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综述:经理人周鸿祎的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 18:15 第一财经日报

  许金晶

  1月30日,为期四天的雅虎中国公司年会在韩国汉城落幕。年会确定门户战略为2005年雅虎中国最重要的目标,而众人所感兴趣的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离职的传言并没有在这次年会上得到体现。

  雅虎中国副总裁齐向东对本报记者称,目前为止,周鸿祎率领的管理层是中国唯一适合领导雅虎中国的团队。

  雅虎中国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确实也可以用“成绩斐然”来形容。根据雅虎中国提供的资料,雅虎系的流量已经全面超越Google,保持了国内付费搜索市场40%的市场份额,电邮业务领域也跻身国内前三甲。

  然而业界的猜测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一位互联网业界的资深人士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说,周鸿祎提出辞职,很可能是以退为进,试探雅虎总部的态度。

  随着中国内地下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雅虎也计划进一步在中国扩展网络搜索、通信和网络拍卖等业务。雅虎对中国市场的要求并不只在营收上,而直接体现在更多的盈利途径和其门户战略上。

  雅虎是全球第一门户品牌,然而在中国,雅虎的地位仍然与此无法相称。尽管周鸿祎再三强调,不把雅虎中国当跨国公司经营,仍然作为创业型公司运作,然而雅虎总部的等待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正是雅虎在门户方面的起色。进入2005年,距离互联网内容提供牌照对外资放开只有一年时间了。留给雅虎“抢滩”的时间并不多。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雅虎收购新浪”的传言才一直不绝于耳。直到2004年年底,《华尔街日报》仍出现一篇题为《雅虎收购新浪是最好的选择》的文章。显然,与等待周鸿祎做完SP以后再来进行不确定性很高的门户内容战略相比,“收购新浪”在2006年政策放开之时,更加符合雅虎总部的口味。

  周鸿祎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但他本人并不愿意看到雅虎收购新浪成为现实。在问及雅虎与新浪的进一步合作时,周鸿祎和齐向东都再三表示双方目前合作的平台一拍网的发展还在创业阶段,进一步合作的时机还不成熟。

  而在1月20日雅虎中国发布的新闻稿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字样:“雅虎中国要真刀真枪地做内容了。如果杨致远决定要收编新浪,相信他不会让周鸿祎在2005年花费大力气去做内容。”

  然而,这一声音只代表周鸿祎的管理团队,并不能代表雅虎总部。

  周鸿祎最大的困境在于,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把3721一手做起来的创业者,而是雅虎这样一个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虽然他基本把3721的团队带到了雅虎中国,但他们现在的身份都是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公司所有者。非但如此,收购3721时雅虎付出的1.2亿美元的现金也是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周鸿祎们能否完全拿到这笔钱还要看雅虎中国的业绩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难怪以随意闻名的周鸿祎会产生离开雅虎、再去创业的想法,因为面对强大“势利”的资本,他的努力显得苍白无力。今天因为业绩不错,他仍然会是雅虎中国的总裁,而明天一旦业绩不被总部认可,或者总部实施收购战略,那雅虎中国区总裁的位子很可能就要易主。这是周鸿祎的悲哀,也是中国众多互联网创业者的悲哀。邵亦波已经退居二线,而被亚马逊收购后,雷军也明确表示不再担任卓越董事长一职,而一手打造新浪的王志东则已经与整个互联网说了再见。这是一个悲哀的怪圈:创业,公司壮大,再度扩大规模便引入投资、或者谋求被收购,然后成为职业经理人、成为公司的雇员而非所有者,最后离开自己一手打造的公司。

  现在,周鸿祎很可能逃不出这种宿命,虽然这一幕早在3721在香港被雅虎收购时他就应该预见得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