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BP社报道】2002年6月14日,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总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和NEC举行了有关“地球模拟器”的记者招待会,对地球模拟器的使用方针等问题进行了说明。该超级计算机将被日本国内的各研究机构使用。另外,如果外国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与日本的研究机构合作的话,则该超级计算机也将对其开放。
地球模拟器是由宇宙开发事业团、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共同开发的 巨型超级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在接受超级计算机的世界标准基准测试“Linpack”时得出了35.61太拉FLOPS的性能,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由于其性能达到了此前世界最高性能的美国超级计算机的5倍以上,因此美国的报道甚至将其称为“Computenik”(新造词汇,表示美国自1957年人造卫星浪潮以来的又一次冲击)。
上述研究机构开发该系统的目的在于模拟全球海洋、大气的变动情况,在“大气循环模式程序”下得出了26.58太拉FLOPS的性能,该系统有望在今后的几年内对地球环境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也将向外国研究机构开放
关于地球模拟器的运用情况,“地球模拟器运营委员会”确定了基本计划,并将制定“地球模拟器”的实际运用计划。该委员会将于7月中旬之前制定运用计划,并将接着启动使用地球模拟器正式研究项目。
据地球模拟器中心负责人佐藤哲也称,从原则上讲,地球模拟器的能力将有50~55%用于原来预定的大气、海洋的研究,10%用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另有15%将用于其它领域的研究。剩余的运算能力将由中心负责人酌情定夺。
有意使用地球模拟器的研究机构/大学等需要得到运营委员会的批准。计划将主要由日本国内的研究机构/大学用于文部科学省的“共生研究课题”等,与日本的研究机构合作的外国研究机构也有可能被允许使用。佐藤负责人表示:“与日本相比,来自国外的咨询以及报道更多一些”,地球模拟器中心将成为联系日本各大学与国外研究机构以及海外研究机构之间的纽带。
●以封闭系统的形式运用
地球模拟器将在无法通过外部网络访问的封闭环境下运用。对此,中心负责人佐藤进行了如下说明“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认为应该使用网络共享所有资源的潮流,不了解超级计算机的人受此影响,认为应该向外界开放地球模拟器”。
而佐藤则认为:“使用地球模拟器的应用包括代码在内都是由研究人员呕心沥血开发出来的,即使对外公开,也并非普通人士可以使用。我们不能随便浪费耗资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的该系统的计算能力。希望有意使用地球模拟器的研究人员来到地球模拟器中心,与其他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研究”。(记者:中田敦)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