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到站里,站长就吩咐我早点儿把邮件做完,好去参加在海龙大厦14层召开的“中国电子市场的作用及未来发展”研讨会。
处理完邮件,我匆忙赶到会场,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人。正在演讲的是现任国家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李志明先生。我一边听着,一边浏览着会刊,好嘛,今天演讲的阵容还是蛮强大的,政府官员除了李司长外,还有国家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 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处长黄建忠先生,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发展处副处长徐敏博士;海龙高科董事长鲁瑞清先生,台湾《电子时报》社长黄钦勇先生,台湾联强国际总经理杜书伍先生等共十人。
由于闻子只参加了上午的会,所以我把几个大腕的观点给大家作简要汇报,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战略性的启迪。
李司长:从大的市场看,目前美国的IT业投入产出比为1:14,而我国仅为1:4,作为高附加值的IT产业,党中央非常重视,要大力发展开发集成电路、品牌机、超大屏幕等产业。
徐敏博士:他着重就中国的电子市场现状与发展做了十分清晰的分析。他讲到,中国的批发市场尽管不是国际标准的批发市场,但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从传统的农村赶集、城市的马路市场,再到大棚,再到现在的带写字楼的市场这样发展演变而来的。在中国有其合理性。
在谈到电子市场时,他指出目前的电子市场具有过渡性和不可替代性,整个IT行业处在春秋战国的时代,生产不集中,销售网络不健全,确切地说,它是个体经营的公共交易平台。
在谈到中关村时,他认为电子产品仍然是消费品,中关村本身仍然是集贸市场,它和美国的硅谷是不同的。在此他曾对参会的各商户强调,批发市场所真正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商品。
最后在谈到电子市场的发展时,他认为电子市场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电子产品是标准化较高的产品,一旦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电子市场会逐步消失的。这一点也得到了海龙高科董事长鲁瑞清先生的认同。
鲁瑞清:在欧美等国家不存在这种业态(行业状态),他认为“在未来几年,对电子市场经营业态和经营方式出现致命性冲击的很可能是电子商务”。另外鲁先生还预言,“如果有一天,PC真的变成了显示器和一块键盘(甚至用鼠标取代),其它功能全部由社区服务器和网络提供的服务取代,所谓后PC时代则真的到来了。这是IT产业的一场革命。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市场的业态很可能不复存在。”
徐敏博士:谈到目前的电子市场,认为应该强化管理,可以向其他市场学习,例如建材市场搞的不错,什么先行赔付等等,还有完善服务,培育和留住大的批发商。最后徐敏博士坦言这是他个人的观点,愿与大家探讨。
有商户问电子市场会逐步消失的确切时间,徐敏博士称他不是算命的,具体时间无法预测,但这是一个方向。
我想,这次专题论坛是相当有深远意义的,不仅电子市场的主办者有必要思考发展方向,而且在市场中经营的商户更有必要思考如何作好应付变革的准备。这同样包括我们。毕竟电子市场是我们大家共同发展的基础。好好琢磨琢磨吧!
同时我们也非常欣赏海龙组织的这次活动,尽管海龙是目前村里人气最旺的市场,但其领导者能够居安思危,眼光不光盯在眼前的利益上,而是仍在进行战略发展的考虑,令人深思。
会议结束时,台湾《电子时报》社长黄钦勇先生的话还久久在我的耳边回响:“技术的创新可以创造绵绵不断的商机,应用资讯科技创造和发展你的生产力!”(走进中关村 闻子)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