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璞:网游和盛大如何补钙兼与陈国华商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05:13 博客中国 | ||||||||
文/赵永璞 《“盛大之罪”祸及中国网游,赵永璞叫板盛大》一文受到博客中国青睐,首发即置于首页的焦点图片位置,承蒙网友厚爱,评论者众。倘不回复,确实对不起一片赤诚关注此事的朋友。故本人不得不再度出来说几句,即使再被人骂为“炒作”,也只好默默承受了。又从本人所见到的跟贴来看,陈国华先生似乎准备更充分,文字也最长,尽管所论尚存可商榷之处,但这种严谨态度值得本人引为诤友。因而本文副署以兼答陈先生。是为说明。
需要重申的宗旨是,本人所有观点及文字,均旨在中国网络游戏长远健康的发展,而非针对盛大或者某特定的个人,但可以自豪的是,本人所提供的“补钙方案“,对盛大乃至整个网游产业都应该是大有益处的。当然,说是警醒也无妨。 一,网上社会同样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并且这个社会已经深刻的影响了和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社会,所以如何将网络游戏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休闲娱乐、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网上社会是盛大应该考虑的问题了。同时,中国网络游戏需要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游戏。这个课题之严肃,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笔者将另择时机作以专论。 二,在适当的时机,举起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的大旗,也许更有利于盛大获得中国网络游戏用户的认可。而这种游戏的前提,应当是引人上进的、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结合的精髓。 三,盛大可以通过开发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游戏以改善自己的形象,如果没有把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的能力,可以承担开发通用游戏引擎的研究,对于一个高技术企业来说,捐款给国家高技术研究未必比捐款给希望小学缺乏爱心、责任感和历史意义,也更能够改善在社会公众的形象。 四,假设盛大在与新浪的博弈中胜出,或者称之为“一场人为制造的收购闹剧”以盛大的笑容形式告一段落。那么,二者在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客户资源和业务模块的整合中,如何保证兼容互补、协调统一并且达到业务能力最大化,是盛大的当务之急。新浪的形象无法替代盛大,盛大同样无法取代新浪。盛大的活力颇受美国资本市场的认同,新浪的形象则代表着华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在合适的时候展示合适的形象,塑造盛大新浪(或新浪盛大)深邃稳健又不乏激情活力的形象。 五,对于媒体业务的运作,只在资本层面进行培育、获利即可,切勿影响媒体自身的独立性,以保持该媒体的公信力和自身企业形象;同时,避免因过度回避自身的问题而激起对立面的过度失语,导致公众因逆反而产生信任危机,届时不溃则已,一旦垮塌将不可收拾。 关于A: 陈国华先生在读后感中问“现在的网络游戏,类似热血传奇的,有几款不是升级打怪的?连号称原创的剑侠情缘网络版也是“打打杀杀”,以升级为主。”笔者持同样观点,但笔者所说中国网络游戏最大的困境正在于此。我这里再作以解释,您看文中是不是这个意思。 韩国不可能制作蕴含中国民族深厚文化、符合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网络游戏给中国的用户,他们也没有这个文化的功底和根基。况且,韩国本身文化的深度就不够,他们也没有融入到网络游戏中去,他们将网络游戏做成动漫风格的。在他们眼里,网络游戏也就是这样的了。如今这些游戏引进到中国来,由于其在动漫的风格而吸引了较多的孩子,所以迅速推广开来。但是,也正是因为这,大部分国人有一种“韩国动漫游戏就是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就是韩国动漫游戏”的感觉,所以,不管是新引进的或是国人开发的,都是这一风格。韩国游戏打怪升级,我们也打怪升级,韩国游戏打打杀杀,我们也打打杀杀。但网络游戏的概念就这么窄吗?难道国人都要被这种游戏蒙蔽上眼睛吗?我们引进的同时,为什么不学习发展呢,韩国游戏在动漫方面的能力确实强于中国,但他们在文化底蕴、文化背景方面的深度比我们差远了,而这正是中国用户所需要的。 其实游戏的种类有很多,再往前几年时间,有很多经典的单机游戏都是玩家非常喜爱的,比如体育竞赛类的《FIFA 足球》和《极品飞车》,模拟经营类的《大航海》、《大富翁》、《足球经理》,等等,当然这些经典的游戏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只不过大部分玩家可以买盗版来玩,所以也很普及。我也很喜欢游戏,但是不是玩,是看别人玩,一个是不想把时间放在这上面,再一个觉得自己也笨,大部分玩家手指都很灵活,脑子也很好使,他们还很投入,经常通宵达旦练习指法,研究游戏策略,他们甚至为了玩《大航海》专门买来世界地图册和世界地理书,为了玩一些经营管理类游戏买来经营管理的书,他们对其中的各种文字包括拉丁文都能记得很清楚。对于高手,我实在是佩服,也非常喜欢看他们玩游戏,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无与伦比的享受。现在,玩家可以玩网络游戏了,但充斥网络游戏市场的大都是“打怪升级、打打杀杀”。而没有分辨意识的青少年睁开眼看到的就是这种游戏,自然形成“网络游戏”就是“韩国动漫游戏”的概念了,这对盛大来说自然是件好事,但中国游戏用户的需求正被蒙蔽着呢,盛大暴发了,中国游戏用户的智商却降低了。并且这种概念的误解,导致大量模式单一的韩国游戏的涌入,也使得中国本土游戏不得不暂时屈服这种单一的风格,这是中国网络游戏的悲哀,所以要对盛大“问罪”。 保持现有的业务,大力研发中国自己的游戏,才是行业老大(暂时尊称吧)所应该做的。想要做行业老大,这是你们的职责。况且,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技术领先、市场领先和规模领先,才能够完善自我的产品线,才能够推动中国网络游戏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不至于倒退,也不至于自己什么时候被超越都不知道,才能够保持自己行业老大的地位。况且盛大现在有做这种研发的资金或者实力,如果不作,早晚会被中国的游戏骂为“罪人”。 当然从盛大进行自主研发的努力可以看到,他们也算尽过力,尽管从实际上看来他们似乎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目前研发的大部分产品还是“打打杀杀”的游戏,而唯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学雷锋》还既不中看又不中用。希望盛大能够尽早反省或者领悟中国网络游戏的趋势和需求,或者发现并投资于有能力进行这种项目研发的公司,将中国网络游戏带上到一个正常的轨道上来。 故此,陈国华先生要我指明“韩国最游戏的网络游戏”是哪款,我当然无法回答。而陈先生说盛大的游戏是韩国人自己“送上门来的”而不是引进的,也没有争辩的意义。陈先生所说的这个情况我自然是知道的。 有了以上的解释,也就不难回答陈国华先生对B的疑问了。 在这里还要解释的是,在没有这些“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之前,中国玩家所玩的单机游戏也大部分是国外的,只不过种类要丰富多了,并且大部分都是健康的、娱乐性很强的、感官享受极丰富的、有助于放松休闲的、有益于智力发展的。当然那个时候玩盗版,“投资少收益明显”,而现在不仅付费高还只有那么几种玩法。象我们现在还多半玩单机游戏,因为那些所谓的网络游戏实在太小儿科。 现在大部分的网络游戏除了动漫效果非常的好看外,那些打打杀杀的场面跟色情暴力的游戏有什么区别,你认为该不该禁呢? “考验国人或者是青少年的意志”,不需要把他们放在一个不适宜的环境里考验吧。不如我们也允许色情和暴力的影视游戏,“考验考验”国人或者是青少年的意志? 同时,本人认为,烟有害健康,确实该禁,但是作为中国的一种经济来源和烟草文化根源,想要禁掉也不容易。而少量饮酒对人体有益,值得宣传,当然,我是说宣传饮酒文化,鼓励大家少量饮酒并严令酗酒。笔者也可以告诉你们,笔者初中以后从不抽烟,只适量喝酒,也是啤酒。之所以说初中以后,是因为小的时候觉得大人抽烟好玩,并且很酷,学着抽的。你如果家里有孩子,你也不希望他小时候这样学习吧。当然,话又说回来,我也没有必要反对每一人抽烟,因为有的人已经依赖上烟了。 关于C:“游戏引擎” 对于这么有前景有意义的领域,国家如果不给予支持实在是说不过去,并且在国外游戏大举入侵中国的时候,不仅要加大力度,还要加快步伐。对于通用引擎等技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是应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向中小企业“资源共享”,还可以适当收费。 对于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对游戏进口的宏观审查,我们也不用计较过多,毕竟市场经济下,应该允许自由竞争,只要是健康的游戏或者对中国游戏市场有价值的游戏,都可以正常引进,只不过我们自己要加强自主研发,不要让政府部门“不好做哦”。在这个过程中,盛大实在是应该做出表率来。 关于E: 我不知道盛大能否像微软一样雄霸世界,但我相信未来的10-20年中国应该有企业超越微软屹立于世界东方,当然前提是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比较稳定。 关于F: 风险投资在资金方面的风险当然是投资人承担,但实际上创业者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因为大凡有魄力有基础进行创业的人员,往往要在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经验的时候放弃一切,从零开始,这个时候他往往已经有些资历或者地位,而当他放弃这一切的时候,他所要面临的是自己的所有努力随时都可能归零的风险,甚至负债累累。而掌握着风险资金的人,往往都衣食无忧了,他们无非是需要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他们有的人非常努力,争取对自己所要投资或者有兴趣的领域深入了解,并且不管最终是否投资,他们会对创业者非常友善,甚至伏下身子给他们指导,但有的投资人不愿意去理解融资项目的好坏,甚至不会耐心的听创业者讲完话,他们很忙,可能确实很忙,没有时间理会创业者的苦心,但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呢,他们的艰辛和付出可能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能得到。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投资人,他们都会随时监管着自己的资金,特别是在中国,还有一个信任危机,风险投资人有的时候还会把自己跟创业者绑在一起,或者幕后指挥公司的决策,以保持公司向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象软银亚洲与盛大的关系应该如此。软银亚洲在上市套现之前,随时掌握着盛大的决策动向,以保证没有偏离自己的风险控制,并且只有获利套现的时候,他们的心才放得下来,而盛大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也是很苦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够得到投资人的认可,盛大已经很幸运了。 盛大这种模式也只有3-4家企业可以模仿。对于目前的网络游戏市场来说,由于大部分企业是代理运营韩国的游戏,同质化非常严重,而这样的市场最多能容纳十款左右的产品,要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和认可,也只有前4-5家企业,所以,盛大模式并不是网络游戏风险投融资的长期模式,而那些能够丰富网络游戏产品种类的企业,将更可能也更应该融到资金。只不过如果是对网络游戏不甚精通的投资人,他们无法明确判断这一产品的前景,他们就可能只根据创业者的创业团队或者财务预测决定资金的是否投入。遗憾的是,风险投资家精通行业的却是少数,所以就有“盛大模式误导风险投资” 的势头。在这里,我个人希望风险投资家能够多一些对行业的了解,多一些专家,中国的风险投资将更活跃,也更容易成功,并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有人说游戏市场是不规则的,其实,每一个还不成熟的市场,或者新兴的领域,对于其中的每一个企业来说,他自己的市场都是不规则的。他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直觉进行判断,究竟是做还是不做,究竟是这样做还是那样做,并且这些问题的选择往往都是要靠时间去检验的,当然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所以,陈天桥刚开始决定做韩国游戏的代理既是有风险的,也是有几分胜算的,而这些应该与他在动漫社区摸爬滚打了几年有关的,第一,他觉察到了中国用户特别是青少年对动漫的喜爱和需求,第二,他亲眼看到了韩国游戏在这一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这两个因素足以让一个敏锐的商人下定决心拼搏一把。我相信,陈天桥当时的心境是,如果我没有成功,那只能说明我的销售能力或者推广能力不足,我必须要寻找新的营销手段或者推广方式,而他的最大风险就在于,他是不是能够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自己的试验,陈天桥成功了。 软银亚洲投资盛大所作的审慎性调查应该也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是盛大能否渡过版权之争的灭顶之灾,二是纳斯达克能否坚挺到盛大的故事被美国人相信那一天,第一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容易解决,我相信,资本的力量在这个时候能够发挥到极至,如果他们对盛大进行投资,不仅仅是游戏用户,全国人民将更加坚挺盛大,毕竟一笔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既能够在中国砸出来一个网络游戏的第一,也能够极大的刺激中国人民甚至政府的神经,为盛大做一次价值上千万元人民币的免费广告。而对于韩国公司,软银亚洲只需要坚定的站到盛大这边来,并且许诺日后(盛大在纳斯达克上市)给予丰厚的回报(事实已经证明)即可。软银亚洲的盘算可谓深远,并且根据陈的个性,他们在股票锁定协议解除之日迅速跳离,获利套现,不可谓不明智。软银亚洲对外公开说,他们考察一个项目,首先考察的是团队,其次考察的是团队,最后考察的还是团队,那是因为他们确信这个项目的前景。 我讲这些的目的也是鼓励大家个人创业。我希望大家从我的文章里能够发现自己的机会或者启发自己在熟知的领域里寻找机会,然后创业。 当然,另外要提醒的一点是,不是李天桥、王天桥有机会接触了这个项目就能够成为陈天桥的,他们或许没有理解这个项目的背景或者经验,或者没有30万美元的资金基础,或者没有这个魄力,他们都不可能成为陈天桥。 教育方面,中国目前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孰优孰劣不是那么简单的切分的,其实中国的孩子受教育体制和教学资源的影响确实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但改革需要适度,如果也象美国那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我倒一直觉得,中国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学到很多东西,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网上生存环境或者网络游戏环境,对他们在这一方面能力的塑造和补充以及健康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 其他如语句顺序的问题恕不一一回答。而对网游和盛大的“补钙”也暂告一段落。 相关文章: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