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当网络遭遇实名:各方展望后网络实名制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 09: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日电   解放日报报道:曾经有一份真实的虚拟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某网友听闻“网络实名制”后的留言当网络不再虚拟了,你还爱它吗?当那句网络名言“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要变成“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了”,你还上网吗?

  就在7月初韩国宣布10月起全境实施网络实名制时,就在6月底中国网民数刚逾1亿位居世界第二时,网络实名制在中国也悄然登场了———

  中国最早聊天网络“腾讯QQ”宣布,近期将先行对聊天社区创建者和管理员进行实名登记。

  以“虚拟”为最大特征开创人类史全新时代的网络,在中国,正开始走向重大历史新节点。

  我的网婚怎么办

  听说可能要实名,小卢炸了:我的网婚怎么办?

  3年的“老夫老妻”了,小卢和网友在网络社区“第九城市”注册了一个“家”,有街区门牌、客厅卧室,定期聊天“同居”至今。

  “当时我们的‘婚礼’可轰动啦,一连摆了十几桌,音乐鞭炮礼花,网页上还显示有我们的结婚照、爱情誓言,以及不断跳出的来宾祝福话语。从宣誓、交换戒指、向宾客敬酒到抛绣球,前后一个半小时。激动呵,对着电脑直掉泪。”

  3年了,有烦恼,就上网找“他”,而现实中的男友毫不知情。

  可要真“实名”了,人所共知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听说可能要实名,小刘长长松了一口气:那种难堪的事,再也不用干了。

  都怪网络的虚拟,你根本无法知道在电脑那头匿名和自己聊天的,究竟是男是女,是老是小,甚至是人还是狗,所以有了那句网络名言:“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可朋友玩得太玄乎,明明自己是男的,却偏偏在网上假扮一女的,聊来聊去,把一男迷得不行,声称不见面,就自杀!

  这还得了。苦思冥想,万般无奈,只好请女性好友小Y帮忙,把所有聊天记录都看一遍,然后冒名去见面。一次次,慢慢凉了那颗“火热的心”……

  这叫什么事。网络虚拟时代才有的匪夷所思。

  听说可能要实名,老马一块石头落地:这下不用为女儿担心了。

  暑假深夜,家里电话突然响了,接听,一憨厚深沉男声:请问“小王子的狐狸”在吗?

  一头雾水:谁?王子?狐狸?

  对方一怔,清了清嗓子道:她应该是个女生,是某某大学的。

  正色作答:我们这里确实有一个某某大学的女生,但请问你是谁?为什么找她?

  听筒那边的愣头青期期艾艾:嗯,我叫……嗯,她并不知道我的真名……嗯,您只要告诉她北理工的“流星蝴蝶剑”找她,她就知道我是谁了。

  放下电话,一通好训……

  一石激浪,网络实名引起反响纷纷,新浪的调查是7成反对,而记者的随机调查是———

  赞成方魏斌(静安区团干部):我的“彬彬俱乐部”,每月匿名大相亲。可有个网名“黄河”的老男人,注册信息说自己是“钻石王老五”,老要小姑娘手机穷打。如果实名,真伪立现。

  秦颖(上海证券交易所职员):我上过“九聊”语音聊天网,一天到晚劝架,里面的人骂来骂去,据说还曾发展到在人民广场打架,后被一度查封。如果实名,恐怕好些。

  王晓杰(武大计算机系学生):我们学校的BBS论坛都是实名的,班级学号寝室号。那次为一白血病校友募捐,就因实名所以相信,全系400多人参加。

  孙超尘(上外学生):2年前,易趣还没实名制,我买表就被宰了一刀。

  贡雯韵(水产大学学生):在网上应做一个真实的自我,透露真名有什么关系?

  反对方燕伏涛(软件开发人员):我1994年开始上网聊天,386的机型、5位数的QQ号,应该是最早一批QQ网民吧。银行卡之类的网站,需要实名制,但网络社区、大学BBS就不需要了,言论自由嘛。

  王振辉(华师大学生):网络生来就是虚拟的,是为了让人在虚拟的世界中体会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乐趣。实名了,还有什么乐趣。

  袁昊(东华大学学生):实名制能保证网民资料安全吗?一旦黑客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陈艳(销售人员):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有些网民言论可能是个人亲历,匿名比较好。

  警惕人类的异化

  王德峰复旦哲学系教授问:电影《黑客帝国》,提出“虚拟的实在”,引发哲学界热潮。从“人的虚拟与真实存在”这一哲学命题来说,网络实名制,到底该不该推行?

  答:完全应该。网络虚拟的实在,让人类不断在异化,日渐躲避现实社会,失去对自我存在的体味。《黑客帝国》正代表这种哲学思考———在虚拟社会中,人没有了自我本体的感觉,失去产生愿望和兴趣的能力,多可怕!

  问:“我思,故我在”,而“虚拟的实在”,似乎让人无从归属?

  答: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说过,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每一个个体正在丧失对生活决断和命运抉择的能力。所以我认为,网络只能是暂时的避难所。人要健康发展,还是得少些虚拟,多些真实。

  顾晓鸣社会学者、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问:从古代的神话宗教到今天的网络,我们似乎一直处在真实与虚拟的“双社会”形态中。网络实名制的推行,会改变这一点吗?

  答:人类社会从来就是虚拟与真实的相互融合,到网络时代,虚拟只不过又多了一种电子的新方式。至于实不实名,就好比作家用不用笔名,关系不会太大吧。

  问:网络实名制应否推行?

  答:5年前就有专家提出实名制了。迟迟不表态,表现出政府对这个问题的慎重。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方向是正确的,关键在于一旦推行,如何将其落到实处。

  吕本富中国社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问:腾讯的做法,与韩国将推行的实名制,似乎有所不同?

  答:韩国是指所有网民进入所有境内网站,都须身份验证。腾讯的只是半实名制,就是只对拥有一定权限的“QQ群创建者和论坛管理员”进行实名登记,普通用户并不用。

  问:我们在技术上可以“完全实名制”吗?

  答:要建立一个上亿人的数据库且保证安全,技术上确实有难度,操作成本也太高,而韩国人数少得多。目前在中国,我倒觉得半实名制更可行。

  问:不少网友担心,一实名了,网络会没了活力?

  答:正面意义大于负面意义。我认为,至少QQ的半实名短期内不会影响互联网的活力。

  于国富互联网法律专家问:推行网络实名制,是侵犯个人隐私,会禁锢言论自由吗?

  答:我个人的看法,不能说一定会。比如去银行存款,你的账号、款额等相关信息,肯定要被工作人员知道。国家如果推行实名制,肯定会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制定一个相关规定,保障言论自由。人有行路的自由,但必须遵守交通法规。

  问:我国对网络实名制有否相关法律准备?

  答:网络实名制是大势所趋,我国正在不断且坚定的推行中。但立法需要过程。

  崔丽娟华师大心理学系副教授问:虚拟网络对人的心理,满足了“马斯洛理论”的哪个需要?

  答:马斯洛说人有5层心理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虚拟网络最大的恐怕就在于满足了人的社会归属感,为现代人提供社会心理治疗。

  问:荣格心理学的核心是“集体潜意识”,实名与否有何影响?

  答:虚拟网络论坛中,只要有一人言语偏激,就会众人跟风,一起谩骂宣泄。一旦实名了,多少有些作用吧。

  陈村作家、“99读书论坛”版主问:你赞成实名制吗?答:版主实名是应该的,便于管理,但让所有网民全都实名就傻了,1亿网民呢,成本多高。即便实名了,“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了”,又怎样,还可用假身份证或去国外论坛攻击,狗就是狗,总会咬人。

  问:你主持的版有谩骂攻击吗?

  答:有人化名骂我,骂得丑不就是自己出丑吗?我只当谩骂出现下流话才删掉,涉及失实才反驳。清者自清。

  多少国家推行实名

  韩国汉城市民朴银实

  记得10年前我在汉城上网注册时,就得填姓名、身份证号了,真实才通过。现在看来是全面推行了。个人资料安全不用担心,10年了,我没接到莫名电话或垃圾短信。其实前年韩国就有这个计划了,不过宪法裁判所说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现在有80%的韩国人支持,是因为近来网络犯罪太厉害,2002年119万起,去年达200万起。

  日本东京市民小岛微彦

  日本即将开展一场网络运动,鼓励人们用真名上网,也是为减少匿名产生的网络犯罪。通信、教育、文化、体育、科技部门全联手了,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常去的博客等网站。不过,目前民众反响并不强烈。

  美国密歇根大学学生杰克

  这里没有实行实名制,除非网上购物或申请收费邮箱才须提供姓名、地址、信用卡号和邮编。

  法国汉斯管理学院学生西尔维

  法国论坛可直接用昵称注册,我常上的“战斗在法国”论坛就是这样,不过一些政府网站需要实名。

  英国伦敦一财税公司职员海伦

  考虑到隐私保密,在英国上网注册,无需登记什么个人资料。

  (集成郭泉真)

  腾讯公司答问

  问:腾讯公司为何会想到推行“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实名制”?

  答:腾讯认为,各国对公共信息平台的管理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遵照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秩序,是腾讯作为互联网服务运营商的责任。

  问:何时正式实施?

  答:目前腾讯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的实名登记工作一直在前期操作过程中,具体的实施时间和方式可以关注我们官方网站的公告。

  问:腾讯公司有无打算今后所有用户都实行实名制?

  答:此次腾讯对于群组聊天的创建者和管理员实名登记工作是在深圳公安局的指导下进行的,此举措仅仅是面向群组聊天的创建者和管理员,普通用户不受影响。(林环 郭泉真 王颖蓓 陶邢莹)


  爱问(iAsk.com)网络实名制 相关网页约252,224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