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硬件 > 正文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 Hi-Fi的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2:00 天极yesky
作者:炮无烟

  姗姗来迟的iPod Hi-Fi

  苹果,一个曾经的象征着个人电脑最高水准的名字,一个曾经在windows和pentium的进攻下濒临消失的名字,一个靠着肆溢的天才火花成功拯救自己的名字,一个仅仅依靠面孔就能让越来越务实的现代人为之疯狂迷恋的名字。如果说当年的苹果是在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边缘,那么iPod则是那个及时出现并将苹果从死亡线上拉回的人。在这里我们不用再说iPod的优秀,看看那么多的厂商象抓到了一棵摇钱树似的频频推出iPod的附件中我们就能体会到人们对于这个乳白色随身听的痴迷。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当乔布斯站在讲台上说到苹果的下一款产品将改变家庭音响系统的格局的时候,全世界急切希望看到下一款iPod的苹果粉丝们也许是失望,也许是惊奇,总之他们看到了一款之前谁也不曾想到的东西:iPod Hi-Fi,苹果即将进军家电领域的消息瞬间传遍了世界。但是出人意料的却是苹果一反常态的对这款产品保持了相当的低调,除了乔布斯那一贯夸张的言论之外,我们再也没有听到iPod Hi-Fi的任何消息。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就在我们几乎要将这个名叫iPod Hi-Fi的家伙忘记的时候,我们天极评测室迎来了它的身影,我们真的不知道如果它再晚来一段时间我们还能不能从记忆中搜寻出iPod Hi-Fi这个名字。

  全聚德与烤火鸡

  既然这个第一次被苹果低调宣传的产品已经问世了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的国内同行已经对其进行了许多的测试。从专业角度上来说,这些测试绝大部分都是毫无问题的,但是我们却想说的是:我们在进行这项测试的时候,是否真正的考虑到了苹果的产品中所溶入的美国文化,以及它与我们已经保持了数千年的生活的差异?毕竟这个iPod Hi-Fi是在一个我们根本不曾熟悉的环境下诞生的产物,就象那位名模,虽然我们很少有人会欣赏那种容貌,但是在西方人的眼里,她却美艳不可方物。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就象我们曾经疯狂的追求计算机的速度一样,现在国内音响领域的氛围就是对音质的异常迷恋,为了追求音质而可以放弃所有本属于音响的其他的东西。每天所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再将自己系统的高频解析力提高那么一点点,如何再将自己的低频下潜增大一点点,并每天为这而乐此不疲。诚然,这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爱好,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去审视我们眼前的这款iPod Hi-Fi呢?还是让我们想像一下这个场景吧:我们在一家西餐厅里享用着火鸡的美味,突然有人拍案而起:"老板,为啥不给我们荷叶饼和甜面酱?"

  我们为什么要在吃火鸡的时候还想着荷叶饼和甜面酱呢?生活习惯罢了,就像让那些美国的孩子们在吃火鸡的时候也裹荷叶饼蘸甜面酱一样,我想他们也绝对会拍案而起。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一种眼光来审视这款iPod Hi-Fi呢?其实我们已经不应该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产品本身了,稍微抬抬头,你就会发现更多的东西。

  纯白色调的延续

  谁也不清楚乔布斯是如何找到这种近乎于圣洁的纯白色的,从iBook,再到iMac,然后就是iPod,这种纯白色让苹果站在了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然后我们就在全世界看到了或纯或杂的白色。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白色似乎已经成为了苹果的专属颜色,任凭外面流行风潮的色彩斑斓,苹果依然独舞在白色的圣洁中。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如果推出这款音箱的不是苹果,那么会有什么反响?初次见到这款音箱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表现出第一次见到iBook或者是iPod时的惊异。相反,我们的表现甚至和大多数保守的苹果发烧友一样,说实话,那是一种相当平静的心情,那是一种长久相伴苹果后的审美疲劳,也许是我们从心理上还没有做好迎接它的准备,也许是我们心中苹果的概念中还没有划出它的栏位,所以我们的神经依旧顺滑安静,但是我们又值得庆幸,终于可以在春天一个慵懒的下午来静心思考。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但是为什么就这样一款苹果低调宣传的产品,却引起了众多苹果发烧圈之外的人的强烈关注呢?我们应当看到,现在苹果的概念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IT领域,它甚至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当一个你耳闻目睹的明星又发行了一张全新的唱片时,你能想象的到那些娱记会充耳不闻吗?这就是现在苹果的效应,不管它推出什么样的产品,总会利马招来蜂拥而至的记者,甚至狗仔队。

  依旧是我们早已习惯的精细

  如果你曾经近距离的接触过苹果,相信你会被它的那份精致所吸引。这种精致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做工细腻,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小巧可人,这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处处为人着想的贴心设计。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这里就是设计在iPod Hi-Fi顶部用来接驳iPod的底座,按照苹果的想法,回到家,将手中的iPod插在上面,然后整个客厅中就会弥漫着音乐的味道。想法也许是不错,但是为什么要将iPod和它的接驳方式设计成这个样子?难道将这个底座收在箱体内的设计不显得更加简洁明快么,而且那样还能充分的保护本已娇嫩的iPod。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将你的iPod插在音箱上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这个接口似乎和你的iPod的接口在规格上不太一致呢?那种四面摇晃的感觉真的很让人担心自己的iPod会不会从上面掉下来。苹果早已经为我们考虑到了,在随机的附件中,除了最早的1代和2代由于年代太过久远的关系没有提供之外,各种型号的iPod底座应有尽有。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iPod是让我们随时随地享受音乐的,那么iPod Hi-Fi呢?自然也是。音箱两边的提手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是一款可以用来移动的音箱。开着车,去海边,去丛林,去牧场,去田野,仿佛从此世界充满了音乐的美妙。但是我们能那么干吗?我们身边的汽车能像以前的自行车那么随处可见吗?我们身边有那么多沙滩和田野供我们尽情的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吗?看来在中国,这款iPod Hi-Fi最大的功能还是像苹果宣传的那样:重塑家用音响。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想象过在厨房中和着音乐的节拍来烹制佳肴么?既然这款iPod Hi-Fi被注入了移动的概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它放置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呢?在机身背部有长长的舱盖,里面就是能容纳六节1号电池的电池舱。这款iPod Hi-Fi不但可以使用交流电源,而且可以独立使用直流电源。而且我们在这两种电源之间进行切换的时候,无缝的切换设计从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在其它设备上常见的电流杂音。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在电池舱盖下面就是交流电源的输入接口,电源线质地很好,手感柔顺。烧友们都会知道电源对一套音响系统的重要性,干净的电流输入对提高音频信号的纯净度有着很大的帮助。在音频输入接口上,苹果为我们提供了模拟接口和光纤接口两种模式,并且全部集成到了Audio in接口之中。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音箱提供了黑色的防尘罩,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是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防尘罩的龙骨隔栅很好的避开了每一个单元和倒相孔。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就很好的解决了一个结构上的难题。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小巧的遥控器,不但在相貌上和舒服如出一辙,就连操作方式也是完全一样。在体积上这款遥控器大小合适,拿在手中不但不会是一个负担,相反它却完全像一个精巧的玩具。通过这个遥控器,我们不但可以对iPod的作出各种播放控制,就连EQ的调整也完全不在话下。

  音质,这才是争议所在

  如果你当着一位音响发烧友的面大谈iPod声音的美妙,相信我,你将会收到一个大大的白眼。但是如果你当着一位手持iPod的少年大谈自己随身听的时尚,请再一次相信我,你收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白眼。这就是苹果在音频发烧友中的定位,我们可以用它来装饰自己的外表,我们可以用它来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但是论及音质,相信他们侃的口沫横飞也不会提到iPod的名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突然之间推出了这款音箱,并且它的名字还是iPod Hi-Fi。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这款iPod Hi-Fi采用了一体式的设计,左右两边两个中频单元,中间则是低音单元。这样的设计完全是背离了我们对于音箱的传统观念,再也没有主副箱之分,再也没有卫星箱的概念,有的只是从此以后我们可以将其放置在各个角落中的随意。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中高频采用了80毫米的单元设计,虽然苹果标称这是一种长冲程的单元,但是我们却并没有看到单元边上高高鼓起的音圈。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来自苹果的有关这对单元的材料,当然这也是苹果一贯的风格。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低频单元采用了130毫米口径,其它资料我们还是不得而知,当然也不敢枉加猜测。

  对于传统的音响厂商来说,音质的好坏是他们多年设计经验的积淀,表示着他们对于音乐独到的理解。苹果呢?如果从iPod设计之初苹果就严格按照尽量提高声音精度的要求来设计,那么现在iPod绝对会在发烧领域拥有不小的一片天空。但是是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iPod拥有无与伦比的音质,并且愿意为此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么?似乎更多的人选择了在不错的音质保证下而去追求极至的人性化和完美的时尚感觉。这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那么这款iPod Hi-Fi会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开声之后,伽菲伽尔那嘹亮的嗓音直入云霄,真的很难相信我们使用的音源竟然是以MP3为播放文件的iPod Nano。一曲《怀念战友》播放完毕,我们发现了这款iPod Hi-Fi的独特之处。如果说优秀的高频就要给人一种丝丝顺滑的感觉,那么在这款音箱上面我们是体会不到这种享受的,相反,它明亮的高频虽然少了一丝顺滑,但却给人一种开朗的感觉。如果你是一位发烧友的话也许你会非常不喜欢这种高频的表现,但是我们在试听的过程中却没有一丝不舒服的感觉。再来说说它的低频,按照我们的标准,低频就要有足够的量感,够深的下潜,上佳的弹性以及那种收放自如的能力。但是这款Hi-Fi的低频呢?猛烈、火爆,没有我们所追求的震颤心底,相反却又一种想要瞬间宣泄所有激情的冲动。也许是为了修饰MP3文件在音频信号上的不足,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修饰还是非常成功的,起码我们感受到的低频已经完全不像来自MP3了。中频的表现则完全在我们的意料之中,虽然谈不上声声到肉的厚实感觉,却也不乏醇美,但是在明亮的高频和火爆的低频的催动下,那种悠然自得的浅吟低唱仿佛欢快了起来。

  听到这里我猛的关掉了电源,因为我发现自己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仔细的品味一款音箱的音质表现是每一位迷恋于音响的烧友们十分乐意的事情,但是这款音箱最初的设计初衷又是什么呢?生活,对,我们需要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中,在厨房中、在卧室里、在阳台上,难道我们非要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都正襟危坐在听音室中一遍遍折磨在枯燥的试音曲中吗?也许我们可以不用关心它的音质表现,因为这对于太多的人来说只是一些虚无飘渺的文字,我们也不用在意它的摆位以及所谓的听音环境,只要iPod能够出现的地方,我们都可以马上将自己包裹在音乐之中,从而再也不用在一堆CD中挑来捡去。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生活?想到这里,高频能够拔到多高,低频能够潜到多深对于我们来说还有那么重要么?

  我们该如何看待iPod Hi-Fi

一种生活,两种态度——关于iPodHi-Fi的评测

  朱光潜老先生曾经在自己的《谈美》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古树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先生将人们对于一件事物的看法分为三种:求善,求真和审美,求善即为实用功利的态度,求真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这是一种抛却人类的感性,只为获得极度理性的态度,审美则是以一种浪漫的眼光,超乎功利,不执著与善恶的一种忘怀得失的愉悦心情。用何种眼光来审视我们所面对的事物,这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态度和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我们既不能沉迷于唯心的主观感受中,也不能盲从于唯物的客观教条里,也许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件事物所要倾向于何种表达,就像我们在博物馆中欣赏着一幅传世之作,身边的讲解员却向我们讲解着这幅画作中所采用颜料的化学方程式,你会作何感受?回到iPod Hi-Fi上来,如果我们抱着求善的态度,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真实成本,如果我们使用求真的态度,我们可以分析出它到物理结构上的优劣,如果我们只是纯粹的审美,我们则可以看到它在艺术上价值的高低,但是我们的目光应该落在哪呢?也许这个问题最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从我们自身寻找原因,同时这也是最为艰难的,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自己的目光之外看待同一个事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目光放在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它是否容纳了整个的我们所要观察的事物。

爱问(iAsk.com)



硬件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