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政府网站新发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 14:15 计世网 | ||||||||
![]() 计算机世界 2004年11月1日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本报记者 大海- 计世资讯分析师 申发振 11月中旬,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将发布《2004年中国政府公众网站评估研究报告》,这是继2002年和2003年之后的第三份年度调查报告。与前两次相比,这次评估的规模显著扩大,评估的结果也有明显进步。同时,在普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新发现,这些发现有益而有趣,相信会对我们未来的进步有更多裨益。
“十二金”牵头网站:差强人意 在这次评估的综合得分排名中,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十二金”工程的牵头部门中,仅有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农业部、审计署等政府部门进入了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综合得分的前10名,其他“十二金”工程牵头部门的政府网站水平均差强人意。 从评估结果来看,这些部门网站的主要不足有两个方面:第一,政务公开服务不够深入,例如,政务新闻的时效性较差、数量较少,办事规程缺失或不够清晰全面等;第二,网站功能的服务水平不高,例如,未能提供网上咨询或实际上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无法在网上查询政务公开内容和办事状态,未能设置明确的政府信箱或政府信箱形同虚设,未能通过信箱、留言板、政务论坛等形式实现与公众的沟通,在体现执政为民的公众反馈和网上监督功能等方面做得很不够。 从评估结果看,目前各中央部委的政府网站的各项指标发展很不均衡,重内容服务、轻功能服务的现象依然是普遍问题,网站内容服务和网站建设质量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2分和6.8分,成绩均远高于网站功能服务,后者的平均得分仅为4.0,仅有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学技术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5家政府网站达到及格水平。可见,功能缺失和交互性较差是中央部委网站目前的主要问题。 政府网站作为一个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的功能服务非常重要,也是各级政府正在逐步加强的方面。国信办把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作为2004年政府信息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着重强调网站要体现为民服务的功能。虽然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还不能过分强调功能服务,但从长远来看,政府网站要体现电子政务门户的作用,改善功能服务是必由之路,不容回避。 政府网站域名:亟待规范 政府公众网站是面向人民群众的窗口,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界面,既要体现其官方背景,又要有一定的严肃性,因此,其域名应该有统一的命名原则。但是,目前仍有一些政府公众网站的域名命名很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有的使用全拼作为域名关键词,有的则使用拼音首字母缩写。如福建省政府网站的域名为全拼的fujian.gov.cn,吉林省政府网站的域名则为首字母缩写的jl.gov.cn,采用首字母缩写的还有广东、广西、云南、重庆、黑龙江、内蒙古等政府网站,几乎占了省级政府网站的一半。由于汉语拼音中普遍存在的多音字现象,采用首字母缩写的命名方法很容易产生歧义,也不利于政府网站的宣传和推广。 第二, 依然存在使用“非 .gov.cn”域名的政府网站,有些政府部门使用“.cn”、“.org”甚至“.com”来作为政府公众网站的域名。例如,山西省政府采用的域名为“shanxigov.cn”,而“http://www.shanxi.gov.cn”实际上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山西之窗”频道的“中国山西网”。青海省人民政府采用了“qhinfo.com”的域名,并且在主页的显著位置显示“qhinfo.com”(青海省公共信息网),同时,青海省政府也采用了“qinghai.gov.cn”这个域名,但使用该域名登录的网站依然是“青海省公共信息网”,而且在该网站的显著位置上宣传的域名依然是“qhinfo.com”。 在缺乏普遍信用的互联网世界中,使用不规范的域名无疑会降低网站的信用度,即使政府网站也不例外。这些不规范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几个:第一,人们并不把政府网站作为获得公众信息的主要渠道;第二,政府网站的建设者对规范性的注意力不够,对通过政府网站为人民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 不过,与这个现象伴生的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政府网站域名的规范性在趋向统一,至少,其标准在逐渐向为数不多的几个规范集中。与前两次的调查结果相比,这次有了明显好转,这可以通过普遍规范的地级和县级政府网站域名看得出来,这两个行政级别的政府网站的不规范域名的比例明显低于省级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与经济水平相关 从各级地方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看,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着明显的正向相关性。对比2002年至今的3次调查结果,这种正向相关性在逐年加强,各级政府公众网站都基本上遵循了这个规律。 省级政府网站综合得分排名中,北京、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分列前5位,宁夏、山西、河南、云南、黑龙江则列在后5位。 省会和计划单列市政府网站综合得分排名中,广州、杭州、成都、大连和南京分列前5位,而兰州、贵阳、拉萨、长沙和银川则列在后5位。从2002年到2004连续3年的网站评估结果看,前10位的省会及计划单列市基本上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开发性逐步提升的中西部重点城市。 地级市和县级市政府网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相关性最为明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苏州、江门、珠海、东莞、佛山的政府网站是地级市政府网站的前5位,义乌、余姚、吴江、巩义和昆山分列县级政府网站的前5位。从区域分布上看,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政府网站水平也领先于其他地区。 本次调查还发现,多数地级以上的政府都设立了自己的公众网站,相当多的县级政府的公众网站得分也不低,说明政府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我国的广大基层地区。 但也有特例,有两个省级政府没有设立公众网站,西藏是其中一个。 另一个没有设立政府公众网站的是山东省,这是个有趣的事情。作为我国经济大省,这无疑是不符合当地信息化水平的,至少,在省会和计划单列市政府网站排名中,山东省的青岛市连续三年进入“十强”,济南市政府公众网站的综合得分也比较靠前。 优秀网站: 政务公开,交互性强 这次调查中还发现,一些优秀网站的服务特点值得其他网站学习和推广。 本次评估中,部分优秀网站的服务不乏亮点。例如,商务部的政府网站的互动频道功能强大,提供公众留言板、政府信箱、商务论坛、网上调查等多种功能,并且根据自身机构和业务种类对留言、论坛等进行细分,与公众的交互性较强,解决问题及时,很多公众在留言中直接对商务部的网站给予了称赞和鼓励。 北京市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内容丰富,时效性很强,其政府公报一项评估指标得到了9.3的高分。上海市政府网站提供的网上查询不仅是政务公开信息查询,还可以实现对多类办事状态的查询,在目前还无法完全实现在线办理的情况下,办事状态查询这一功能无疑对公众非常有用。 政府信箱是政府网站与公众交互的最为普遍的功能,杭州、南京等优秀网站的政府信箱不仅可用性非常高,而且还很透明,公众不仅可以实现与政府一对一的交互,还可以及时在网上看到信件的处理状态,浏览其他人反映的典型问题。 本次调查样本中的32个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的政府网站的总体服务水平从2002年的4.8分逐步上升为今年的6.3分,首次达到了及格水平。网站功能服务和网站内容服务水平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不同的是,网站功能服务仍未能达到及格水平,而网站内容服务水平已达到7分以上。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随着我国行政许可法的普遍实施,政务公开已经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门必修课,而且,由于其技术壁垒和政策壁垒都相对较低,相对而言更容易实现。而对于那些直接与公众互动的服务,由于可能会对现实办公流程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完全改变,则在网站上体现得并不积极。这是一个系统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背景:能上榜就是一种进步 2002年,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第一次在国内推出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2002年和2003年,计世资讯连续两年对中国36个城市政府网站进行评估,这两期评估报告均在业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从第三方的角度进一步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计世资讯又在2004年组织了第三期政府网站的评估工作。为了更全面地反映目前政府网站的建设现状,我们的评估范围覆盖了各级政府部门,评估对象包括6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31个省级政府、32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政府、201个地级市和129个县级政府的网站。 根据各级政府网站的综合得分,本次评估小组做了一组排名。尽管得分有高有低、排名有先有后,但能够成为这次评估的对象,就已经是一种进步。至少,在全国2000多个县级政府中,能被列为本次评估对象的129个县级政府,就已经走在了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前列。 本次评估研究的目的不是要简单地给政府网站排名或比较优劣,更不是要促使政府部门在政府网站建设上互相攀比,盲目投资;而是要通过科学的评测手段,引导并指导政府部门的政府网站建设,推进其改进公共服务内容和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事实上,我们前两次发布的评估结果已经对一些政府网站的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成都市政府网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2年的评估结果中,成都市政府网站综合得分还未进入前10名,2003年就已经名列第九名,这次更是进入三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信息化亮点。成都市政府网站负责人坦言,他们之所以进步如此迅速,正是向广州、杭州等地学习的结果。广州、杭州等地的政府网站在三次调查中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当然,榜样也有自己的榜样,杭州政府网站在很多地方也在向上海学习,有些地方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基于上述目标,计世资讯认为,要加强政府网站的应用水平,不仅应在网站基本建设上加强规范,更要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方面加大力度,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只有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政府和个人及企业之间才能实现网上的交流和互动,才能推进政府网站应用的良性发展。(计世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