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好耶中国控股CEO朱海龙:6年“暗战”网络广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02:34 每日经济新闻

   杨志

  “需要走100步的路,要有100步的粮食。若希望它在10步内完成,结果就是,当走到9步的时候,发现余下的1步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朱海龙这样看那些被淘汰的企业。朱海龙说自己专注,可理解为执着,也可理解为保守或顽固。

  一位在网络广告届从业多年的人说过,从前要介绍什么是网络广告,难度不亚于向一个外国人阐释“道”的涵义。朱海龙就是在那个时候从传统广告4A公司转入陌生的互联网广告行业。刚巧又遇到了互联网寒冬。

  朱海龙任CEO的好耶,6年“暗战”网络广告,直到前不久宣布再次融资3000万美元,才引起国内媒体关注。好耶成为国外投资者及研究者的热点关注,也只是在今年4月。

  总部位于纽约的互联网广告大王DoubleClick(双击软件),被旧金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Hellman & Friedman以11亿美元现金收购。投资者开始在中国寻找同类企业。他们找到两个企业,一个是好耶,另一个是天下互联。道琼斯专栏分析家说,“

资本市场上,新一轮中国概念正在形成。”

  朱海龙带着好耶走过互联网冬天,眼下准备将其带向纳斯达克。但相信“同样一美元,花在互联网领域比花在传统广告上收益大”的朱海龙,显然一直期待着中国互联网广告这块

蛋糕愈来愈大。“去年网络广告才占整个广告市场的1.5%。而在美国,互联网广告产业是我们的30多倍。”面对《每日经济新闻》,朱海龙感慨道。

  绝境逢生

  朱海龙并非好耶创始人,他是第二任CEO。当他进入好耶时,公司账本上只有80万元人民币。两年后,公司才正式转亏为盈。

  成立于1998年的好耶,创始人是刚大学毕业的王建岗和三个“发小”。他们搭建了中国第一个收费运营的网络广告联盟:好耶从广告主那里拿到网络广告合同,利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将广告转发到联盟成员的个人网站;广告主向好耶支付的广告费中,分一部分给联盟成员网站,好耶则赚取其中的差价。

  初创的好耶只是一个小作坊,收入勉强维持运作。但被IDG的合伙人章苏阳看上了。“技术不错,到现在国内也没有别的人做到他们的水平。当时也只有国外的几家在做。”章苏阳回忆道。

  但好耶缺乏管理团队,让投资者并不放心立即投入资金。“找一个在正规公司做过管理的,愿意去当时那么小、报酬也不会很高的公司,并不容易。”IDG先找到了有IT背景的王定标做第一任CEO。2000年3月,IDGVC的首笔投资300万元人民币到位,之后追加至近200万美元。此时的好耶暂时放弃了网络广告联盟,开始“卖软件”。Adforward软件的初始版开发成功。

  也是在2000年3月,公司董事会又找到了朱海龙。已经在4A广告公司历练了多年的朱海龙放弃了优厚待遇,考虑了8个月,答应担任好耶副总裁。“那也是我学习互联网广告是什么的时间。”

  但刚转行,就遭遇互联网泡沫破灭。购买好耶软件的客户没钱支付服务费,拿网络广告位置抵欠,价值2000万人民币。为了处理这些库存,好耶注册了两个广告公司,诠释广告是其中一家。好耶又从卖软件转为卖广告。“我跟他们说,用我听得懂的语言向我表述什么是互联网广告。”在朱海龙听懂之后,带着他的团队四处游说广告主,也让传统广告4A公司“听懂”互联网广告。

  朱海龙利用过去做传统广告时的大量资源,把积压的“广告位置”变现回三四百万人民币。“那时,纯粹是被迫。”朱海龙对《每日经济新闻》坦言。“后来,光卖手中的资源不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索性就把这个队伍扩大。”于是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好耶有了3个网络广告分公司。

  但2001年之后的两年,专业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历经了大衰败。曾经叱咤风云的公司,在传统广告公司的反击中低下头。而诠释广告却于2002年一枝独秀。此间,好耶的网络广告管理系统的市场优势功不可没。

  拒绝翻版

  其网络广告管理系统在国内霸主地位确立,是3年前与国际巨头DoubleClick的一场战役之后。好耶以后起之秀的姿态,蚕食了互联网广告国际巨头在中国的市场分额。

  成立于1996年的DoubleClick,两年后登陆纳斯达克,一度成为华尔街宠儿。

  好耶刚推出中国第一款商业化网络广告管理系统AdForward3.0后半年,DoubleClick正式进入内地市场。而好耶的AdForward3.0在性能上与之仍有差距,只能服务于一些中游网站。新浪,网易、搜狐等当时使用的,都是DoubleClick的广告管理系统。

  “每半年小升级一次,一年大升级一次。”朱海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好耶以这样的速度追赶着。2002年下半年,好耶推出AdForward6.0,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已经不逊于DoubleClick公司的Dart。朱海龙开始突击门户网站广告管理系统市场。

  “想打好一场战役,首先要选择一个制高点。”朱海龙说。中国第一门户网站新浪成了目标。过程当然并不很顺利,但他们利用技术服务本地化和价格优势,赢得了谈判。新浪网首页的下方,增加了一个好耶的技术服务标志。

  在好耶扩张之下,DoubleClick被迫部分调整中国业务策略。DoubleClick彻底关掉了中国的媒介销售服务部门;2003年底和网易签署了广告管理系统的合同,在业内引起不大不小的震动。但从那个“制高点”开始,好耶便逐渐替代DoubleClick,成为中国网络广告投放管理系统市场的老大。3年过去了,AdForward已占到国内80%的市场份额。

  就是在2003年,朱海龙开始意识到要关注“全球正在发生什么”。学英美文学出身的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出席国外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型会议,每年至少三四趟。“人们常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但我说,也要瞄着地里的。”不承认自己骄傲的朱海龙说,“我不希望人家说,好耶是‘中国的Doubleclick’。”

  “活”而思变

  好耶与整个互联网广告业,也包括国际同行,一起经历了山穷水复。DoubleClick曾发布《互联网广告白皮书》:互联网广告被视为“廉价广告”代名词的状况已经转变。据尼尔森公司旗下的在线广告调研公司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约30%的互联网广告花费来自世界500强公司”。

  如果说互联网的寒冬刚好让好耶找到赢利点,是好耶都始料未及的事情,那么后来的布局,则透出严密规划的味道。

  一边扩大好耶规模,朱海龙心里一边想着,中国互联网广告的“饼”如何做得更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31.7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73.9%。预计2005年、2006年将分别达到49.2亿元、75.3亿元。几乎所有受调查的广告主都表示,计划减少平面媒体、直邮等传统广告渠道方面的投入,增加对网络广告的投入。

  而在朱海龙看来,市场扩大过程中,客户结构的“全”,至关重要。最早对互联网广告认知是IT。如今,就好耶而言,IT类比例在下降,汽车、金融、保险、银行、房地产等有了很大上升空间。去年制定2005年计划时,朱海龙找到了“快速消费品广告”这个新增长点。原来不做互联网广告的百事可乐成了好耶的客户。

  市场柳暗花明了,竞争者也来了。天下互联公司发起的窄告,弈天广告联盟(网站)也在去年应运而生。

  没钱的时候,靠广告代理活命的好耶开始思变。“公司做起来,不能再单纯依赖广告代理。”从创始人到现任公司CTO的王建岗也一再强调,“它的利润很薄。”

  2004年,好耶开始倡导“看效果再给钱”的营销方式,推出SmartTrade(智易营销)平台。好耶拥有了三块业务:广告管理系统软件,网络广告全程代理服务以及SmartTrade。有分析师认为,好耶的定位有些不清晰,但朱海龙说这是打通互联网广告产业链。

  又要思考2006年及未来的规划了,朱海龙定了两个方向:一是宽带互联网,二是移动互联网。

  明年上市已在规划中,好耶也日渐走出“暗战”而受到更多关注,但一向求稳的朱海龙说还会保持以前的速度,“速度不会太快。但一定要比市场发展快。”

  对于好耶的CEO来说,要把握好四个点的平衡,一是创始人,二是投资人,三是管理团队,四是员工。

  在好耶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有80个员工,好耶没有裁员,也没有拖欠员工工资。这80个人的规模一直保持到2004年底。好耶相对快速发展是从去年开始的,在员工数量上的表现为,由80人增加到130人,到今年扩大到200多人。拿到新融资的3000万美金,一向谨慎的朱海龙有了把握,他说,”今年要招100人,明年计划再招100人。

  “需要走100步的路,要有100步的粮食。若希望它在10步内完成,结果就是,当走到9步的时候,发现余下的1步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朱海龙这样看那些被淘汰的企业。朱海龙说自己专注,可理解为执着,也可理解为保守或顽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