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金矿被掏空 机箱面板为何越来越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 09:14  太平洋电脑网

  DIY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CPU从不到1GB主频提升到3GB主频,从单核心提升到了四核心;内存从当年的64M到目前的2GB也不算希罕了;显卡的提升更是明显,16M的TNT2到512M的8800GT晶体管的数量不知道番了多少番。但在众多DIY配件中唯独有一个配件是不增反减的。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机箱。

  有7、8年以上DIY历史的老玩家一定对当年一个普通机箱重达十余斤有着深刻印象。如果不是如今一个百余元的机箱薄如蝉翼的话,笔者相信DIY老玩家们不会在意机箱重量和厚度发生的变化,但偏偏十年前的机箱和十年后的机箱在重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印象”由此产生。

最后金矿被掏空机箱面板为何越来越薄
早年DIY市场随处可见的厚实机箱已经绝迹主流市场

  或许不少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厚重机箱的重要性,但作为所有DIY配件的“家”,机箱扮演的角色绝非一般。我们知道所有机箱内的配件都需要用螺丝或者扣具固定于机箱中,如果机箱面板强度不够,就会产生变形的情况,进而导致硬件之间接触不良。例如固定主板的侧面板出现变形时,主板和显卡必然出现一定移位的情况,而显卡又被螺丝或扣具固定于机箱中,这使主板和显卡的金手指必然有过紧或者过松的情况。轻则影响整机稳定性,重则烧毁硬件设备。

最后金矿被掏空机箱面板为何越来越薄
薄如蝉翼的机箱充斥市场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DIY玩家应该知道机箱除了能固定硬盘外,还能起到为硬盘散热的作用。上图中的机箱的硬盘位做了大量镂空设计,表面是为了提高空气流通量,但实际上充当着散热鳍片作用的硬盘固定面板面积也缩小了不少,硬盘的散热能力必然下降,厂家的材料成本也下降了。那么机箱从多年前的“厚实笨重”演变到目前的“薄如蝉翼”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下文分解。

奸商饭碗被砸 机箱暴利背后原因剖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前言
·机箱越来越薄之内因
·机箱越来越薄之外因
·消费者/厂家/装机商三方态度
·总结:谁是最终受害者

硬件·台式机每日热点硬件首页 硬件新闻排行榜 台式机首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