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理性分析 旧机升级耕昇帮你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6:41 天极yesky
LH
两年前,个人组装电脑是最红火的时候,DIY这个词在年轻人当中可谓无人不知晓,当时的很多人都是冲着DIY组装机价格合理、选择灵活的优点来的。在那时候,主流品牌机售价高达六七千元,但在DIY组装机的组装机的领域,四五千就能实现同样的梦想。面对品牌机和组装机之间巨大的价格差距,加之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电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装机者都纷纷更有信心地投入了DIY组装机的怀抱。 到了今天,随着整机和笔记本价格不断下调,DIY市场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当老机子需要升级的时候,我们要综合考虑的东西越来越多,升级的目标是其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配件,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除了要收集新品的资料,衡量其性价比,更重要的是考虑它与旧有平台搭配的平衡性和合理性,升级的过程并不像购置一台新机那样由商家来负责整个平台的兼容性,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完全自负。 一、 结合预算理性看待升级,注重平衡性与合理性 市场上组装一台配置主流的电脑也就是五千元左右,那么升级的预算就不应该太高,比如不应高过3500元这个限度(注:根据各人需要,这个仅供参考,升级液晶显示器出外。),否则就跨越了升级和购置新机的界限了。加之现在的电脑更新换代速度那么快,再多的升级预算的确显得有点浪费。 二、 尽量不选择过时或者来历不明的产品。 作为一名旧机的用户,一定是陪伴着这DIY市场走过了不少的岁月,他们当然有资格去评定哪一些配件产品称得上是超值的精品。同样,总有人会怀念过去,怀念过去红极一时的产品,这些过去经典产品的追随者,也许在因为价高等种种的原因而无法在第一次投入中就能拥有自己的至爱,他们会寄望升级时的第二次投入,因为到了那时候,这些产品已经不再受到太多的关注,甚至不再代表当时主流的性能,价格自然就会下降。 管这些过时的产品在过去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它们依然无法改变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如果你不是收藏硬件的发烧友,这样的过时产品就徒作一种记忆的享受吧。 三、充分考虑新配件与旧有平台是否完全兼容 完全兼容,并不仅仅指简单的接口上的兼容,而是强调旧有平台是否能从软件上、硬件上完全识别出新的配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提供完整的支持和完全发挥新配件的性能。 四、注意选择特色配件,完善旧机功能 升级的过程应该是追求实用的过程,所以付出更少收获更多所换来的升级意义会更大。当然,有能力主宰自己爱机升级命运的用户,当然已经拥有了不少DIY的宝贵经验,已经拥有了不错的硬件知识和对配件质量优劣的判别能力。 总所周知,以前CPU+主板+内存的升级路子很受消费者关注,简单的替换就能换来不俗的新生性能。现在有了新的变化,因为CPU价格越来越低,往往一块CPU能用上好长时间;主板经过洗牌,整体的价格也降了下来,以往动辄700、800才能用上一块主流性能的主板,现在400-500就能用上;内存的价格也是日益下降,1G的价格才100多,所以,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在最初装机的时候CPU、主板和内存都能一步到位。即将进入2008年,迈入DX10时代的第二年,各种的大型游戏的出现是促使我们升级电脑的最大原因,Crysis/失落星球/使命召唤4/战地2。每一个都是硬件杀手,我们该怎么升级呢?我们先来算一笔小账,如果更换CPU+主板,可能要花费2千多元才能达到要求,因为一个好的CPU都要过千,而好的主板也要过千,而且性能还不一定能大幅提升。而如果更换一块显卡,比如从7900GS换成8800GT 256M,那搭配本来就不弱的CPU+主板,性能就能够突飞猛进。 现在的配置升级重点在于围绕显卡进行升级,花一样的钱,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