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跳槽 微软和Google为人才激战正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 15:11 天极yesky | |||||||||
天极网7月23日特稿 (戴寻严 编译) 微软和Google之间为李开复所展开的较量无疑是网络搜索引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一个写照。而在这样的一个全方位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无疑是“火力最猛”的一个“阵地”。据外电报道,Google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广纳贤才400人,微软也在新财年开始之际掀开了为数4400人的“招兵买马”的计划。盖茨在最近的一个场合抱怨,微软在美国招不到理想人选,而在李开复“倒戈”之前,微软负责Windows产品的Jim Allchin就曾透露,去年,Google从微软公司挖走了不少“微软不想丢失”的人。
微软公司目前有615000人,其中47%、将近3万人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总部上班。虽然微软全球化的战略已很明显,但盖茨等人多次表示未来的大多数的研发业务仍将在美国。去年,微软招募了2600人,为2005年的“新品年”作人才储备。今明两年,微软将会相继推出Windows、Office、Visual Studio、SQL Server等产品的新版本,所以其招兵买马的速度也创下了历史记录。 然而,在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之下,微软的招募计划并不顺利。而最大的对手是Google和雅虎公司。在以技术先导的IT企业,新技术意味着一切:薪酬、职业发展、业界影响力。众所周知的是,PC和Windows、Office成为热点的时代已经过去,眼下从华尔街到硅谷最火的,莫过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而在这个领域,微软已经失去了桌面系统般的霸主地位。分析人士指出,正如PC热点的褪去让IBM一落千丈,Windows热点的消退,也将让微软公司让位于Google这样的新兴公司。 虽然从绝对数上,Google招募的“新兵”仍然难以和“家大业大”的微软相比,Google今年一季度招兵400多人,是公司员工数量增加了15%,达到2500多人。除了受人追捧的搜索引擎和屡屡创新的产品,Google的员工还可以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为傲。Google工程师的“腐败”生活在全球已人尽皆知,而发展成熟的微软公司显然没有这种光环。 在人才竞争上,微软的另外一个软肋是难以提供“暴发户”的机会。2003年,微软公司决定在员工薪酬结构中取消股票期权,而代之以实物股票的奖励。这个决策对于员工的另外一个涵义就是稳定性增加了,但是“爆发户”的机会却没有了。更加糟糕的是,在过去三年中,微软的股价一直在30美元左右“不痛不痒”地徘徊,削弱了股票奖励对员工的吸引力。西雅图猎头公司Laurel的Jeff Hibbert直言:“今天,微软要招到一个比竞争对手更加棒的顶级工程师,显然比过去要难得多。” 猎头人士指出,微软公司如今还残存的吸引力之一,就是产品线长。IT员工随着职业发展,希望能够多领域渗透,而微软公司的产品覆盖数据库、操作系统、视频游戏、互联网,这为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内部跳槽”机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