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评论:是谁把当当逼上了C2C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 11:53 人民网-市场报

  清晨

  原本是开网上书店的当当,突然宣布要进军C2C市场,与eBay易趣、淘宝摆开阵势一较高下。消息传出,业界反响强烈,然而多数意见偏于负面。当当为何要分兵C2C?它在这个新的领域里会获得成功吗?这些问题的确很令人疑惑。

  创立于1999年的当当网,号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图书音像商城,注册用户上千万,拥有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北京、华东和华南等地建有近2万平方米的仓库。当当网的经营模式效仿Amazon,也跟Amazon一样获得很大的成功,但它却断然拒绝被这个“师傅”所收购,走上一条谋求自我壮大、独立上市的道路。进军C2C,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发生的。

  有钱就要花 分兵争天下

  业界舆论对当当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国内C2C市场空间、前景,以及当当的投资力度等问题上。这里我们首先探讨一下投资问题。

  一些媒体的分析认为,当当网是在近期获得一笔5000万美元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的情况下,才敢于涉足C2C

电子商务市场。应当说这种分析大致是正确的。我们知道,国内C2C市场的发展已有数年时间,虽然形成易趣、淘宝两强争霸的局面,但实际上这两大企业至今谁也没有挣到什么钱,整个市场仍处于开发投入期。

  由于没有一个准确和公开的数据,我们无法得知这些年来易趣、淘宝在C2C市场的投入究竟有多少。粗略估算,他们各自的资金投入应当都在亿元以上,但最高也不会超过四五个亿。就此而言,当当网5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如果全部投入C2C的话———折算成人民币之后,与两大对手的投入水平旗鼓相当。但是区别却在于,当当的资金投放期可能更短,并且是在易趣、淘宝等C2C先行者已经打好市场基础的情况下的投入,因而更容易获取实际的投资效益。

  另一方面,当当网目前的B2C模式已经较为成熟,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润。这样,当当不仅短期内不需对B2C业务再做较大的投入,而且手里攥着很多结余的钱(外加风险投资)想法要花出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当选择C2C作为其新的投资方向,并不是没想到这将是一个“烧钱”严重的市场,而是由于有大笔资金撑腰,没有把“烧钱”当回事儿。

  市场有空隙 不抢白不抢

  质疑当当的另一条理由是,目前国内C2C市场两强对峙,留给当当的发展空间已所剩无几。显然,这是一个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

  的确,eBay易趣和淘宝网占有九成以上的C2C市场份额,但这只是表明现在的市场格局。研究表明,国内C2C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张。今天的90%,到那时可能只代表着50%或30%,其余偌大的空间足以容纳下很多企业。

  再者,市场格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深刻变化,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龙头未必一定是明天的霸主。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的IT市场上,格局变迁之快,常常令人瞠目结舌。

  从这点来说,对于市场空间的疑虑没有太大的意义。

  其实,当当敢于出击C2C,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发现了竞争对手的弱点。如一位当当人士所言,现在的网上商户大多忠诚度较低,稍加利诱即可使其投身门下。但笔者认为,多数网商可能会选择在各个平台上都有业务的方式,以免在一棵树上吊死。即使这样的话,显然也是对当当这样新加入的竞争者有利。

  在笔者看来,当当进军C2C的确是有一定的风险,但这种风险不是前面说到的资金和空间问题,而是更为重要的商业模式的创新。

  当当从事B2C业务6年,其商业模式经时间检验是非常成功的,然而这种模式是否适合于C2C市场?能否成功地移植到C2C上来?目前还不敢下定论。

  如上所述,当当在国内几个主要区域建有大型仓库,物流体系上具有易趣和淘宝难以比拟的优势。此外,当当还在60多个城市实行“货到付款”的结算方式,这点也比“网上支付”更容易被第二个C(指消费者)所接受。问题在于,这种方式对第一个C(网上商家)算不上有利,因而能否实行得起来还有不少疑问。

  先手与上市 好梦二合一

  其实看好C2C的远不止当当一家企业。9月12日,由腾讯公司开办的C2C网站———拍拍网正式上线,比当当下手还要快。此外,据说慧聪网也有意尽早加入C2C领域的争夺战。

  从当当的角度来说,选择在此时进入C2C市场,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这是因为,面对极具发展潜力的C2C市场,既然腾讯、慧聪都有心介入,不能想象当当的竞争对手Amazon卓越会没有丝毫兴趣。而如果Amazon卓越先下手,则会使得已经受到对手强烈挤兑的当当更加倍感压抑。不仅战略上失去先机,发展空间也会更显局促。

  基于此,在抢先进入C2C之后,当当与Amazon卓越之间原本剑拔弩张的对抗关系随即(至少从表面看来)得到缓解。据说后者对当当此举大为赞赏,背地里则企图借机扩大其B2C方面的优势。

  有人认为,当当进军C2C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其争取早日上市而造势。坦率地说,这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无须有任何疑问,只是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一定如此简单。拓展新的业务空间,固然对

资本市场会产生更大的诱惑力,但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风险也相应地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难免不受影响。

  客观估计,当当在C2C市场上的发展状况,至少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方能见分晓。在此期间,当当即使能够得到上市资格,其股市前景也将悲喜难料。对此,当当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免把美梦做过了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