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概念股再掀热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19:05 上海青年报 | |||||||||
美国证券网苏丹丹 丛连吉 走出2000年那场“网络寒冬” 后,纳斯达克市场的中国网络概念股迎来了新的春天。从分众传媒的大幕初演,到百度的隆重登场,再到阿里巴巴与雅虎的迎来送往……无不聚焦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由于前期美国股市的整体上扬,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国网络概念股的光芒,但随着“飓风”将美国股市的小幅吹落,中国网络概念“激情”凸现。截至9月13日美国股市收盘,国内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继续创出85.05美元的历史收盘新高,“新贵”百度也继续上攻到了113.59美元。 大摩报告“火上浇油” 为中国概念“火上浇油”的是摩根士丹利对于中国互联网产业首次发布的评估报告,大摩称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业增长潜力巨大,前景非常诱人,投资者们可从中受益。同时宣布对部分中国网络公司启动股票评级,其中携程网、网易定为“增持”,搜狐、TOM在线和前程无忧定为“持有”。 两波行情有本质差别 当然,和任何“浪潮”一样,“浪”高时都会面临“泡沫”疑问,并且在百度以超过百元的身价上市后,这种讨论更为激烈。不过,相对于2000年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目前中国网络股的收入日益多元化。以三大门户网站为例,在除传统的广告收入外,网易的网络游戏、搜狐的手机服务、新浪的搜索平台无不是成为各家利润新的增长点。此外,各家公司都在不断的超越自我:分众传媒的“超市广告”计划、盛大的“爱国网络游戏”计划,就连掌上灵通也和火爆的“超女”紧密相联。 我们再来看看业内人士的观点:唐骏认为“目前的互联网热潮与2000年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杨致远号召“中国网民一定要在未来扮演全球互联网领导角色”,这些无不在向众人表达一个“健康”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