广告领域扩张,但是主要业务仍然是面向高端市场,在商业楼和办公楼楼宇中销售广告。框架广告的业务则是针对中档和高档的住宅楼。面对本刊记者,框架传媒的市场总监刘王月自豪地说:“框架广告拥有全国社区广告市场80%的份额。”

  公寓楼部分一直是分众市场网络的缺口,也是老对头聚众的强项。江南春想把这个缺口补上的念头也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时,他就曾放话要进军公寓楼市场,但最终还是放弃了。面对媒体,江南春这样解释:“整个公寓楼市场对液晶屏的表现力不够。公寓和写字楼的人流量是1比10;等候时间方面,公寓楼也没有高峰段,10到15秒电梯一定来了,而办公楼宇的平均等候时间是2.2分钟,等候时间相差10来倍。”

  在他们眼中,这个市场潜力巨大,缺少的只是一种有利的切入手段。这次,框架媒介所倡导的电梯平面媒体广告理念恰恰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同时又符合了分众传媒要打造生活圈媒体群的新构想。

  因此,未来的一个可以想见的结果是,很多人会在公寓的电梯口看到聚众的视频广告,随即进电梯后看到分众(框架)的平面广告。

  那么,聚众对江南春的这一举动怎么看呢?

  聚众传媒公关总监孔伟英对《IT时代周刊》说,目前户外媒体增长很快,竞争激烈,但同样空间也很大。分众此次的选择有它的优势所在,但并不会对聚众产生多少影响。聚众本身也有自己的市场战略,时机成熟时,也会进行其他资源的整合。

  竞争残酷胜出不是易事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最新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楼宇液晶电视和移动电视屏的布设总量将达12万台,从而造就10.1亿元的新兴广告市场。而未来3到5年内,中国楼宇液晶电视传播网的市场规模有望做到15~20亿元。

  巨大的市场和单一的业务模式吸引着很多竞争者加入,去年底,10多家中型楼宇液晶广告经营公司在上海宣布成立第五联盟,这些单兵作战、实力不济的中型公司试图通过捆绑来瓜分市场。“结盟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整合分散资源,尽快做大市场。”发起人上海亿汇传媒首席执行官朱玮坦言。

  而在9月,国内27家移动电视公司制定了移动电视协作体计划,将楼宇视频纳入了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之中。据上海移动电视公司透露,他们目前已圈下了200多幢楼宇,到今年年底将达到500多幢。

  移动电视拥有新闻发布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很大的优势,而且难以复制。江南春对本刊记者说,如果分众做内容,将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时间太短,片段的内容对用户不见得有价值;第二,放短新闻时,广告就没了,商业模式也成了问题。

  其实,不论有没有短新闻,分众的盈利模式都值得担忧。按照分众招股文件中所述,公司2004年的营业收入约为2921万美元,其中,毛利2045.3万美元,净利仅为37.3万美元。

  从商业模式来看,聚众倾向于直营,所有网络都自行构建并维护;而分众采取的是直营加加盟。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本刊记者坦言:“在前期的网络建设阶段,加盟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种种便利,诸如节省前期铺点投入的资金,较快扩大规模等。但是,进入业务发展成熟期之后,面对竞争的白热化,直营模式却具有对手难以企及的优势,诸如更有利于公司的统筹规划,更有利于保证广告客户服务的质量等。”

  从最近频繁的联姻、收购中可以看出,分众打的是一个让规模化垄断市场的算盘。不过,竞争激烈,隐患颇多,分众要想在楼宇视频市场领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样也需要时间的验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