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界将重新洗牌 2006年希捷发展前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 10:49 中关村在线 | |
作者:九月风 2005年平安夜前夕不安静,IT硬盘界将重新洗牌! 全球最大的硬盘厂商希捷
对希捷来说,这次收购不仅可以填补产品空缺,还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削减整体成本,同时可以充分吸收利用迈拓的先进的生产工艺,从而将希捷硬盘价格降到更低的水平,使希捷硬盘更具竞争力。据希捷一位高官宣称,希捷可以籍此每年节省3亿美元资金。希捷预计,业务整合完成之后,该公司第一个完整财年的每股收益将增加10%到20%。截止上周二,希捷股价今年已上涨13.5%,公司市值达到94亿美元。 不过对于我们消费者,我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希捷明年将会有多少收益,而是希捷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产品。在2006年初,让我们对希捷2006年的产品做一个前瞻。 我们首先查看一下两个品牌的产品线和各自的技术优势: 10000RPM和15000RPM并行SCSI/SAS接口希捷占据绝对优势,而FC接口和2.5英寸(SFF规格,如希捷Savvio)硬盘迈拓都没有,互补性非常有限。在2.5英寸ATA/SATA方面,迈拓在早就已宣布放弃2.5英寸移动型硬盘,但他们正在开发1.8英寸硬盘,这也许会给希捷带来一定的价值。希捷的1英寸硬盘已经进入正轨,迈拓并不能帮上什么忙。3.5英寸CE硬盘双方半斤八两,而且占总收入的比例很小。 3.5英寸ATA/SATA(目前是7200RPM),经过Barracuda 7200.8/7200.9的努力,希捷在容量上已经不存在差距,但迈拓的MaXLine系列在高容量企业级ATA/SATA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希捷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在企业硬盘市场上的统治地位。 外置硬盘,3.5英寸是迈拓比希捷做得好的另一个领域。 希捷的技术优势: 1、单碟容量大。 单碟容量也是划分硬盘档次的一个指标,现在希捷的单碟容量已经达到 05年10月10号,希捷正式发布了它新一代硬盘――酷鱼九代7200.9。7200.9将有多个容量,从40GB到500GB不等,而缓存也有三种规格――2MB,8MB和16MB。该硬盘的单碟容量达到了160GB!是目前市面上最大的。
新款希捷酷鱼(Barracuda) 7200.9硬盘ST3500541AS,总容量500GB,采用SATA II接口,数据传输速度高达300MB/s。盘片拥有平均8.5ms寻道时间,主轴转速为7200rpm,缓存容量高达16MB。
硬盘的主控芯片和缓存是合二为一的,电路方面也为此做了全新的设计。不过颗粒的省去了以往agere的LOGO,型号未变还是100356068。液态马达控制芯片是全新的德州仪器电子SH69608E。 2、液态轴承马达FDB 液态轴承马达(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技术过去一直被应用于精密机械工业,其技术核心是用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与传统的滚珠轴承硬盘相比,液态轴承硬盘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减噪降温。避免了滚珠与轴承金属面的直接磨擦,使硬盘噪音及其发热量被减至最低;二是减震降噪。油膜可有效地吸收震动,使硬盘的抗震能力得到提高;三是减少磨损,提高硬盘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996年希捷(Seagate)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FDB马达,并随后推出了首款使用液态轴承马达的硬盘产品,至今FDB马达已发展到了第六代。目前台式机硬盘厂商迈拓、希捷、西部数据、日立(原IBM硬盘)、三星等以及笔记本电脑硬盘厂商富士通、东芝、IBM等,基本都有液态轴承硬盘问世。 3、原生SATA 由于并行接口存在的历史过长,所以目前许多设备如主板还是以并行ATA支持为主,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并行接口都换为串形接口。为了代替现有的并行接口,硬盘厂家以及主板厂家采取了一个并行向串行过渡的方法,那就是在硬盘或者主板上加桥接芯片,把并行数据转为串行数据。但这样的传输方式并不是原生的SATA。 原生SATA传输过程是主板的南桥集成串行磁盘控制器,传输线路以及硬盘控制器都采用SATA进行串行数据传输,而不再进行串并行的数据转换。符合这一要求的第一块硬盘是希捷的7200.7 SATA版。采用LSI LOGIC芯片,无需经过桥接和串行到并行数据的转化,可以发挥SATA硬盘的真正优势。真正的SATA II硬盘现在接口速率可以达到300MB/s,还支持命令队列等SATA新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