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经济》杂志:李开复跳槽是PC时代的失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1:08 《经济》杂志

  李开复跳槽事件已经超出了微软与Google两家公司对一位技术人才的争夺本身。这是一场PC时代巨人和互联网时代巨人对于未来霸主地位的争夺

  文/本刊记者 周季钢 实习记者 唐宜青

  对李开复来说,2005年7月18日,他跨越了两个时代。

  这一天,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跳槽Google,担任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于1998年加盟微软公司,后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首任院长,是首位被擢升为微软全球副总裁的华人。从种种迹象上看,李开复跳槽Google似可视作“下嫁”,所求并非更好的物质待遇或名位。

  在微软反击Google的过程中,李开复被视为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全球科学界,44岁的李开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已经跻身世界顶级科学家的行列。这样一个角色的“背叛”,比尔·盖茨的伤心与震怒可想而知。微软一纸诉状将李开复告上法庭,指控其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

  这可能是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事实上,李开复跳槽并不是比尔一个人的失败,而是PC时代的失败。

  离开不是偶然

  与李开复离职所引起的风波相比,一年前唐骏与微软得分手则相对平和许多。2004年4月,原微软中国总裁唐骏向微软提交了辞呈,微软CEO鲍尔默多次邀请他留下,最后见他去意已决,决定给唐骏微软中国终身名誉总裁职位,算是对他在职的肯定。

  当记者问唐骏,像李开复这样公开表露“忠心”的高管为什么会离开微软时,唐骏的沉默和回答都耐人寻味:“我比他更忠诚啊!现在的微软与我们刚进微软的理想有一定的差别。”唐骏说过,微软已经“进入中年”,公司变得更大了。

  李开复认为微软、IBM这样的老牌企业,有着严密的阶层和组织,制度严禁行为规范,却也难免按部就班因循苟且,而Google更类似大学,没有太多的束缚,任何想法和做法都可以自由的表达,然后投票决定。

  “Google有着一种独特的激情魔力。”李开复曾公开表示,自己的许多学者朋友、学生都去了Google工作,而他惊讶而羡慕地发觉他们以前的憔悴消失了,充满了活力,像找到了一个梦幻之家,上班像在享受。

  早在2003年12月,比尔·盖茨就惊奇地发现,Google招聘的人竟然都是微软的目标,Google甚至开始从微软内部挖人,这更是令微软高层坐立不安。

  就在李开复跳槽后不久,2005年8月1 日,原微软中国区副总裁兼通用企业与渠道事业部总监叶伟伦跳槽趋势科技,担任趋势中国区总裁。在这之前,叶伟伦在微软供职12年,主导过微软“春耕”、“精耕”等数个渠道计划。

  据称上百名微软员工已被Google挖走,微软每月都有人离开前去Google,甚至为微软IE立下汗马功劳的亚当·博斯沃思和微软服务器

操作系统领军人物马克·路科维斯基也从微软跳槽到了Google。

  “中年微软”的困惑

  微软凭借Windows和Office曾称霸整个PC时代,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收益增长率平均高达36%,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但根据Thomson First Call最近公布的调查数据,华尔街对于以下看法达成一致:2006年左右微软的年度收益增长率将会滑落到6%,这个数字与Gartner预测的整个行业年度增长率的数字恰巧稳合。换句话说,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突飞猛进以后,微软已经从领头羊的角色转变成了成绩平平的一家普通公司。赛迪网副总裁祝志军毫不客气的用了“平庸”一词来形容微软的表现。

  “微软同其他大型公司一样,在保证核心业务的同时也投资新领域,”哈佛商学院教授戴维德·约菲说,“但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行为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而新生的力量源源不断,对微软形成全面的挑战。

  威胁首先来自于Linux,一个因“开放源代码”而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开发的操作系统。

  而微软王国的核心产品——新操作系统Longhorn推出不断延期。微软总裁鲍尔默已承认Longhorn的最早面世时间也是2006年,这比微软最初的预计整整晚了3年,也就是说,

  Longhorn总的研制时间将耗时5年。这在操作系统的更新历史上绝无仅有。

  随着3C融合,微软也意识到作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在手机市场上,微软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说服包括摩托罗拉在内的几家手机制造商使用其开发的网络浏览、电子邮件及照片传输系统Windows Mobile,但诺基亚、三星以及爱立信等手机制造商却执意与微软的竞争对手Symbian合作,甚至参股Symbian。Symbian的市场占有率曾一度突破70%,成为微软无法绕过去的障碍。

  其次,作为微软一大利器的Office由于不能和Windows捆绑,销量停滞不前,还面临着譬如永中Office、金山WPS为代表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反围剿”。

  微软推出即时通讯软件MSN messenger,而Google也于2005年8月底推出Google Talk,这被认为MSN messenger的终结者;微软推出msn.com门户, Google则把把News、Gmail、

天气预报以及搜索整合在一起,并且和Google Account结合起来了,Google门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凭借Google搜索引擎的强大,msn.com将会黯然失色。

  有消息传出,Google已径直杀入微软的核心领域——视窗操作系统。如果成功的话,Google可以对操作系统重新洗牌,使用户不再过分依赖微软支持的信息存储模式,而可

  能会更偏向于基于网络的电子邮件和搜索功能,通过这种功能用户可以接触到安装任何操作系统的任何设备;Google推出了Picasa软件这款相当不错的PC机图片软件;可以通过Google的博客创立、打印和编辑文档,而无需使用来自微软的Office软件。

  随着人机互动概念的加强,比尔·盖茨也大胆提出“人机交流”设想:在未来,电脑用户将可以直接和人类进行语音交流,而个人电脑也将走入一个完全摈弃鼠标键盘的直接沟通时代。在比尔·盖茨的“人机交流”构想中,语音识别系统被摆在了绝对主导的地位。这是比尔·盖茨反击Google的一大利器。

  就目前而言,Google所能做到的仅仅停留在文字搜索层面。在比尔·盖茨的梦中,真正的人机互动,应该是人类能通过自然语言和PC交流,也就是说,通过“比尔·盖茨的生日是哪天”这样的提问,PC机就能直接告诉用户:1955年10月28日。

  在美国倍受好评的“策略新闻服务”出版者麦克·安德森认为:“李开复先生取得了智慧的王冠,在微软反击Google的过程中,这将被视为决定性因素。”随着李开复加盟Google,比尔·盖茨的人机交流构想即刻变成了莫大的讽刺。

  两个时代的交手

  著名IT评论家,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认为,在这一轮Google和微软的“人事争斗”中,胜负已见分晓。

  “李开复事件已经超出了两家公司对一位技术人才的争夺本身。”美国著名跨国IT咨询公司Jupiter Research的分析师乔·威尔考克斯分析,这场争夺已经成为PC时代的巨人

  和互联网时代的巨人对于未来霸主地位之争的一幕。

  在PC时代,似乎用“Windows、Office 、PC”便能完全概括。在这三个词语中,微软囊括了两个:Windows、Office,这使得微软可以在整个PC时代呼风唤雨。而与其同一批诞生的巨头还包括:IBM、英特尔、惠普。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并广泛应用,最吸引华尔街注意的只有两个词:“内容、服务”,从而诞生了Google、Yahoo等数字新贵,微软并没有淘到什么宝贝。微软公司CEO鲍尔默也承认:“微软公司最大的失误之一是没有从一开始就投资开发自己的互联网搜索技术,而依赖外部厂商提供相关技术。”

  就目前为止,除英特尔日子尚算轻松外,惠普、IBM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困难。

  惠普2005年2月16日公布的第一财季报告显示,收入215亿美元,同比上升了10%。净收入也上升了1%,达到了9.43亿美元。但是,这都是在低税率和研发投入减少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如果惠普的税率和研发投入仍维持不变,则其净收入和2004年同期相比将会下降8%。如此糟糕的业绩直接导致了惠普公司CEO卡莉·费奥莉娜下台。新CEO赫德公开承认,公司目前尚处于困境中。

  对于IBM而言,2004年12月8日将为永远载入史册。作为PC时代的四大巨头之一,IBM是第一家挥刀斩乱麻的,宣布将PC部门出售给中国最大的PC厂商联想。事实上,IBM的PC部门经年亏损:2001年亏损3.97亿美元,2002年为1.71亿美元,2003年为2.58亿美元,而2004年上半年已亏损1.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扩大了43%。

  随后,IBM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联想集团,成就了中国IT产业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对于这一并购,IBM甩掉了已亏损三年的PC包袱,IT服务成为IBM增长最快的业务。IBM更明确提出:“IBM就是服务”,全身投入IT服务产业。其股价在2004年12月8日当日上涨1.32美元。全世界的普遍看法是,IBM的决策是明智的,而联想看起来却有点傻。

  可以这样预言,以微软为代表的PC时代正在加速没落,而Google正在显示一个新时代引领者的形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