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亚马逊吞食卓越 精品路线不治而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4:47 IT时代周刊

  亚马逊收购卓越一年多以来,卓越网经历了大量的换血和改造。林水星和陈年的离职并不是换血的结束,亚马逊正一步一步地把卓越变成自己的附庸

  《IT时代周刊》记者/丁乙乙(发自上海)

  离职之后,小仁两个月来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由于离职时同卓越签署过保密协议
,小仁在本文中为笔名)。曾在卓越上海分公司供职的他,其实并不缺就业机会。他去过好几家公司面试,甚至在其中一家工作了一个月,但最终还是主动放弃了。

  “其实我也没有想好要找什么样的公司,正规点,有发展潜力的那种吧!但现在这几家公司都感觉差了那么一点。”面对《IT时代周刊》记者,小仁沉吟半响,又加了一句,“如果能找到类似卓越这样的就最好了!”

  小仁2001年就加入卓越,当时卓越刚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作为上海元老级员工,小仁目前仍然对卓越的近况非常关注———“听北京的同事说,10月15日卓越总部正式迁址,搬离了马卡道的一商大厦。要知道,卓越在一商已经呆了3年了。”

  见他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本刊记者问他:“如果再给你一个机会去卓越,你愿意吗?”

  “不!”小仁很肯定地否认了,“对我而言,现在搬进永安里华彬大厦的那家公司不再是卓越了,那已经是亚马逊中国公司。”

  话语权,远在大洋彼岸

  2004年8月19日,亚马逊正式宣布收购卓越。当外界都在猜测着卓越的调整将从何处开始时,亚马逊却在接管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谦恭。除了卓越的网站上多了亚马逊的LOGO之外,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然而,调整一直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无穷无尽的报告,是小仁对于收购后工作变化的最初感受。

  “想搞一次市场活动,必须上交详细的报告,每一个活动环节都必须写得非常清楚,还要以从前搞过的活动为例作为参考依据。而过去,只需要把活动构思跟上级领导交流一下就行了。”小仁说。

  员工们发现,等待决策的时间也被延长。自收购以后,每一项决策都有“向亚马逊报告”的程序。不管是市场活动,还是人事任免或财务数据,都要经历一个从卓越到美国总部,再从总部到卓越的过程,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原本这个月可以筹划下个月的市场活动,但收购后,一个活动至少提前半年开始策划,否则就来不及。”一名卓越现任员工对本刊记者说。

  小仁承认,在卓越原来的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随意性,“管理上确实有许多不太规范的地方,但却很宽松、很人性化,作为员工来说,工作起来比较轻松。”

  当“不怎么规范”,“却很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被一本厚厚的、事无巨细都有详细规定的《员工须知手册》所代替时,卓越员工们迎来的是繁琐的操作和漫长的执行过程。

  与此同时,远在北京总部的卓越灵魂人物陈年,也感受到了收购后的变化——作为创业者,他已经不能像过去一样在决策中贯彻自己的意志了。原本习惯拍板的他,也不得不时常处于等待别人拍板的状态。

  对此,陈年自我解嘲道:“当我们的收购完成时,上海分公司的同事就说,这一下陈年该知道什么是分公司了。”

  已经变成亚马逊全球第7个分公司的卓越,首先需要学会的,就是看亚马逊的脸色行事。而在“每一项决策向亚马逊报告”之后,来自亚马逊的否定意见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多了。

  毕竟上海分公司还占据着卓越近两成的份额,而卓越却还不到亚马逊业绩的1/500。卓越第一次发现,其实自己很渺小。在强大的亚马逊面前,卓越在逐步丧失着话语权。

  换血,改变的不只是人力

  2005年4月28日,亚马逊宣布卓越网总裁林水星与执行副总裁陈年离职。外界都把陈年的离职看作卓越人事调整的标志性事件。但在卓越员工们看来,人事调整早在收购后不久就已经开始了。“收购后人员的调整一直在进行,但每月只调整一个或两个TEAM,所以外界感觉不出来。”小仁说。

  2005年春节过后,卓越网新一年的预算方案出炉,根据新的业务结构,亚马逊对每个人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并重新制定薪酬标准。亚马逊对于人员调整的决心,明确地捧了出来。而此时的卓越网员工们,正忐忑不安地进行着“洋话连篇”的英语课程。大部分的员工意识到,想成为一名外企员工,自己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庆将这一现象解释为“跨国公司意图脱困”,他认为,完成收购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既然中国这个大环境无法改变,于是就想通过换人来改变这种困境。

  今年6月,卓越上海分公司市场部和广州分公司市场部被整体撤销,北京总部分管区域市场的部门也随之被取消。当时,卓越网上海分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经历了“个别谈心”,一些员工直接收到了公司的请退通知,其余的员工则面临是否调回北京的选择。

  作为老员工,小仁有幸可以回北京总部工作,但他考虑再三之后,还是放弃了。

  “卓越已经越来越不像卓越了,我不知道几个月后的卓越是否还需要我。”小仁说,“上海分公司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区域物流仓储中心。除了财务、人事等职务还保留之外,其余的老员工都走了。”

  据悉,在明年春节前后,卓越网将全面启用亚马逊带来的数据库系统,与卓越网此前自己开发的系统不同的是,新的系统将大量采用自动上传技术。在很多员工眼里,这意味着北京总部内容和技术部门可能会逐步裁员。

  卓越网北京总部目前有150名左右的员工,内容与技术部门大致占到三成左右。眼下,技术部门已经一分为二,被美国和日本分部的人员分管,其中卓越网老员工已经流失过半。

  “尽管亚马逊眼下对卓越的线下业务还没有删削,但鉴于亚马逊经典模式中并无所谓线下业务,未来卓越的线下业务部门是否保留,仍是一个疑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说。

  卓越仅是一枚棋子

  掩盖在调整之下的,是主张大而全模式的亚马逊对卓越网原“精品路线”的修正。

  2004年底,卓越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广告宣传,“精品”+“打折”的市场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周之内做的广告比过去3年内还多。并连续在上海著名高校内举办校园行活动。进入12月,卓越网又联合上海本地媒体做购物送电影票的活动,总共投入不下100万。在强大的促销活动下,“上海分公司的订单和销量增长了30%。”陈年对此记忆犹新。

  但在今年年初,亚马逊一声令下:“在解决内部问题之前,停止一切外部活动。”所有的市场活动戛然而止。在亚马逊看来,“高投入、低收益”是不能接受的。支持着“精品+打折”路线的“全库存”方式,也受到了否定。因为亚马逊一直将“零库存”视为自己最大的优势。

  “亚马逊大而全、零库存的模式在美国行得通,但不符合中国国情。”陈年对本刊记者说。在他看来,亚马逊的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完善的供应链、庞大的数据库及完整的物流体系的支持,若要让国内的图书音像供应商做到自己供货,似乎很难。

  IDC华东区总监张明认为:“精品路线是购物网站的必由之路,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现在,改造正稳步进行,卓越网的图书品种一下子从数千本增加至1万多本。但与此相对应,卓越网上的新书价格提高到了9.5折,在书店完全买得到。

  事实上,亚马逊当初是想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当当网,因为当当网的模式与亚马逊类似。但由于收购不成功,才转而收购卓越。“卓越吸引亚马逊的不可能是小而精的经营思路,而是一个中国的战略布点。”被誉为中国电子商务教父的8848网站创始人王峻涛对《IT时代周刊》说。

  亚马逊要的是卓越的一个空壳,而不是内涵。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庆表示,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收购一家中国公司,是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捷径。为了能贯彻跨国公司在国外的成功经验,改造永远是大刀阔斧,被收购的公司保留原有发展策略的可能性很小。卓越网原有的经营思路,从它被收购的那天起,可能就注定要开始走向末路。

  对此,张明深感惋惜:“如果当初被收购的是当当,亚马逊的改造可以更轻松一点。对卓越而言,虽然少了7500万的投资,但一场‘小而精’与‘大而全’的市场较量将继续上演。”

  也许,亚马逊进入中国市场的心情太过迫切了,它等不及到当当点头的那一天。不过如今在很多人眼里,卓越早已死掉,就不知“亚马逊中国”的前景怎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