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李宽宽:商战不适合书生气 李开复惹麻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 03:07 南方都市报

  当本周李开复在美国华盛顿州地方法院出庭作证,指责微软的对华政策失利,微软在中国从事“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比尔·盖茨曾因对中国市场的失望而对李本人大发雷霆、爆粗口时,让人感到,无论微软还是李开复本人、在这场官司中都已经越陷越深。

  要起诉自己的前全球副总裁投奔Google是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微软煞费苦心地出示证据,除了要证明李开复了解微软的在华计划以外,微软甚至恢复了李已经删除的邮件,来
举证李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

  此外,微软还曝光了Google提供给李开复的千万美元赔偿金计划。除了为赢得官司之外,背后很难说没有让人们质疑李开复这位“IT精神教父”道德境界的用意。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由于“微软将成为IBM,而Google将成为明日的微软”,这种观点在硅谷已颇为盛行。

  因此微软按照一向“狼性”的风格追击对手和前任高管,与此同时,李开复也在按照Google的思路,抨击微软对华政策的无能,称微软在中国“从事不道德的商业行为”,与微软各用道德利剑你来我往。且不说“君子绝交,不出恶言”,这样质疑自己的前任公司,也是犯了职业经理人的大忌。

  作为“IT精神教父”的李开复在此次“转会”事件中也遭到了质疑——即使李开复是抱着想回中国做事的良好愿望投奔Google的。在笔者看来,作为家学渊源、在十年中一直为学生传道解惑的著名学者,李开复应该不是为钱,而是为其价值的体现转会Google的。但夹在两家公司复杂的商战之中,这位学者所表现出来的书生意气以及与职业经理人的错位似乎成了他的致命伤。比如他形容Google的优点“就是不做邪恶的事”,且不论这种道德评论是否恰当,在“听者有心”的微软那里也只能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同时,李开复在转会敏感时期缺乏沟通技巧,也似乎使他注定成为两个对立的火药桶上的导火线。

  本报经济评论员 李宽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