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硬件 > 正文
评论:恒升案件没有赢家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17日 15:18 天极网

  恒升的案子已经基本结束了,法院的判决如同板上钉钉已经无可辩驳。现在提起恒升笔记本电脑,网上的网友们会有很多人咬牙切齿,恨不能一棒子把恒升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

  人们本能地来自同情弱者的思维方式,痛恨那些依靠坑、蒙、拐、骗牟取非法暴利的商家的心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也完全可以体谅。今天,我在一片喊打声中,谈谈我从另
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说老实话,也许是因为我曾经跟随恒升度过了艰苦创业的三年,所以心里尚存留恋情结的原因,我看这个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可能未必为大多数人所赞同。可是,既然我们的社会正在向着民主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迈进,那么,来自不同的声音或许也值得我们很多人听一听。

  随着我国市场建设的不断规范,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环境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尤其是电子产品市场也逐步规范,基本上我们可以说,已经摆脱了80年代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很多肮脏的幕后交易,也逐步从90年代很多人利用我们市场环境中,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因素,大发不义之财的各种环节中摆脱出来,市场环境已经逐步纯洁,再依靠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个基本环境因素下,消费者对于正确使用舆论和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的意识也越来越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消费市场的建设也起着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而恒升案件,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环境下产生的。

  我们抛开法律辩论这一环节来看,在这场艰苦的、双方均耗费了大量精力的消耗战中,到底谁赢了?到底谁又是真正的输家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源又在哪里呢?

  一,凭良心讲,在计算机产品市场上,我们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之激烈,鏖战之艰苦,其实远未被我们很多局外人所知。一方面,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厂家尽量想尽各种办法来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大小、知名与否的厂家,均有可能造成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发生,这些情况只要我们适当回顾一下就可以举出很多例子,甚至包括国际著名厂家,比如东芝,也发生过类似的例子;另外一方面,在保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为了保持品牌的知名度和享誉度,在广告的宣传方面也及尽各种鼓吹之能事,你保修一年,我就提出保修三年。你提出三年保修,我就提出五年质保。产品的寿命姑且可能还到不了厂家所承诺的年限呢,这种宣传之虚假程度可想而知了,当然,我们从这些实例也可看出,我们的广告发布监督机制急需完善。

  从恒升一案产生的背景情况来看,消费者的利益所受到的损害的根源概在于此。

  1,为了增强市场的竞争性,恒升一向采取的策略就是在其高端产品方面,采用迅速吸纳国外先进技术、立即在国内宣传推广,以树立率先在国内推行最先进产品形象的策略,当然,新技术产品也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在这方面的宣传上,恒升可谓不惜血本,而且也为事实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例如真彩色屏幕、可拆卸模块方式以及多媒体等都是恒升率先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引进国内的。

  恒升从一开始诞生就确立的OEM生产方式以及国际笔记本电脑市场环境,保证了这一战略在一定时期内的顺利进行。我们知道,随着台湾电子工业的崛起,生产笔记本电脑的重心早在93、94年就逐步开始向台湾逐步倾斜,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优秀技术一旦推向市场,台湾厂家跟进的速度之快到了令人异常惊讶的地步。同时,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采取的相对保守的态度,他们先进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总是具有相当长时间的延迟。甚至由于很多知名国际厂商对于中国市场认识的不足,在业内也流传着许多很多他们向国内市场倾倒垃圾产品以及质量检验不过关、或者滞销产品的故事。

  迅速把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带进国内,从市场战略来说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弊端。先进产品和技术由于通常要有一个成熟的时间,那么,在成熟期到来之前引进这类产品,必然要在产品质量方面冒很大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象IBM、HP之类著名品牌推行新产品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原因。对于恒升这个年轻和弱小的品牌来说,当年采用的策略我们认为无可厚非,但今后产品相对成熟以后,如何正确进行善后处理将是个市场战略的转移问题,这里不多谈了。

  2,在低端市场方面,恒升采取的是尽量降低成本,利用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恒升确实在一定时期内,迅速占领了国内很大的市场份额,当然,也有其它的有效手段用以占领市场,本文不做具体阐述。

  同样的,这种策略的隐患就在于低成本你要低到那里呢?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步规模化,随着台湾在笔记本电脑的OEM方式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的凸现,很多国际知名厂家也把生产笔记本电脑的首选地放在了台湾。很多笔记本电脑厂家的元气件都出自相同的品牌、甚至相同的厂家,笔记本电脑的成本越来越接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恒升尽量采取向台湾中小型笔记本电脑厂商订购的办法,因为作为大陆一个中小企业的销量没有办法与欧洲以及美国、日本的大单抗衡,而台湾的中小型笔记本电脑厂商因为生产的规模问题,尽管生产成本并不比大厂商低,但为了得到定单,于是,台湾的厂商在某种程度上就采取了欺骗手段,采用一些质量检验未过关的、过期的元气件,或者是一些性能上达不到指标的替代品用以充斥笔记本电脑的装配中。

  某些台湾厂商的行为固然恶劣,但也与恒升的强行压价也有很大关系。另外,值得怀疑的是,恒升的谈判、订购人员未必不知道此种情况,但为了保证公司的整体策略,挣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也可以想象得到。

  3,广告策略给消费者的误导

  前面这个问题已经提及。就是公司的产品宣传广告言过其实、夸大其辞,甚至带有一些欺骗成份在内。举个例子,恒升比较早地在笔记本电脑的维护政策上,提出了三年质量保证的宣传。从我们作为用户看起来,通常会理解为是三年免费质保。但您且慢,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您真的在一年以后机器遇到问题,当您找到恒升维修部的时候,您一定会收到一张您要付的维修发票,而且解释起来极其自然:“我们说的是三年质量保证,第一年免费,后两年收费,但我们没说三年都是免费质保。”呜呼,收害的当然还是消费者。

  其实这个问题决不是恒升一家所独有的现象,而且从良心上来说,恒升的产品宣传与其它国内公司比较起来,也并不算过分,只不过在这样一个大家都在拼命造声势、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情况下,恒升的问题通过王洪一案显现出来而已。

  以上方面足已说明恒升从一开始的整个市场策略上,已经为侵害消费者权益埋下了隐患。公司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利润、追求市场占有率,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经销商利益的做法,即使没有王洪案件,也将会有李洪、陈洪案件出现。

  二,从感情上说,恒升笔记本电脑这个品牌92年从60万人民币在中关村起家,在一没有任何政府和行业背景、二没有强大的资金保证的艰苦条件下,一度成为国内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曾高居前四名,公司资金积累上亿的企业,应该说,与创业者敏锐的市场眼光、创业伊始团结务实、精明强干的团队是分不开的。恒升目前的处境不应否定他们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案件,我们恐怕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恒升,而不知道檀劲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传统IT行业的一些优秀素质。

  这场漫长的官司是结束了,法院判决的结果令很多人失望,判决结果宣布的当天,有网友在恒升的网站主页上打出了“赢了官司,输了世界”的横幅。我本人也看到了这个报道,内心深深感到了这个横幅带来的震撼。

  但问题果真如此吗?

  1,如果王洪面临的是联想

  首先声明,我没有丝毫贬低联想的意思,而且我期望并且相信联想不会出现王洪这样的案子,我这里仅仅是假设。我不愿做这样的假设,我也相信很多人也会相信,以王洪的勇敢和坚毅,即使面对微软,也会采取同样的态度。但我从理智上告诉我,如果面对联想,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放弃,可能会寻求另外的解决渠道和方法。我们自古有言:“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这话放在这里未必正确和恰当,但如果我们真的面对已经走向国际舞台的联想电脑机器的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会采取与王洪一样的激烈做法呢?

  我也宁愿否认这点,我也宁愿相信我们的消费者对于所有商家是同等看待的。但同样我知道,我自己做不到这点。就如同我们到电脑城买东西和到联想集团公司买东西,心理上必然出现微妙的变化,我在电脑城的商家买东西,我所担心的是它是否跑掉,是否在我买完东西没过几个月就消失了,从而我的问题无从解决。但我绝不会担心联想有这个问题。如果我面临一定要与这两者之一打官司的时候,我也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会选择与电脑城的小商家打官司。也许不为什么,就为“客大欺店”。

  这么看来,王洪是否把恒升当作了电脑城的商家,而忽略了恒升维护自己的权益(尽管这个权益可能我为我们大多数人所不认可)的决心以及檀老板性格异常固执的一面呢?

  2,我不愿看到很多人所说的“恒升就此完蛋”的说法,因为我知道,就我们可怜的IT产业来说,我们能够拿得出手的知名的品牌还太少,我们能够与国际厂家真正竞争的产品远远不能使我们安枕无忧。虽然也许恒升离此重任还差得太远,虽然它存在的问题也许使它永远也不能再进一步。

  但为什么我们非要因为一个产品质量问题就此把一个品牌埋葬在地狱里而后快呢?我们是为了呈一时之快,还是为了真正要解决售后服务问题呢?这场官司的发展又有多少是我们最初的原意呢?我们到底有多少是出于一时义愤而背离了我们的温厚、与人为善的准则,但恒升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如此鞭鞑呢?

  在王洪坚强的声音掩饰不住背后的筋疲力竭,在恒升提心吊胆等待法官判决的沉重表情面前,谁赢了?

  也许当事情都已成为历史尘封的遗迹,当人们的记忆早已消除了旧怨的隔阂,我们能否这样回答我们的晚辈:

  这场官司,哎,没有赢家(天恩)


发表评论】【硬件论坛】【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评论:恒升与王洪何必两败俱伤?(2001/03/20 10:30)
评论:恒升案--没有赢家的审判(2000/12/27 11:32)
三说恒升案:网上言论有待规范(2000/07/26 13:24)
评论:对恒升告倒“上帝”的困惑(2000/06/25 14:28)
恒升与王洪的法律诉讼风波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都市生活全新改版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同学们在等你呢! 快来新浪同学会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独家连载中国第一部足球小说《假球》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第一届新浪全国妈妈宝宝五一大聚会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