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高清趋势——蓝光刻录介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13:52 IT168.com

  一、技术的变革

  今天,DVD碟片已经取代CD碟片成为了我们生活主流的光存储产品,回首这些年光存储碟片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CD还是DVD的普及,都离不开两大因素:游戏软件和多媒体影视。

  作为光存储的存储内容,软件游戏以及多媒体影视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对承载体的容量要求也越来越大,大小以GB来计算的软件和游戏比比皆是,而电影在清晰度不断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消耗存储空间,这些数据的存储载体从650M的CD过渡到单面单层4.7G的DVD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然而,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是永不止步的,当HDTV(高清晰度电视)兴起的时候,普通的DVD说能承载容量的影视作品就表现得比较粗糙了,于是,一种新的刻录方式就应孕而生了。这就是采用405nm(纳米)波长刻录技术。

  新一代采用405nm波长激光刻录的盘片与现在采用650nm激光刻录的DVD,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容量上的提高,从4.7GB一下飚升到15GB甚至30GB,容量扩大了3到6倍,完全满足了高清影视的需要。由于在

光谱中405nm属于蓝色光范围,而650nm属于红色光范围,所以,很多人都称这种新的刻录技术为蓝光刻录。

  不过,和早期DVD出现时规格不统一的情况一下,采用405nm蓝光刻录的技术目前也有两大阵营,一边是以索尼为首的Blu-ray Disc阵营,也就是BD,大家俗称的蓝光,一边是以东芝为首的HD DVD阵营。

  目前,两大阵营为了成为下一代光存储刻录技术的标准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而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光存储领域和影视制作领域巨头的加入让这场声势浩大的争斗更为引人瞩目,且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两者都是技术上的革新,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两大崭新的刻录技术。

  二、两大阵营

  Blu-ray Disc(以下简称BD)是于2002年2月19日由9家国际主流电子巨头(索尼、松下、三菱、先锋、夏普、飞利浦、汤姆笙、三星、LG)共同发表的,随后,有戴尔、惠普、三菱电子和TDK加入阵营,而

迪斯尼、二十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等在内的好莱坞影视巨头也都表示支持BD。

  从可以承载的数据大小来看,一个单层的BD光盘可以达到为25 GB,足够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清晰电影,而双层更可以到50GB容量。目前已公布的最高层,可以达到8层,也就是200GB的容量。

  BD盘片是由厚度为1.1mm的基盘与0.1mm厚度的覆盖层为保护层组合形成的,由于采用的405nm激光非常细微,因此,其对盘片的要求也非常高,指纹、刮痕或是灰尘都对光盘的读写品质有相当大的影响。

  HD DVD是以东芝、NEC为首,其规格同年略晚于BD推出,该阵营的成员没有BD的多,但也都是大名鼎鼎,有三洋、微软、英特尔以及影视巨亨环球。

HD DVD盘片所能承载的数据量略少于BD,单面单层为15GB、单面双层为30GB,最高可达到60G。

  HD DVD虽然在容量上略逊于BD,但是,在盘片的过渡性上,要强于BD,因为,其采用的是由2张厚度为0.6mm的盘片底板粘贴而成的光盘规格,这一点和现在的DVD盘片是一样的,只是轨距也由DVD的0.74μm缩小至0.34μm或0.4μm,通过这样的方式以405nm的激光刻录,达到了比DVD更大的容量。

  两大阵营各有优势,BD容量更大,当规格是全新的,主流厂商的转型制作成本更大,而HD DVD在成本上更节省。

  三、标准争斗

  从两大阵营的组成来看,几乎所有的IT巨头都包含在内了,其中有的是坚定的支持一方,有的属于两边都支持,不过,两大阵营的领头者索尼和东芝在规格的争斗的态度上非常坚定,几次谈判都没有达成统一,而导致蓝光刻录的标准愈演愈烈,不见一方倒下誓不罢休。

  在技术上的争论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两大阵营都把市场作为了争斗的主战场,让消费者来决定最后的标准,两大阵营争斗最激烈的领域就回到导致蓝光技术产生的领域——高清的游戏和影视。

  从06年开始,各大影视公司都推出BD或者HD DVD的电影碟片,而在游戏方面,支持HD DVD的微软XBOX和支持BD的索尼PS3短兵相接,从目前争斗的局势来看,还不分胜负。

  在争斗的同时,关于蓝光刻录统一的呼声也不小,同时支持两种规格的盘片和刻录机都已经问世了。现在我们还难以断定蓝光刻录最后的标准会是落向其中一方,还是最后统一,当不管怎样,在光存储领域蓝光取代红光是大势所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