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科技博客宽频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新闻搜索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硬件 > 正文

重回起跑线加速奔跑 专访升技翁子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9:30 中关村在线
作者:中关村在线 李鹏飞

    2006年可谓主板行业的决战之年,在轰轰烈烈的“军备竞赛”中,一线品牌全势下压,主板行业拟从原始的“竞合”时代走向垄断时代。如果说一线品牌求销量,二线品牌则是在求生存。业界资深人士评论,在一线品牌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的情况下,2006年每一个活下来的二线主板品牌都是英雄。

    11月25日,北京迎来了第一场雪,升技中国区总经理翁子钦先生踏雪而来,再度向中关村在线传递升技企业文化中蕴含的“凤凰涅磐”精神。翁子钦先生就主板行业“转”与“并”趋势,产品理性、感性、互动营销三模式,以及升技“小而美”的作战方针展开讨论。虽然近年来升技饱经磨难,但那种知微见著善于把握细节,个性张扬桀傲不训永远让行业为之叹服。

    打破常规 走互动式销售模式

    2000年以前,说起电脑、主板等产品,许多消费者对此类产品并没有明确的感念。主板厂商推广此类产品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感念,比如“主板是高科技产品”、“电脑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等。趋于感性的销售模式更容易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让一款主板走进千家万户的电脑中,经典的广告词“世界每三台电脑就有一台使用

华硕主板”也在此时应运而生。

    2000年以后,品牌电脑与兼容电脑数量迅速膨胀,电脑如一件普通家电走入了消费者的生活。由于电脑是一个开放式平台,需要什么类型硬件和软件完全取决于使用者需求。2000年至2003年期间,是DIY攒机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主板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果没有鲜明的特色,一个主板品牌很快便会被埋没在海量的产品中。此时的主板消费者模式开始趋于理性,大多以宣传产品卖点为主,消费者可以很直观的了解主板特色。

   进入2006年,消费者对所谓的产品卖点已经感到麻木。每个厂商都在不遗余力的挖掘产品卖点,对消费者有用的抑或是没用的。从翁子钦先生的言语中不难发现,升技在2006年将尝试改变销售模式。比如接受终端用户的回馈,走出闭门造车的“牢笼”,去研发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主板。在此前,IT界“老大哥”Intel也使用了类似感性的消费者模式。如推出平台化产品,消费者只知道迅驰平台是笔记本的标准,却鲜有人知道迅驰平台包括什么。升技类似的成功案例有“北桥风扇站起来”、“游戏主板”等。

    2006年重回起跑线 加速奔跑再攀巅峰

    升技2006年6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代理商大会,此后如获新生的升技再度屹立在主板市场中。翁子钦先生又是如何理解“重回起跑线”这一概念的呢?首先翁子钦先生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把主板市场比喻成一个“

赛车场”,每辆赛车在赛场上风驰电掣般的疾驰。赛车与企业一样,作为一个机械式产品,它总要进站维修和加油。就在这段时间你的对手就有可能超越你、取代你的位置。进站维修后,升技将以崭新的姿态重回起跑线。2006年升技整装待发重回起跑线;2007年加快成长速度;2008年将品牌价值最大化。对话过程中,翁子钦先生始终未提销量要如何如何提升,这是为什么呢?

    甘做“小而美” 升技永远独一无二

    升技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企业。把“自己”关在屋里梦想超绝主板业巨头显然非常幼稚,也非常不现实。一直以来,升技始终扮演着特立独行、个性鲜明的“角色”。从翁子钦先生自信的眼神中不难看出,升技不会向低质妥协,升技更无畏困难,艰难险阻中升技和升技人品味快乐。

    此次访谈中,翁子钦先生经常提到“小而美”这个词。面对残酷的价格战,主板业许多厂商放弃了自己的信念,尝试走低质低价的路线,以短期的收效放弃了长久的信誉。主流消费者可以选择实力雄厚的一线品牌产品,低端消费者可选择的廉价产品更是多如牛毛。谁来服务挑剔的DIY用户群呢?升技一直很努力的开垦DIY市场,满足挑剔的DIY用户群体。同时升技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只做适合DIY用户的主板。全球第一款非公版NF680I-SLI芯片主板出自升技之手,其主板设计“造诣”与一线品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验证了升技在主板业是独一无二的,在DIY用户心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爱问(iAsk.com)



硬件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