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赢家输家专题 > 正文

张向宁:账上只剩十万也不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 17:55 中国计算机报

  李瀛寰

  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谁都懂,

  但是,能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

  当然,坚持之前,还是要认准方向,这是非常重要的。

  1993年前后,张向宁在做贸易的同时已经注意到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还玩起了电子公告板。1994年初的一天,张向宁第一次上网,他像被电到一样,当时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他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但这种感觉持续了好几天。

  在此后的几天里,张向宁一直放不下Internet,脑海里无时不想Internet。终于,张向宁想明白了:“Internet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这特别符合我的性格。以前我有很多能量不知往哪儿释放,想去做事,但是没有发挥的空间,没有合适的舞台。做贸易虽然做得很成功,但没有满足感,没有什么挑战,也没有为社会做出增值,在这个舞台上,我跳得不是痛快淋漓。”最让张振奋的是Internet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比的,这是自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一次飞跃,“太激动人心了。”

  这次上网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张向宁,也为张向宁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此后,张向宁一边做着太平洋公司的贸易,一边逐步开始往计算机、往Internet方面转向。

  1995年底,张向宁与清华毕业的哥哥张向东一起创业,组建创联通信公司,做Internet平台服务。当时,张向宁和张向东这哥俩对能在Internet上赚多少钱看得也不是很清楚,凭着对Internet的神往,还没看清楚这个行业到底该怎么干时,他们就一下子跳进来了。

  虽然跳得有点冲动,但他俩并不盲从,该从哪儿下手,他们心里有谱。那时Internet刚搞起来,很多人认为一定要先接入Internet才行,很多公司就一下子去做接入了。创联分析了当时的整个市场,盯准了企业在Internet上的应用这部分业务,为企业上网提供平台服务。网络时代,企业上网是大方向,为企业提供服务也有钱赚,但是,1995年时,中国有多少企业有上网的需求呢?今天看来,企业上网已经成就了一个大市场,但在当时,这哥俩的眼光的确难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哥俩过了4年的艰难日子。1996年一年张向宁就把做贸易时赚的钱全花光了,“最困难的时候,账上只有10万块钱了”。这时,张仍坚信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能力,“创联能生存下来,确实是靠我们在Internet上赚来的钱。”当然,创联后来也走上了融资的道路,并在1999年初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这是后话。今天,中国万网的名字已经被大家所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万网的前身叫创联。

  张向宁自己深有感触地说:“在Internet上,我们是惟一一家从建立到现在坚持了一个既定方向,并不断在发展壮大的公司。”1996年时,曾经轰动一时的域名的反抢注和域名保护事件就是张向宁发动的。国外有些人不怀好意地抢注国内知名企业的域名,这件事真正敲响了国内企业的警钟,感觉到了Internet的威力。张向宁和他的创联也成为中国的域名概念的引入者,一度被称为域名卫士。1997年,创联在国内最早推出了虚拟主机服务。到1998年时,张向宁的日子好过了,创联成为国内仅有的赢利的Internet服务商。1999年,张向宁更乐了,业务收入增长四倍,纯Internet业务的月收入超过150万元。

  1998年11月,创联推出了“中国万网计划”,目标是在2000年底为国内企业建立10000个具有独立域名的网站。这也是后来创联更名为中国万网的原因,因为他们哥俩的目标就是希望能让中国的万家企业走上互联网。现在,中国万网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网站平台寄存服务商之一。

  相关链接

  坚持就是胜利

  互联网公司曾经很多,走过泡沫的公司却不多。与万网类似的公司还有263、中网等,他们都是认准方向后,坚持再坚持。2000年时,张向宁曾诙谐地说:“我们很土,因为别人一问,我们做企业上网服务都做了4年了,这在过去应该是很光荣的事情,但今天却不是。今天是4个月就要成名,8个月就要上市。我们不老土么?”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