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奇平视点:个性化的理论证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18:18 互联网周刊

  斯特劳森《个体》与卡尼曼“前景理论”比较

  作者: 姜奇平

  互联网发展到博客时代,“个性解放”开始成为时代精神。

  新生事物初起,少不了众多短线分析发出的怀疑之声。认清博客运动的前途,关键要从理论上证明个性存在价值。

  然而幼稚的博客总是误把理论当作自己的敌人,甚至不屑于为他们辩护的理论。他们幻想用四则运算法则说清高等数学,实质是不肯为自己的理想付出繁难努力。

  在人类思想主流的广阔背景中,我注意到,斯特劳森的《个体》与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为个性价值的证明,提供了一种超越工业化的思路。他们一个从哲学角度,一个从经济学角度,同样地证明了作为个性的个体价值,相对于普遍价值的优先性。我们应特别注意从前人已有的优秀思想财富中获得思考动力。 

  一个蕴含互联网2.0时代商业秘密的话题

  理论上经常把个性主义混同于个人主义,把体验混同于经验。其实,经验通向个人,体验通向个性。体验和经验,在英文中是一个词,幸好汉语把他们分开了。在博客实践中,许多人至今还没有区分出个人与个性的不同,其实,博客媒体准确地说应叫做个性媒体,而非个人媒体,不是个人办的大众媒体。

  斯特劳森的《个体》与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好在不是讲个人主义问题,而是在讲个性的价值基础。突出表现为,他们在谈论感性问题时,分别通过图式(schema)和框架(frame)的概念,摆脱了经验主义的局限。在个性主义理论中,对个性价值的肯定,是通过图式或框架,联接个体参照点与普遍价值的过程。对卡尼曼来说,表现为“价值是效用相对于参照点的得失”这个命题;对斯特劳森来说,表现为“通过图式将共相联系于殊相”这个命题。二者基本是一个意思,斯特劳森相当于哲学界的卡尼曼;卡尼曼相当于经济学界的斯特劳森。

  我认为全部互联网2.0时代的商业秘密,就隐藏在他们的这一思路中。 

  真正的个体在哪里

  如果说,农业经济的基础是经验主义,那么工业经济的基础可以说就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理性价值的中心地位。在经济学中,这种理性表现在价值上,就是指效用。在哲学上,就是指共相。从表面上看,西方传统十分重视个人。比如,效用这种理性价值,是通过个人行为测出的;共相也是联系于殊相的。但实际上,不代表理性的个人,在西方工业化传统中,一直没有任何地位。斯密说的自利利他,实际上是把社会性作为自利成立条件的,所谓合理的利己主义,首先是合乎理性。经济人理性所涉及的个人选择,也首先是以是否得到社会(市场)承认为先决条件的。也就是说,在工业化条件下,个人已经完全社会化、理性化了。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真正的个体在哪里呢,它还有没有地位呢?对于经济学来说,与效用相对的价值,如快乐和痛苦,实际是个体价值所在。它没有被“社会平均必要”化,具有非同质,不可比的特性。因此在主流经济学中,是受到排斥的。对于哲学来说,与共相相对的殊相,是个体价值所在。然而,殊相一直被当作经验对象,被排斥在理性之外。 

  将价值区别于主观,将殊相区别于经验

  现在,真正的问题被引伸出来了:将价值区别于主观,将殊相区别于经验。这是第二次现代化启蒙理性的核心。

  整个工业化期间,人类思维的一大盲区,即所谓洞穴之见就是,在经济上,将价值混同于主观;在哲学上,将殊相混同于经验。 50年代的斯特劳森与当前的卡尼曼是第一批突破了这种工业化洞穴之见的人。据说飞机只有突破一层象雾一样的音障,才能从音速世界,进入超音速世界。人类只有突破这种思维上的“音障”,信息革命带来的个性化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按照罗素的逻辑语言学派的观点,殊相与指称殊相的逻辑语言,是一回事。殊相不同于其指称语言的细微之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换成马歇尔的语言,就相当于认为,个性化价值,与测度个人偏好形成的效用,是一回事。前者由于太主观,太不可通约,所以在经济学讨论中,是没有意义的。罗素的观点,如果“换算”成经济学观点,就相当于马歇尔的水平,将价值混同于效用。

  显然,罗素与马歇尔都有同样的历史局限,而他们自我始终没有感觉。那就是,他们所迷信的排斥个体差异的价值观念,其实只是人类在工业化状态下,对大规模生产方式的不自觉的感知。他们从没有想到过还可能出现工业化以外的进步状态,比如个性化生产。因此,他们不可能把对于真实殊相、个体价值这类对象,置于体系的核心来加以考虑。斯特劳森和卡尼曼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一个在个性化时代到来前,一个在个性化时代到来后,感知到了时代主题的变化。 

  个性价值与理性价值的转化中介:图式和框架的作用

  方向明确了,进一步的问题就相对简单了。那就是证明个性价值,与个人选择或社会选择的理性价值之间的转化关系。对经济学来说,就是证明无个性差异的理性价值(效用),与个性化最终价值(快乐与痛苦)之间的转化关系;对哲学来说,就是证明真正的殊相与共相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图式或框架的独特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康德最先指出“图式”概念在联接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江怡概括康德的图式定义,称它为"使感性经验具有普遍意义的形式条件",算是较形象的。个性化面对的是杂多,杂多也是感性的对象。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实际已经考虑过我们今天个性化问题的难点。这就是:感性经验本身只是特殊的、个别的、具体的,它本身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超越具体事物的内容,不具有任何普遍性。但我们却往往可以从这些具体的经验中得到普遍的知性概念和范畴。一定存在某种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机制在起作用。这就是图式的作用。 

  回到康德:图式的缘起

  康德意义上的"图式",一方面是外在的客观对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所形成的可能性条件;另一方面是把任何范畴应用于一切可能对象所必须具备的普遍条件。康德把各种图式与感性直观形式结合起来,或者说,以感性的直观来阐述图式的基本规定。

  斯特劳森和卡尼曼,可以说彻底地发挥了这一主张,从而建立起了通向个性主义的价值基础。对于斯特劳森来说,建立描述的形而上学的目的是要"展现概念框架的某些一般的和结构性的特征,我们根据这种概念框架思考特殊的事物"。对于卡尼曼来说,回到边沁,是为了通过框架将马歇尔以降的理性价值(效用)同感性的价值锚定在一起。

  斯特劳森批评罗素,区分出了殊相与基本殊相的不同,后者作为框架图式,为认知提供了本质直观的可能,为实践提供了个性化可能。基本殊相应当是一切殊相中最为普遍的、最为抽象的、最具有概括性的东西,但它却不等于抽象的共相。当斯特劳森把物质物体和人作为基本殊相的时候,他心目中的"物质物体"和"人"就是物质物体和人的"原型"。斯特劳森把这叫做"单一的、统一的图式"。 

  框架的意义

  图式这个哲学概念,对应的经济学概念是框架。这是理解个性主义“所以然”的核心。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编辑的名著《选择,价值与框架》(我曾说过要翻译,但版权被上海人抢先了,至今未见出版),讲的就是价值与框架的关系。斯特劳森《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讲的也是价值与框架的关系。

  图式和框架,指的是一种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具有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的中介。如果说,经验处理的是数据,那么框架就是元数据结构;如果说理性处理的知识,那么框架就是隐性的知识。个性主义理论提出图式和框架问题的初衷,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个性价值包容理性价值于自身之内,以此区别于经验主义;二是让个性价值区别于抽象理性,以此区别于理性主义。这是一种深度计算,为第三次浪潮找出了一条既不同于第一次浪潮(经验),也不于第二次浪潮(理性)的独立价值基础。它介于二次浪潮的理论中点上,是扬弃两次浪潮的理论结果。

  个性化的实践者,正是由于不理解这个所以然,因此动不动就把互联网2.0时代引向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而偏离了各种“先进”的发展方向。 

  博客必须证明自己,马上赚钱其实说明不了什么,首先要赢得的是价值认同。如果人们不认同博客旗帜上“个性解放”的标识,就不可能在现实中容纳博客的特立独行;如果人们不认同当今个性解放的独特时代特征,就不可能理解它未来的新意所在。

  我以为,如果说在第一次现代化中提出个性解放是为了反封建;那么在第二次现代化中提出个性解放,针对的是大规模同质化的传统工业化,意义在于为“以人为本”注入“21世纪牌”代表先进文化的内容。

  理论虽然抽象,但如果它对应的现实问题明确而有价值,就会发挥作用。而忽视理论的人,一定是短期行为者。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