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IT经理世界:被技术改变的工作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13:53 IT经理世界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正在因各种各样的技术发生改变,五年前你可能乘地铁上下班,现在你可能正在为究竟选哪个牌子的车代步而头痛;五年前你用的是笨重的台式机,现在你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次……其实,技术改造工作和生活,发生在每个角落,而改变的最高境界,就是改变了,而你无知无觉。

  绝大多数的我们,绝大多数白天都在写字楼度过,于是我们选取了距离最近的几种改
变:和工作技巧直接相关的,比如即时通信;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比如短信;和业余创作或职业爱好有关的,比如博客。

  今天,你“博”了吗?

  李娜/文

  在一次博客们的聚会上,不少人一进门就大声问:“谁是王 翌?”这些人都是王 翌QQ上Blogger群里的博友,尽管每天都在线聊天,但多数人从未见过王 翌长什么模样。王 翌是《计算机世界》报社的记者,2004年11月30日在Donews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博”,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王 翌的工作和生活便再也离不开博客了。

  王 翌将自己的QQ号码公布在博客上,并建立了一个专门请博友们加入的QQ好友群,结果一周之内王 翌的QQ群便达到了100人的上限。王 翌是跟踪报道互联网领域的记者,坚持以每天或至少每周更新的速度在博客上发文,文章多是对互联网领域的公司和现象的评论。而王 翌QQ群里的人都是王 翌博客的读者,同时自己也是Blogger。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或是个人网站站长,或是互联网公司职员,也有IT记者,互相之间大多从未谋面。

  “通过博客搭建的这个交友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信息来源。”王 翌还记得自己那篇获得报社好稿奖的文章《Google黑哨》便得益于博友们的参与。2005年3月26日开始,Google开始大规模清理所谓的中文作弊网站,国内很多个人网站遭封杀,被Google从数据库中删除。王 翌随即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了报道意图:“你的网站被封了吗?一起来说说吧。”没想到博客发表的一周内,前后有30多家的网站站长找到王 翌,申诉其网站被Google数据库删除的情况,王 翌的文章也因此获取了诸多第一手的调查素材。

  由于传统媒体的出版周期、报道题材等诸多因素的约束,使得掌握新闻来源的人往往无法及时通过传统媒体发表文章,此时博客便有了用武之地。在美国,互联网上23%的新闻源都来源于博客。王 翌还得意地讲到,腾讯公司收购Foxmail一事,便是自己首先在博客上发布,后来许多媒体同行才纷纷转载的。事实上,博客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渴望办一份《来稿必登报》的宏大理想。

  事实上,包括美国《商业周刊》等不少传统媒体都已充分认识到博客的重要性,开始在自己的网站上开通博客。世界500强公司也纷纷利用博客进行网络营销,以后再听到诸如SUN等公司的大老板写博客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国内为数不多的英文博客写作者之一王建硕之前曾在微软供职,对互联网领域的新气象有长期的研究,其英文博客的点击量很大。美国Ebay公司便是搜索其英文博客认识王建硕,并委托他在上海创立了分类广告网站“客齐集”。而在此之前,Ebay刚刚收购了美国版客齐集Craigslist公司的股份。王建硕便成了Ebay公司在中国实现Craigslist模式的代表。

  方兴东和刘韧两人在IT圈内的名气,使Blogchina和Donews更类似IT新闻门户,其博客内容大多与IT、公司、商业扯在一起,其Blogger也多是IT圈内的记者、评论家等。但在国内最早做博客服务托管(BSP)的杭州Blogcn公司的创始人胡之光看来,Blogcn的平民化、娱乐化、休闲化,更贴近博客的本质。说起“博客”两个字,你可能会马上想起方兴东,但问起“博客”是什么,你也许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木子美。

  Blogcn注定和木子美这个名字紧紧连在一起,这位中国第一女博客的火爆,曾经让Blogcn的服务器一度崩溃,木子美本人对此也津津乐道。尽管木子美也曾为中国第一女博客的称号难免落俗地激动了一把,但她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张扬,“这辈子不出意料的话,我不可能比木子美更有名了。我对被点击量一下子失去了追求。”木子美的作品《遗情书》、《容器》在港台、日本、法国、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出版,新作《从良》也正在网上连载。后木子美时代的所谓不得不认识的N个网络女名人,更是层出不穷:北京女病人、芙蓉姐姐、竹影青瞳等,虽被木子美抢了第一的名号,但也都通过图文并茂的博客形式抢了不少眼球。出书、主持、形象代言等等这些博客副产品,也多少出乎这些Blogcn的意料之外。而网络女歌手香香恐怕也想不到自己的一首《猪之歌》能让两个养猪大县竞相争夺此歌为县歌,并邀请香香为其养猪厂做代言人。但音乐博客的流行,势必使这种现象更司空见惯。

  博客早已背离了其最早作为网络日志的概念,Blogger们也不再满足于自我欣赏和发泄,追求点击量的欲望越来越强。“博客满足了我的一大欲望,码出来字儿就想让别人看见,而且是立马看见。”到头来,涌出了不少名利双收者。

  博客已经从文字、图片、音乐发展到视频博客,从PC转移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虽然它已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公司的商业模式甚至民族的文化习惯带来了改变,但毕竟目前国内真正做到每天或每周更新博客的Blogger还非常少。博客服务托管商们还不愿谈到赚钱的问题,博客文化的火爆何时能转化成博客商业的成功,还是个需要等待的过程。但对于投资人来讲,现在介入正当时。

  一网全面通

  李圆/文

  “张京,你的笔记本电脑中居然装了4个即时通信软件!MSN、yahoo、Skype,还有Sametime(思科公司内部的即时通信工具)!”张京的一位朋友无意中惊奇地发现。

  “这算什么,除了这些软件,公司还提供给我们很多方便的小软件,我的日常工作已经离不开它们啦。”

  来思科中国任职行政助理一年多,张京已经对朋友们的惊异司空见惯了。不过,一年前,张京自己对这些软件也不太习惯呢。

  记得两年前入职思科时,张京参加新员工培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堂由思科IT人员做的培训。培训人向大家介绍了很多工作上需要用的工具软件,Sametime和Meetingmaker给张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用Sametime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你要找的人;而如果不用Meetingmaker,就没法约同事开会。”技术人员的讲解让张京有点疑惑,用电话找人不是更方便吗?

  刚开始张京不太习惯用Sametime找人,而是像往常一样打电话,但她很快就发现,打电话找人效率不高,而且如果找的是身处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地的外国同事,还要计算对方所在地的时差、现在是否在上班,接听电话是否方便。“我经常搞不清楚那些国家和城市的时间,换算时差很麻烦,但在Sametime上一看就知道对方是在上班还是在休息。”后来张京开始将与其联系较多的同事加入到自己的Sametime中,现在已经有30多个了。

  现在张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激活Sametime、Meetingmaker、MSN等软件,然后收邮件、听取电话留言。

  随着MSN的日渐普及,张京发现很多公司外的朋友也开始用MSN、yahoo、Skype等即时通信工具交流了。为了和朋友们保持联系,张京不得不安装了多个软件,因为有的朋友用MSN,有的朋友用Yahoo。现在很多公司为节省越洋电话费,通过Skype进行网上通话,思科用的是VOIP,和Skype采用同一技术,即将语音网和数据网结合。

  张京的职位是行政助理,负责两位副总裁的行政事务。她的老板在会场不方便打电话时,Sametime也帮了不少忙,比如,“张京,帮我打印某某文件送到会议室来。”老板出差时也会通过Sametime与张京联络。“现在工作时间我用打电话的方式来找人的情况几乎很少了,”张京说。

  让张京感到工作方式变化的还不止这些。作为行政助理,她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协助上司召开会议,包括预定会议室、通知相关人员、及时根据参会人员的反馈调整会议时间或地点等。而思科提供给所有员工的在线会议系统一开始让张京深受触动。因为在原来的公司,开会的流程十分繁琐:“我先要写一个关于会议主题、时间、地点的邮件,并把它发给每个参会者,然后再打电话一一确认,这至少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 现在她通过一个名为Meetingmaker的小软件,再辅以Sametime,可以让工作量至少减少一半。

  因为Meetingmaker和思科的目录系统(此系统可查找所有员工的岗位、联络方式等信息)集成,可以在线预定会议室,并群发信息给所有的参会者,而如果对方时间有冲突,他立即会将原因发回。由于全思科的员工在工作时间都必须登陆Meetingmaker,因此会议信息几乎会被所有需要出席的人第一时间看到并处理。而通过Meetingmaker预定的会议信息会记录在案,方便随时查询。这个软件还会在会议前十分钟弹出一个小对话框,提醒参会人。

  “如果哪天电脑出了毛病,我就会没着没落的,不知道今天需要完成哪些工作,需要参加哪些会议,也不知道谁在找我。”张京笑着说。

  而对张京的上司来说,手头没有电脑恐怕会更着急,因为思科提供给管理层的工具软件更加丰富。 比如,CafeMOCHA这个在线程序专门用来处理员工岗位和薪水变更、转换部门、股票期权奖励、离职等信息;ePM则是在线评估员工的工具;Web Letters专门用于写表扬信和人事信件,等等,常用的软件多达十几个。电脑右下角显示的各种正在运行的小软件图标,密密麻麻能排好几行。

  正如基于VOIP技术的即时通信软件对现实生活影响巨大一样,未来更多构建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技术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也许有一天电影《骇客帝国》中的虚拟世界真会来临。

  收音机里的短信

  刘莉莉 张晓洁/文

  技术改变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改变了,而你无知无觉。

  17:45,收拾好东西开车回家。拐过第一个弯,顺手按下收音机开关,音箱里传来的,照例是103.9兆赫的“一路畅通”。不管是李莉&杨洋的组合,还是罗兵&王佳一的组合,也不管话题是“饺子”还是“第一次见他/她的父母”,任你是铁石心肠,也总能在主持人阅读的幽默风趣的短信中开心一笑。我开车不能分心,还从来没发过短信给主持人,但我的好朋友Alex就比较感性,如果哪天主持人的话题刚好触动了他心里的某个部位,让他有话要说,他会忍不住把车停在路边,发一个短信。

  在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像A1ex这样忍不住有话要说的,在诺大的京城中何止千万,而像我这样深潜在水下,只是在收音机那一端时不时噗哧一笑的,更不知有多少。短信,让不相识的人们之间的距离忽然拉近。

  对我们来说,短信是工具,可以呼朋引伴,可以告假,也可以在会议上说点悄悄话。一个短信1毛钱,很多当面不方便说的话轻轻松松就说了。短信还是消遣的工具。下次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你留心数数,身边10个人,保管至少有3个是在发短信。

  而对李莉杨洋等电台主持人来说,短信除了方便了各自的生活外,还彻底改变了他们的节目面貌。

  在北京广播电台没引进短信平台之前,除了专业司机,没事收听交通台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偶尔打车,会听到出租车收音机里的交通台。李莉是谁,杨洋是谁,大家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那时的交通台对很多人来说,更像是为专业司机服务的电台。

  2002年,交通台开始和搜狐、新浪合作,短信开始介入节目制作;2003年9月,北京广播电台成立了北京广播公司,申请了特服号,摇身变为专业SP,电台旗下的8个台也都纷纷用上了短信平台,很多栏目从此打开了局面,现在日均接收短信量在1万条以上。

  以前编导做节目,想增加点有奖竞猜之类的互动性内容,除了电话、传真、写信以外就没别的办法了,尤其是电台,本来就和听众不照面,难度就更高了。所以一度热线电话很火,但热线电话毕竟太“热”,很难打通。现在有了短信平台,有手机的人就发吧,抒情的煽情的鼓励的批判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任何限制。想得奖吗?只要你的拇指和脑筋动得一样快。就连春节联欢晚会也在几年前就放低身价用上了短信,移动联通

小灵通用户,各有各的代码,午夜12点前的短信数量多到以亿记!

  北京广播电台所用的短信平台,看上去就是一个电脑屏幕,上面罗列着即时发进来的短信,每一条前面标着手机后4位号码,看着很简单,实际上帮了节目大忙。单拿抽奖一项来说,几乎所有节目都可以用短信参与,有的栏目分析阅读听众/观众短信的分量已经占了一半以上,交通台甚至为此专门开辟了一个竞拍类的栏目“动感北京”。

  短信对非新闻直播类节目的重要性用一个小例子就可以说明。北京广播电台刚上短信平台不久服务器曾发生过一次故障,正值上班早高峰交通台“一路畅通”节目播出的时间,那边工程师分秒必争地抢修机器,这边主持人只好读读当天的报纸,完全没有平时谈笑风生的热闹场面。最严重的一次故障持续了几个小时,联通用户的短信发不进来。随着业务的成熟,服务器迁到西单的独立机房之后,短信平台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情况就少多了。

  短信平台在短短两年内火了交通台的原因,除了交通台的路况信息对日益庞大的京城有车一族帮助不小外,还有价格低、风险低、实效高的优点。以前打热线电话,好不容易拨进去了,一分钟就要好几块。要是想说点领导的坏话,还得担心声音被人认出来。短信就不一样了,不但大家不照面,就连手机号主持人也只能看见后4位,有点什么想法说出来很安全。主持人和听众也高度互动,刚说完一个笑话,几秒钟就有回应,而且想读哪条就哪条,没有热线电话那样一不留神听众口无遮拦的风险。

  短信切切实实改变了主持人的工作和生活。前些日子“一路畅通”的主持人李莉骑马的时候摔伤了,好一阵子没上班,发短信询问她病情的人不计其数。受伤后第一天主持节目的她看到铺天盖地问候她的短信时,眼睛禁不住湿润了。

  现在每天上下班收听“一路畅通”成为越来越多开车人的必修课。风趣的主持人再加上幽默的短信,漫漫回家路上,大家不再是孤单的个体,就连堵车也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同事的一个朋友不仅上下班收听交通台,甚至正在物色一架别致的收音机,准备不开车的时候收听节目!

  以后大家走在路上,遇到想到什么好玩的事,就给电台主持人发一个短信。我们自己就算朋友再多,顶多也就说给十几个几十个人听,现在发给主持人,由他嘴里说出来,一瞬间就有几万人听,那是什么感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