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素君)6月28日,IT业界权威分析公司Gartner 宣布:全球第10亿台个人电脑已经完整下线,第二个10亿电脑将在2008年到达。在PC萧条的季节,这个本该让人欢呼的消息,却如落叶般的寂寥。惟一喝彩的声音来自英特尔公司。也许,只有他们才有资本叫好:在个人电脑发展历史的25年中,高高地占据全球电脑芯片金字塔顶,久久不败的便是这5个普通字母的组合:INTEL。
笑看芯片前景
当记者坐在英特尔(中国)公司总经理杨旭面前时,他内心的喜悦和欢畅仍然荡漾在圆圆的脸上。微微倾斜着不算魁梧的身躯,稍显松弛地操作着IBM笔记本,敲打着键盘,讲述着PC产业25年的历史风云。
“与业界日渐低靡的士气相映衬,这条消息无疑最能让人兴奋。”笑眯眯的杨旭扬着浓眉说。在他的导引下,一张张幻灯片从墙上的白幕间滑过,他随时指点着不断变换的图表和文字。
“在全世界经济低靡,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遭遇忧虑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电脑以如此大的规模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杨旭厚重的嘴唇没有阻碍他流利的表达,兴奋和激动是他满脸的符号。
“去年年底,全球大约有5亿人从家中接入互联网,2001年,全球的电子商务交易收入超过6150亿美元。”杨旭的手掌重重地摁在报告上,看得出,他很看重这组数字背后隐藏的底层意义。
虽然,全球经济2001年进入徘徊时期,PC销售量出现下滑,个人电脑销量出现自1985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虽然,PC市场的饱和导致CPU的销售趋于平稳,而此业务是英特尔销售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然而,杨旭依旧认为:“10亿台个人电脑的前景,使整个行业有理由继续看好计算机行业的未来。”据Gartner Dataquest估计,第二个10亿台个人电脑需要的发运时间将远比第一个10亿台要短,约在2007年或2008年初,整个行业的个人电脑总发货量将有望达到20亿台。
至于过去的10亿电脑当中选用英特尔处理器的数量是多少,杨旭摆摆手,狡猾地说:“这需要去问咨询调查公司。”“不过,第一款个人电脑选用的就是我们英特尔的芯片。”杨旭挺了挺胸脯,端起一杯水饮下多半。 看中中国市场
杨旭的顶头上司英特尔总裁贝瑞特曾经说过,未来5年内个人电脑销售量增加额中50%来自新兴市场,这其中首先包括中国。
“中国的发展非常激动人心,充满了诱惑力,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我对个人电脑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充满信心。”杨旭用了一连串的排比,辞藻虽略显华丽,但挺受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中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杨旭谈起英特尔在中国发展时比较喜欢用“非常”来形容。由于他急于表达而显得有些话语不甚连贯。“未来3到5年全球最多的增长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市场,这非常、非常的吸引人。”
“虽然中国市场多少受到了全球经济低落的影响,但中国仍是PC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他表示,中国的无线用户数量已超过美国和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一,并且到2003年至2004年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个人电脑市场,预计调制解调器、DSL和有线/无线宽带等产品需求将以逐年200%的速度增长。“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市场。”他睁大眼睛说。
在“世界500强CEO与中国顶级企业首脑论坛”上,杨旭发表演讲时说,将来的中国一定是个数字化的中国,数字化的中国一定会更加强大。他认为,中国内地不仅将成为全球的生产基地,而且将成为研发基地。
所以,“英特尔在中国的使命是做中国信息技术的基石。”他一字一顿,似乎向人宣誓。 教百姓认识电脑
杨旭认为,要做中国信息技术的基石,首要工作是教会老百姓认识电脑。
“中国90%的用户是第一次购买计算机,所以对他们而言,认识计算机的功能特别重要。”杨旭摊开双手比划着说。
他说,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的电脑渗透程度已经很高,但是许多中小城市的居民,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和应用程度很不够。所以现在的工作重点扩展到更遥远的城市,甚至西部地区,去引导消费者。
“电脑的应用非常关键。如果在应用模式上没有更大的突破,人们对电脑技术的追求也会削弱。”他反复强调说:“中国的PC产业发展很快,但中国老百姓对电脑的作用认识却非常滞后。”
英特尔研发电脑芯片与百姓使用电脑有何关联?“如果老百姓不了解电脑的作用,是不会购买的。”杨旭一语道破天机。“从英特尔的角度来看,作为技术公司我们不断推出最新的产品,以保证站在技术的前沿,但必须使得中国老百姓了解到这些技术的应用,否则,人们只会谈论芯片的速度和硬盘的大小,却不知道电脑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我们不能把砖瓦卖给了用户,以后的一切都不负责了,其实这里面有多层的服务,这里最关键的一环是不能脱离用户。”杨旭慢慢地解释。“企业应该看到整个产业的环节链条,推动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部分。” 与AMD竞争
对于英特尔来说,最大的威胁可能是来自与AMD的竞争。但杨旭似乎无惧无畏,也很坦荡。“没有竞争的市场是不可能的。我们本身是欢迎竞争的,而且是不怕竞争的。”他笑着用手指敲击着桌面。
据悉,英特尔和AMD两家过去一直在打销售战,英特尔的市场份额由1997年的88.5%减少为去年的76%,今年又反弹回80%。据悉,英特尔即将在下月推出新型处理器安腾2,AMD随后宣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64位“大锤”。据说,“大锤”会威胁到英特尔。
“竞争是来自于方方面面,不只来自于一家公司”,他说。随后谈到微软给中国民众的印象似乎很负面时,杨旭却机灵地躲开话题巧妙地答道:“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策略,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文化,我很难谈其他公司的管理。”
“英特尔公司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杨旭没有忘记推销英特尔品牌。“英特尔目前的定位做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公司,不同的是,以前仅仅面对计算机公司,今天还要面对通讯公司。”
杨旭认为,现在是计算机和通讯融合的时代。所以英特尔面对的是两个产业,一个是计算机产业,一个是通讯产业。他解释说,以后笔记本不仅是便携移动工具,而且还会变成同手机类似的移动通讯工具。计算与通信业的融合也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所有计算设备都能通信,所有通信设备都能计算。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世界: 数十亿人可以随时随地零距离连接互联网,进行交流。”杨旭望着雪白的墙面,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
个人资料 从实习生到总经理
英特尔(中国)公司总经理杨旭,5年前还只是负责中国OEM业务的普通经理。
1986年,杨旭在美国GMI (通用汽车学院)的工程和管理学院学习时,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英特尔公司。自1986年到1990年四年间,杨旭历任英特尔公司技术营销工程师、客户营销工程师和业务开发经理。
1990年6月,获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1990年7月,在俄勒冈州加盟英特尔原始设备制造商产品和服务部(OPSD),担任业务开发经理,负责美国西部和亚太区OPSD的主板业务开发工作。
1995年,加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担任OEM销售经理,负责在华开发本地个人电脑OEM业务。1997年升任地区经理,主要开发本地个人电脑OEM业务。
2000年10月1日,被任命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中国地区与销售和营销相关的所有事务。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