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谈:DDR价格回调 DDR2仍继续下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10:54 中关村在线 | ||||||||||||||
作者:醉龙殇
本次内存一周谈的时间截止为 DRAM一周谈 市场回顾 由于货源增多DDRI价格出现回调 DDRII价格也有轻微下跌 上周的周初时,外围的UTT报价格依然持续走高,同时上游的供应商也控制对市场DDRI产品的供应量。通路商认为预计补货成本将会增加。也不愿向市场报DDRI的价格,开始惜售库存。UTT 32Mx8 DDR400 和UTT Hynix 64Mx8 DDR400 最高分别增长至 $ 2.40和 $ 4.80。价格逐渐接近于Elpida,Infineon以及Hynix品牌的价格。采购商看到价格过高,在补货方面都普遍的表现保守。周中时,一线供应商看到价格上涨到已是高价位了,他们开始向市场放货,尤其是台湾方面,因此,市场上DDR1 UTT颗粒货源有所增加,UTT价格停止了继续上扬的势头。UTT 32Mx8 以及64Mx8 DDR400开始回调,由于DDR1 UUT颗粒价比市场预期的下跌更为厉害,有现货的通路商现在不愿报货,采购商也都以观望为主,导致成交量较,周末时价格已回调至 $ 2.30及 $ 4.65。 DDRII上周整体来看,价格有轻微的下跌。UTT 64Mx8 DDR2 667 下降了 $ 0.05而跌至 $ 3.60。DDRII就供给面而言,DRAM厂商的12寸厂产能陆续开出,且往90纳米制程、及DDR2移转,都造成DDR2供给增加,供过于求的疑虑升高。反观下半年除了旺季效应外,Vista新系统的DRAM需求,对每台PC记忆体容量提升也有正面影响。 SDRAM方面,价格相对来说较为稳定。 市场预测 DDRI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DDRII价格相对稳定 这周来看,DDRI的下跌空间较为有限。从以上的情况来看,当DDRI下跌速度较快时,有货的商家就不会向市场上报价,来减少自已的损失,尤其是台湾方面。但如果采购商有补货动作。价格又会反弹上来。 DDRII方面虽然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不继增加,但是由于货源比较充足,价格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价格预测
市场操作 我们根据各方面数据及信息分析,本周DRAM市场综合评级为“适中”。 本周操作: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们认为,DDRI价格会呈现震荡走势,有机会可以逢低买近进。DDR2相对来说这周价格较为稳定些,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SDRAM方面,价格变化较小,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来操作即可。 NAND Flash市场一周谈 市场回顾 季末压力提前显现,市场交易平淡 从三星Hynix在5月份提高合约价格,OEM大量订货后,给市场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后期价格会出现很好的行情,同时对需求也充满信心。但随着台湾电脑展收获较小,同时欧美需求也是一蹶不振,对市场打击很大,在6月中就出现较大抛货压力。主要是OEM依然收到原厂货源,而自己库存较高,面对疲软的需求只能被迫斩仓。K9K8G从最高 $ 18.90到周末已经跌破 $ 18.00关口,而K9F4G也是轻松破 $ 9.00。Hynix也不敢落后,4G UF跌幅也较多,到 $ 7.75。原来价格相对比较平稳的2G,也不能幸免,走低到 $ 5.50以下。在全线产品价格走低的情况下,无论是工厂还是中小贸易商建仓更加谨慎,只是在有订单的情况下少量采购。 大陆市场较多的贸易商前期库存水位较高,成本在市场价格以上,虽然前期已经出了一些了货,但面对价格快速走低,还是显的出货动作太慢。在从上游到小贸易商手里都有库存的情况下,价格出现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市场预测 Apple订单分流,三星压力相对较大 NAND需求主要以消费电子为主,淡旺季比较明显,在IT市场不火的情况下,想带动多的需求也不太容易。作为配件产品需求会提前出现,大家作库存的预期也会提前,行情走势早于市场出现变化。面对下半年乐观的NAND需求,市场还是比较有信心。目前无论是出货还是价格走低,只能说明目前库存偏高,同时原厂的产能充足,所以当前面临较大的压力。 另外三星同Apple的合作不像以前,Apple有更多的NAND厂供选择,和Hynix、Micron合作相对以前更加密切,对三星也是不小的挑战。三星供应Apple减少,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会有较多的货放到二线OEM,OEM提前出自己的货也是合理的。 接下来一周价格还会继续处于疲软状态,整体价格有走低的空间,特别是三星MLC压力比较明显。另外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市场机会也会逐渐出现,只要6月底能释放出压力,7月份就有好的行情出现。而6月份不理想的话,7月会继续调整,不过整体下跌空间已经收窄。 市场操作 鉴于以上分析,货源充足需求冷淡的情况下,市场操作空间就非常有限,只能根据终端客户实际需求安排库存。从2G到16G都面临压力,SLC和MLC也是一样,相互影响。在照单采购的情况下,多关注上游货源消化情况,如果有机会就果断入场,当然关注的容量应以4G/8G/16G为主,特别重点关注是SLC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