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7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大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3:55  中关村在线

  2007年年初,有人把数字音乐市场称为“金矿”;

  2007年年尾,人们开始关注数字音乐的“健康”。

  从激进思想下的财富聚合到理性对待成长阶段的发展宏观,当数字音乐经历了07年一年的坎坷曲折之后,我们看到的已然是一个更加成熟、稳健,并且始终不忘追求梦想的朝阳产业。版权、风投、盈利、网销……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数字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创造着一些经典词汇的覆辙轮回,引人思考,同时也值得我们在年终之际逐一回味。

  用户热情持续走高

  关键词:下载、付费、网销

  可以说,用户的大力追捧是数字音乐产品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据2007年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1.62亿的内地网民当中,网络音乐以占据2/3的人气指数雄居互联网娱乐使用率最高的项目。其中,有68.5%的网民都收听或下载过网络音乐,而这一数字远比美国的34%多出了一倍有余。但是,即便用户对数字音乐的热情再高,也是有先决条件的。他们可以在线听歌、可以下载收藏,只是不能花钱。试想,如果某音乐网站打出付费体验的招牌,保证一天之内就会用户减半,而标榜自己是全国首家正版音乐网络提供商的网蛙公司,在今年的彻底败北不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吗?!难怪有业内人士说,只要用户不想掏钱,中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就不可能焕发生机。但是,让我们的数字音乐脱贫就真的这么难吗?

  近期,从乐乐星球网得到的消息:该网联合全球最大的IC芯片设计商珠海炬力在今年9月份发售了快乐男生MP3专辑共计50万张,12月份其又发行周杰伦2007《我很忙》数字音乐专辑MP3,预计销量百万余张。而在这么有力的证据面前,说消费者不为数字音乐买单,难道不是冤枉了他们吗?网络给了数字音乐无限发展的空间,而与此同时,网民的交易和享受过程也变得更加便利与直接了。所以说,并不是用户不想为数字音乐掏钱,只是要有讨好的营销技巧,让他们感到物有所值才行。

  厂商境况火中有温

  关键词:风险投资、网络播放、盈利模式

  2007年上半年,中国数字音乐网站的风投依旧如火如荼。1月底,数字音乐无线下载服务商Zing获得IDG Ventures领衔的第三轮风险投资1250万美元;同期,A8音乐集团的新音乐基金开始侧重对音乐方面种子期项目投资,该项目募集资金规模达500万美元;而台湾愿境网讯(Skysoft)旗下的音乐网站KKBOX,也在台湾地区最大在线音乐平台的基础上获得了1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一切迹象表明数字音乐网站的风投趋势异常明显,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风投热度却从8月份开始大幅降温。据《ChinaVenture 2007中国数字音乐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7年7月,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累计有10家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融资总额达1.126亿美元。而仅2005年的融资数额就高达8000万美元,占据了历史顶峰。所以,从2007年8月开始,注入大量资金的数字音乐网站逐渐淡出投资商的视野,中国数字音乐产业也由此进入了健康、理性的发展阶段。

  储备了大量资金的音乐网站首先想到的就是推出自有品牌的网络音乐播放器,因为依靠播放器软件的下载与安装,不仅可以聚集起足够的人气,还能以此获得在行业中的长足发展。百度推出了“百度音乐盒”并奉以海量曲库的特质,新浪乐库则凭借百万首版权歌曲高举高打,千千静听是LRC歌词功能的最大受益者,而台湾知名的数字音乐网站KKBOX,则与国内业者客客吧科技一起推出了主打音乐管理概念的KKTONE。可见,各家站点的网络音乐软件都重点强调了功能上的个性需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用户,同时提升品牌形象。像KKTONE的“声纹识别”就是为满足用户管理歌曲而设计的,同时它也是国内同类型软件中比较少见的技术之一。

  数字音乐厂商始终是要赚钱的,而他们也比往年更加关注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与试验。百度与百代的合作使得网民可以在百度MP3搜索上免费试听后者授权的所有华语歌曲,而合作双方也可以通过广告商的赞助获得利润分成。但是,广告收入毕竟是网络时代最传统的盈利模式,而相较之“双百”模式,新浪乐库则是通过与环球、索尼BMG、华纳、百代以及滚石等五大唱片公司共同分享网络广告和无线增值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完成盈余。其实,谈到盈利,网店售歌是最好也是最能直接获益的经营手段,而且苹果iTunes网络音乐商店在美国甚至是全球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早已成为业内的经典话题。所以在今年,国外有诺基亚、亚马逊与苹果一争高下,而国内,腾讯音乐、POCO、客客通、乐乐星球网甚至是联通也都竞相仿效iTunes的模式规则。面对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后市利好,显然谁都想做国内最大最甜的那只“苹果”——比的是速度,看的则是最后实打实的市场份额。

  唱片公司口风松动

  关键词:正版版权、合作分成、摇摆不定

  2007年对于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来说,带给人最多惊喜的是唱片公司。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一年中,从完全反对的立场一跃跳到支持与促进数字音乐发展的境地,的确让人感到欣慰。多少年来,网络歌曲的版权问题一直倍受版权持有者的非议,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簿公堂的事也是屡有发生。但是从2007年开始,见诸经济利益的国际唱片商不仅在口风上大有松动之意,有甚者更是投资数字音乐厂商以迅速抢占市场,获求利润分红。

  从前文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百代在今年的动作最为频繁,也最明显。一方面,牵出索尼-贝塔斯曼(SONY BMG)音乐娱乐公司和中国的运营商大搞无线音乐;而另一方面,又与百度分配线上歌曲的利益分成。但是同样是百代,同样是这一年中,它又在免费音乐试验和下载销售上匪夷所测。而与“双百”模式如出一辙的是,滚石也在7月份与百度如法炮制了一把“拿歌换钱”的商业交易。此外,环球、华纳和索尼同样是在今年密谋免费音乐下载的诸项事宜,纠其原因就是面对iTunes的垄断决不能听之任之。

  可见,在数字音乐版权的问题上,唱片公司的表面妥协还未做到家,但是实际上因为利益的缺损迫使他们不得不暂时低头才是其中的事实真相。像今年3月,国际唱片业协会又一次牵头发难,对雅虎中国的音乐侵权提起诉讼,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唱片公司依旧对数字音乐有所顾忌。在这里,台湾雅虎的后续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即选择与台湾线上音乐第一品牌的KKBOX进行合作,获求合理避险,才刚好躲过一劫。

  综上所述,拥有版权才是走向健康成长的第一步。因为无论是用户的搜索下载和线上试听,还是数字音乐厂商的获资经营、寻找赚钱机会,亦或是国际唱片巨头的明争暗斗、合作盈利分红,只要解决了数字音乐的版权问题,即可解决健康发展问题,那么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可以在这个领域里天马行空、游刃有余。而伴随着2007年我们对“健康”这一话题的深入探究与讨论,相信,2008年也定会是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快乐成长并且步入成熟发展的世纪元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