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海商务苑因网上备案虚构合同被停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04:27 第一财经日报 | ||||||||
开发商称其与万邦炒卖期房事件性质不同 本报记者 郝倩 发自上海 昨日(1日),上海浦东新区的“富海商务苑”因网上备案虚构合同被停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这是继紫罗兰家苑、万邦都市花园两个公然的违规炒卖期房的楼盘被处理
根据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的解释,“富海商务苑”被暂停办理商品房的网上备案手续,源于其采用虚构交易主体方式保留房源,虚假合同占上网总数83%等违规行为。 由上海张江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富海商务苑”系办公楼,总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可售房源共计65套。网上公示的开盘日期为2004年5月14日,实际开盘日期为2004年9月24日,目前实际登记11套,其余54套均采用虚构交易主体方式保留,占总量的83%。 根据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的初步调查,这些虚假合同中存在以下虚假信息:其中,购房主体中分别以a、world、worldventureholdingslimited名义签订12套、17套、15套;购房人身份证、联系电话等信息虚假;身份证号码只有9-11个0、6个1、10个2,护照号码为5个f,联系电话为200000。而购房价格则是利用虚假合同哄抬销售价格,网上公示的累计合同均价为人民币8524元,累计合同撤销均价为8653元,累计登记均价为6859元,但虚假合同中最高1套单价竟高达11万元/平方米。 据了解,54套虚假合同都是由销售经理李某、销售员施某某根据公司的销售策略操作的。 记者通过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昨日公布的信息了解到:“上海张江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2月23日承认在销售过程中发现银行贷款需要在取得大产证后办理,故网上未销售的房屋全部做了模拟销售状态。” 昨天(1日),该公司销售部负责“富海商务苑”项目的李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确认了被有关部门停牌的消息。同时,李先生强调其公司“并没有抬高房价、从而影响市场”。这一点是和万邦事件有本质不同。至于会不会因此被取消开发商资质,李先生认为“由于性质不同,所以应该不会受到那样的处理。” 但是根据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陈立民的分析:此次“富海商务苑”之所以会在贷款方面出现问题,很可能和开发商不愿意在银行做“回购保证”有关。 “总之,开发商一定是从本身利益出发,从而钻政策的空子。否则不会有设立虚假合同的做法出现。”中瑞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经理朱锋对本报记者表示。 目前,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已与有关部门共同展开深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出台进一步处理办法。 另外,记者从上海市房地资源局获知,前期已经被处置的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万邦企业有限公司已经提交了整改报告,市房地资源管理局正在核查其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