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赵福军:面对监管Blog能“博”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15:31 ChinaByte

  作者: 赵福军

  如今的网虫与文学青年之间打招呼不再用当年那饥饿的口吻相互询问:吃了吗?而是统一改了口径,曰:博了吗?如果对一个朴实的人如此询问,他一定以为你是在忽悠他的性功能,并对你一顿大骂,然而如今的现实是,博客正在以一种网络新生活的态度越来越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同。否则也不会如此前赴后继的涌现出博客中国、和讯博客、中国博客网、DO
NEWS等众多的BSP,也不会吸引众多的VC向BSP们左摸右掂自己的钱袋,更不会出现全民皆博的现象以至于引发当局的监管注意力“偏爱”。

  据说博客这项网络新应用出道不久,就逐渐的压缩了网民使用IM、逛BBS的时间,因为这玩意有着太多的强项和特性,评论家们将其概括为去中心化、个人门户、社会化、个性化等大词。然树大招风,未几就有新闻报料某空姐Ellen Simonetti因为在博客上帖自己身穿航空公司制服的

性感“空”照而被开除;Google某员工因为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了外界难以刺探到的公司密闻而被解雇;苹果迷尼克.西雅瑞因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前公布了苹果公司尚未公布的产品信息,被告上了法庭;近日又听闻新加坡政府已先后对三名blogger在自己博客上的“非法言论”实施了控告,并将于近期审议。一股博客监管的旋风正在越刮越烈,目标不但是每个blogger,同时也对准了各大BSP厂商。

  只要有政府的存在,监管则是迟早与必然的事情。正如福科所言:权力无所不在。同样,监管的权力也将无所不在,只不过有时候体现为隐性,有时候体现为显性而已。到底是什么招致了博客被监管?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blogger的个人博客写作行为,随时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或其它公司的商业秘密,甚至可能违背整个社会的公共意志与公序良俗。如苹果迷尼克.西雅瑞的写作就有侵犯苹果公司商业秘密的嫌疑,木子美、竹影青瞳等网络名女人的博客行为就有违背整个社会的公共意志与公序良俗之嫌疑,虽然多元化的社会本不应该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评三道四,但是毕竟社会层面的道德秩序和公序良俗本身就是保守的势力,这一点从

芙蓉姐姐的被封杀上可以很容易的嗅到其中的味道;

  其次,BSP厂商的行为随时都会遭遇到版权人的纠问。以博客为特色的BSP们常常见自己自诩为WEB2.0,以区别于传统的网络门户WEB1.0,以blogger的生产者模式来对抗传统门户的编辑转载模式。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为了PV、PR、流量、眼球,各大BSP们都在重复着网络门户WEB1.0的老路,大面积的未经过授权的转载版权人的文章,甚至是以不署名,随意删改文章的侵权、偷文方式。如果说近日百度因MP3搜索侵权搞的头晕脑涨的话,那么广大的BSP厂商因侵权转载行为本身所面临的头晕脑涨的日子也不会久远;

  最后,博客本质上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功能上看其与传统的BBS、专栏、个人站点、个人主页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以上这些东东要么被要求审核、备案,要么被要求实名制,想想看监管机关会对博客搞特殊化?博客迟早会按照电子公告管理或个人非经营性网站管理的模式纳入监管机关的视野和掌控之中。几天天有人讨论博客政治化的问题,其实不管博客是否主动谈论或涉及政治,其自身已经不由自主的在政治的大染缸里浸泡多时了,因为不谈政治、莫谈国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态度。

  博客监管听起来可怕,实质并不可怕,只要从blogger与BSP两个方面主动入手,提高自身的素养、德性和守法意识,监管之风来了,还不照旧“博”而不倒吗?只不过,综观当下国内博客大势,这种监管之后的“不倒翁现象”还不会来的那么快而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