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维权竟遭遇假“网上31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14:32 信息时报 | ||||||||
www.315.com.cn原来是一私企网页,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的网址为www.315.gov.cn 本报开通手机投诉热线后,竟冒出了新鲜事。近日,家住天河区的马先生向记者投诉,他买了一部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由于电池出了问题正在商场与商家交涉。由于对“手机三包”中的某项条款具体内容有争议,马先生就想在现场登陆“315网站”。按照惯例,马先生输入www.315.com.cn,出来的网站竟是制作和销售企业宣传片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毫不
接到投诉后,记者马上登陆www.315.com.cn,发现这确实是一个从事企业宣传篇制作和销售的网站,网页上没有丝毫内容与消费者权益或“3·15”有关。随后,记者又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网站查询得知,该域名是由北京石桥颐和数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7月注册的,注册商是厦门精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据了解,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网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主办的,唯一的网址是www.315.gov.cn。乍一看之下,这两个网址极为相似,不仔细分辨很容易看错。至于总和“315”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其域名则是www.cca.org.cn,域名关键字采用了中消协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并没使用“315”作为域名关键字。 该人士指出,由于“315”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代名词,这种带有公益色彩的域名和约定俗成的标志应该受保护。前阵子频频发生的假银行网站事件危害之大已经引人关注,此次的类似行为同样让人忧心忡忡。一旦这种具有概念混同特点的域名被心怀不轨的人利用,后果和危害难以想象。时报记者 陈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