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周鸿祎离开的必然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12:05 互联网周刊 | |||||||||
文/董晓常 周鸿祎终于离开雅虎了。在传闻鼓噪了半年之后,2005年7月6日,身着T恤、短裤的周鸿祎在北京嘉里中心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宣布,即将在8月31日正式辞去雅虎中国区总裁的职位。在随后发布的官方通告中,雅虎首席运营官罗森格(Dan Rosensweig)表示,周鸿祎成功地完成了他对雅虎的承诺,将雅虎中国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将自8月31日起担任雅虎的中国策略顾问。
周鸿祎为什么离开?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说明的问题。按照商业惯例,被收购公司的高管在度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之后逐渐淡出,是一种必然。然而,周鸿祎的离开却比易趣创始人邵亦波以及卓越网原总裁林水星和副总裁陈年等人的离开更加具有必然性,因为他明显与雅虎目前的公司文化格格不入。周鸿祎的个性以及他创办3721的经历决定了他不可能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只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创业者。而雅虎CEO塞梅尔自2001年上任以来就一直给雅虎灌输职业经理人的公司文化,一改雅虎创业时期留下来的充满情趣、平等相处的企业文化。美国《商业周刊》曾评论说,“塞梅尔重塑了雅虎的企业文化。” 但从目前来看,周鸿祎的离任不会给雅虎中国的业务带来地震式的影响。 2004年1月,雅虎出资1.2亿美元购买了拥有中文搜索技术的中国香港3721公司。此后一年多以来,雅虎搜索在中国的搜索技术本地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雅虎搜索的渠道建设也日臻成熟。在这些方面,雅虎显然走在了老对手Google的前面。 根据国外通行的“非竞争性条款”,周鸿祎在几年之内从事与雅虎中国有竞争关系的行业似乎不太有可能,而业界盛传的周将出任Google中国总经理的消息应该也不会发生。 雅虎的下一步让人捉摸不透。它是否能够继续放下国际顶级公司的架子,在中国业务中融入更多创业者的元素,进行更加彻底的本地化,将是决定雅虎能否告别尴尬境地的关键。5月,雅虎旗下的一拍网总经理郑昭东离任,来自雅虎总部的美籍华人Allan接替了他的职位。这不由让人联想到雅虎中国的接任者是否也会是一个雅虎总部派来的“中国通”。如果真是这样,雅虎的本地化不免又会令人担心。 相比其他行业,互联网行业的本地化似乎对国外公司更加苛刻。郑在加入一拍网之前曾是英特尔亚太区的高管,对中国市场可谓是知根知底,但在上任短短8个月之后便告出局,可见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之难。 如果想要有更加突破性的发展,雅虎需要更大胆的动作。虽然在周鸿祎的带领之下,雅虎中国已经在搜索领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主要角色。但是,技术出身的周鸿祎显然无法将雅虎中国的内容带上一个更高的位置。如果雅虎想在中国市场延续它在全球的模式和地位,势必要在内容方面有所作为。从头积累显然不太现实,收购才是雅虎中国在内容方面获得突破的唯一途径。 可惜雅虎的小心翼翼让它错过了第一次收购的大好时机。当2005年2月盛大以2.3亿美元购得新浪19.5%的股份时,不仅仅被收购的新浪管理层惊讶无比,雅虎的高层们也许更加懊恼。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门户之一,新浪的内容无疑是做得最好的,而且新浪分散的股权结构也最适合雅虎这样的收购者。盛大的加入使得雅虎最终失去了收购新浪的机会。而其他两个门户的掌门人张朝阳和丁磊对控制权的极端敏感,使得雅虎对三大门户的觊觎几乎彻底破灭。 如今雅虎的机会似乎只存在于二线门户,如腾讯。当然前提还得看雅虎对中国市场有多大的决心,如果还是像现在这样小心翼翼,雅虎还会在中国错失更多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