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硬件 > 正文

追求更强更静:计算机散热技术漫谈第一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1:08 电脑报

一、前言

  每年的这个时候,散热器就成为所有用户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在每年夏季都要对市面中的主流散热产品进行大规模横向测试。虽已有些老生常谈之感,但芯片发热量的迅速提升,让我们始终不敢对散热问题有一丝懈怠。

  经过数年的发展,传统散热技术几乎走到了尽头。为了保证芯片正常运行,散热器的体积越做越大,材料越用越好,也导致了成本越来越高。但在CPU发热量不停增长的现实面前,这些改进更像是杯水车薪。散热器厂商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散热技术能否应对CPU的发展需要?可以预计,2005年将是散热器市场与技术的分水岭,真正有实力的厂商、真正经得起实践考验的产品才能生存下去。

  本散热专题,将详细分析当前的主流散热技术,并对市面中的高、中、低端产品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同时,在纵观历史与现在的基础上,我们就能准确的预测未来,相信能帮助用户选好产品、用好产品。

二、PC中热量产生的根源

  摩尔定律揭示,晶体管集成电路的规模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但是,这个定律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在同时维持功耗不变的情况下,顺利的达成晶体管倍增的目标。研究表明,如果还是以增加晶体管数量、提高频率的方式来设计CPU,那么新一代产品的功耗就注定会比上一代提升1.33~1.77倍,这个隐藏在摩尔定律背后的功率恒等式,就必然导致了散热器产品的蓬勃发展。

  这是当前主流CPU的功耗列表:

追求更强更静:计算机散热技术漫谈第一期
主流CPU的功耗列表

  另一方面,图形芯片功耗的增加也是有目共睹。

追求更强更静:计算机散热技术漫谈第一期
图形芯片功耗

  以上数据均出自相关厂商的官方数据。实际上,CPU与图形芯片的峰值功率会远远高于表格中显示的数值。另外,双核心处理器也已经量产,功耗将以倍数关系增长。由此可见,当前的芯片功耗已经今非昔比。虽然各芯片设计制造公司都在降低功耗上作出了相当多的努力,但CPU的耗电量的仍然不可避免呈几何级数增长。

  虽然处理器的制造工艺一直在进步,从0.25微米、0.18微米、0.13微米到0.09微米,0.06微米在年内就会出现,工作电压也一直在下降,但功率的需求却成反比增长。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硅芯片功率的计算存在一个公式:功率=C(寄生电容)*F(频率)*V2(工作电压的平方)。对于同一种核心而言,C(寄生电容)是一个常数,所以硅芯片功率跟频率成正比,跟工作电压的平方也成正比。

  这个公式对于大多数的芯片都是成立的,除了以上介绍过的CPU与图形核心外,还包括主板上的芯片组与内存芯片。512M内存的功耗在30W左右;芯片组,比如865PE+ICH6的功耗超过了60W。

  从公式中我们还能发现,一旦对CPU、显卡或内存进行超频,功耗也会有相应提升,尤其是在加电压超频的情况下,提升会更为明显。如果你将DDR的供电电压从2.5v提升到2.8v,那么功率将会是原来的(2.8/2.5)2 = 1.25倍,虽然提升了0.3v,但是功率却增加了25%。如果考虑到频率的提升,比如从133MHz到150MHz,那么总功率将会是增加41%。

追求更强更静:计算机散热技术漫谈第一期
内存超频后的温度达到了60度

  为了满足这些耗电量,周边的供电电路的设计也日趋复杂,同时也导致供电元件发热量的飙升,比如主板上为CPU供电的开关电路,每项回路都要分担数十安培的电流,因此很多主板都不得不在MOS管上粘贴散热片以保证稳定工作。

  随着芯片功耗的急剧攀升,其发热量的增长也会越来越高,这也就是计算机产品中发热的根源。如果不能降低发热量,就会导致芯片工作的不稳定直至烧毁。但是功耗的增长不可避免,所以只能采取强制散热的手段来降低芯片工作温度。这就使散热器技术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学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评论】【硬件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