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胡延平专栏 > 网络企业批量上市 触摸监管政策底线
 


网络企业批量上市 触摸监管政策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21日 19:16 胡延平

  超过20家网络概念股 打算今年在海外上市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看,内地互联网公司打算2000年在海外上市的股票不下20只,称之为批量上市一点不假。不 管上市是不是最终目的,单就最终能不能被顺利接纳而言,批量上市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概念、故事真正到了等待兑现的 关键时刻。无论早就扬名立万的“传统互联网公司”,还是1999年才崭露头角的“网上新生代”,第一次排成整整齐齐的 产业队列,开始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阅。兑现,不仅仅是“套现”,更是对网络公司实际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清算。是骡子是马拉 出来遛遛,以前炒来炒去的那些概念,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资本市场的承认?

  一个在业界广为流传的笑话:乞丐站在大街上乞讨,胸前挂张大纸牌,上写“beg(乞讨)”,结果一整天下来施 舍者寥寥无几,有人给乞丐提了个建议,在“beg"后面加了个“.com(网址后缀)”,结果捐款开始像雪片一样飞来 。后来乞丐又在“beg.com"前面加了一个“e",投资人马上开着车找上门来了。有人给这个笑话加了个后缀,乞丐 后来又在前面加了个“china”,表示中国概念,结果很快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笑话归笑话,中国概念的互联网企业在 海外上市真的就那么容易吗?

  亚信、金碟先亮相

  最近有关网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传闻甚多,本报来自美国方面的最新消息证实:搜狐公司于今年2月4日向纳斯 达克提交了第一份招股说明书;网易2月初通过国内监管部门批准,提请上市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但迄今还没有公布招股说明 书。

  记者在采访一位近日从美国返回的中国互联网业界资深人士时了解到:按照纳斯达克的IPO程序,提请上市、公布 招股书只是意味着所有上市工作刚刚开始,搜狐、网易的上市日程绝不是传闻中的很快,2月底或者3月份,顺利的话从现在 起两三个月内可能上市,不顺利的话半年、一年都有可能拖下去。

  2000年度在纳斯达克首先上市的不是搜狐、网易,而极有可能是另一只中国网络概念股--“亚信”。代号为“ ASIA"的亚信控股公司有中国互联网络“建筑师”之称,由田溯宁等留美学生创立,先后承建了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互联网 商用骨干网ChinaNET一、二期工程,上海热线一、二、三期工程,北京169多媒体信息平台,中国金融骨干网(C NFN)等计算机网络工程近90个。公司开发了具有民族自主版权的Internet计费、漫游、网管、大容量电子邮件 系统和网络安全等系列应用软件产品,其中多数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9年12月21日,以及今年2月3日、11日和17日,亚信公司已经连续四次发布了招股文件。文件显示 :去年头9个月亚信公司的总收入为4820万美元,亏损额73.7万美元,计划以每股12到14美元的价格发行股票, 筹资6440万美元。

  香港创业板第一个登场的内地网络概念股极有可能是总部设在深圳的金碟公司。被英特尔等投资人看好并“资助”的 这家互联网财务软件公司近一两年发展迅速。据说用来庆祝成功上市的香槟酒都准备好了。

  批量上市

  回过头看,1999年的上市故事比起风险投资来其实清清淡淡,媒体炒了整整一年,到年底算来算去,成功上市的 只有中华网、中贸网、世纪永联(借壳)等为数寥寥的几只股票。而中华网严格讲并不是一家内地公司。

  而从目前掌握的信息看,2000年极有可能是“上市之年”。除了人人皆知的新浪、搜狐、网易,奔纳斯达克、香 港二板市场方向去的还有8848、实华开、找到啦、亿唐、易趣、焦点、阿里巴巴、雅宝、中国经济信息网、招银电子网络 、和讯中金网、瀛海威、中国互联网(Chinanet.com)、易龙、Chinaren(中国人)、美国商务网“相 约中国”、联想网络、润迅互联网等网站,没有上市打算的网站可以说少之又少。我们在此尽可能完整地提供2000年互联 网企业上市动态。

  风险投资催生的民间(外资)背景的互联网企业是数量最大的队列。阿里巴巴网站1月中旬在香港接受了由日本软银 公司牵头的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后,上市步伐也明显加快。前不久刚刚获得中国优秀网站评选生活与服务类第一名的“ 找到啦”也有一定进展,据称年内在纳斯达克上市不成问题。

  8848网站上市计划正加快进行。由前微软(中国)副总经理领衔的国际化管理团队已经组合到位,有据称是“内 部消息”的消息称,在2000年早些时候就能在纳斯达克上市,和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列在同一个板块。摇身一变做起电子 商务的实华开前不久完成900万美元融资,中西结合的管理团队去年底亮相。据确切消息,实华开将在纳斯达克挂牌。

  从搜狐出去的两个人,融资成功后于去年10月做起来的易龙网站,定位和亿唐差不多。其“你活腻歪了吗”的广告 策划推出时曾经引起争议和媒体的批评。据说最近6000万美金的第二期风险投资已经到位。梦想家网站在台湾省的发展有 点“温吞水”,不料想在内地开辟业务以来却有点找到“第二春”的感觉。国内提供最大容量免费信箱服务的百家网站巨额融 资到账,有海外背景的管理层已经上任。以上几家均已将上市列入今年的议事日程之内。

  ISP老字号瀛海威公司一路跌跌撞撞,前不久完成融资、引入国际化管理团队之后,对外称未来两三个月将在香港 买壳上市。但不是瀛海威直接买壳,而是由中兴发旗下创新科技及其战略伙伴共同完成。未来的瀛海威将是瀛海威科技而不是 过去的瀛海威通信,老瀛海威的业务都已经装到新壳里去了。此外,亿唐、易趣、焦点、雅宝、和讯中金网、Chinare n(中国人)、美国商务网“相约中国”等网站,也可能在年内上市。亿唐、易趣、阿里巴巴、焦点目的地为纳斯达克,和讯 可能在香港。中华网意犹未尽,还想将香港地区业务拆分后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政府背景的互联网概念股也要出发。1月底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正在考虑将其“招银电子网络”进行境外上市 的可能性。据悉,一旦有关部门批准,该行将会选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力争今年内完成。成立于1996年12月的中国 经济信息网,计划8个月内在纳斯达克上市。

  但是最有可能受到投资者追捧的或许不是上述企业的股票,而是传统IT企业打出来的一张大牌--“联想网络”。 去年底有传闻称这位IT龙头老大正准备将其已有互联网产品、业务,以及野心勃勃的FM365网站等新计划整合为一间独 立企业,在香港、美国同时上市。方正与雅虎的合资公司与联想网络一样也将以互联网为业务主体,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战略规 划,也有上市计划,但不会在2000年。创维信息产业公司计划今年在香港上市,但不是网络概念。

  电信题材的几家企业也要在股市上大演特演互联网概念。机制、体制与搜狐、新浪们不太一样,股市融资数额巨大也 远非一般网络公司所能比。去年7月初,联通传出消息,称已经获得管理层批准,将在当年10月上市,筹资10亿美元。但 是紧接着又有消息称可能要推迟到2000年初,原因是当初参与“中中外”合资项目的一些外国投资者准备起诉联通。今年 1月,常务副总裁王建宙表示联通争取在五六月份招股上市,集资将用来发展互联网,通过CDMA的电话网络提供接入、数 据通讯和WAP等互联网服务。上市日期变了,融资目标数额也变了,最近的说法为5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ChinaN et.com)据称也正积极物色上市的机会。除中国电信、联通及网通公司之外,另一家从国务院那里获得固定网络经营大 权的公司--吉通集团,计划赴香港创业板上市,所获资金将用来发展互联网电话业务,并拟兴建固定网络,为互联网业务提 供服务。上市时间表较联通晚,去年成立的号称“第三电信”的网通公司一开始就瞄准上市,但会再晚一些。

  新浪的签证

  新浪上市悬而不决,业内分析认为问题主要在于行业、证券委的监管,而不是所谓“新闻规范”。后者2月14日、 18日分别有消息加以明确:国务院新闻办官员的措辞比较严厉--网站今后若想转载其他媒体的消息,事先要与被转载的机 构签订合作协议,取得转载授权后方可转载。从现在开始,新的商业网站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先得到各级新闻办公室的批 准,然后才能到信息产业部领取经营许可证。原有的一些商业网站从事新闻传播的要补办有关手续。同时又说:商业网站的新 闻传播客观上起到了比较好的宣传和传播新闻的作用,主流是好的,应该继续扶持,不能扼杀它。总体看来,讲话精神以“规 范”为主,新浪存在“补办手续”空间,正面冲突甚小。

  监管方面迟迟不发“出国签证”,原由一是新浪股份中的“外资”如何看待,二是新浪与裕兴一样存在“海外注册” 问题。虽然注册动因新浪与裕兴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是1998年出于与北美华渊网合并需要,但是管理层未必轻易接受这种 解释。搜狐是否提请管理层审批尚未可知。张朝阳的解释是“情况和别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外电则称搜狐从一开始就是在 美国注册的一家公司。总之,种种案例有待管理层逐一检验。

  裕兴公司在筹备上市前两个月在百慕大当地注册了一家公司作为控股公司(裕兴电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百慕大 裕兴名义申请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其最大股东只是几个月前才取得海外护照(圣文森特岛国永久居留权)。而中国证监会称裕 兴在百慕大的公司控股母体仍是北京裕兴公司,属中资,按审批条例,仍应属境内企业,即投资母体是中资企业。裕兴仍需资 格认定后才能境外上市。但是后来之所以又放行,是为了“避免对刚刚启动的香港创业板市场造成不利影响所采取的补救做法 ,并不意味着其他境内企业可以效仿”,意思是放他一马、下不为例。近日,为北京金裕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间接在香港创业 板上市出具法律意见的北京竞天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徐耀武被通报批评,中国证监会将在6个月内不受理徐耀武律师出具的任 何法律意见,算是为裕兴逃脱监管一事画了个句号。

  新浪也有在香港上市打算。1999年9月向香港联交所提出创业板上市申请,联交所原则上已经同意。由于股权结 构较为复杂,新浪提出多项豁免的申请(大多是技术性问题),其中某些问题仍在商讨。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会等纳斯达克上市 申请通过后才会进行。上市时间最初传为1999年12月,后来又分别传出2000年2月和2000年年中两种说法。

  截至目前,新浪在纳斯达克尚未发布招股说明书。

  不一定是同一条船

  上市之际,创业者与风险投资既在一条船上,又不在一条船上。创业者常说“上市不是最终目的”,但是对于需要长 期资本支撑的互联网公司而言,一次又一次的风险融资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对创业者自身危害甚大。

  在三联生活周刊日前举行的“IT2000"沙龙上,8848电子商务网董事长王峻涛说的明白:风险资本也要有 出路才行。人家是风险资本,就是在你有风险的时候来帮你扛着,只要估摸着你的商业计划有戏,你每天大把烧钱,他眼睛都 不带眨的。问题是,人家图什么?就图着你快点长大,风险少了,“钱途”明确了,有更多的人来愿意陪着烧钱,他可以“功 成身退”。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产权交易的办法卖掉他的股份。产权交易的最好办法,就是上市。对于一个才一两岁的高 科技企业,真要上市,还就只有创业板这一条道。上市热潮背后的风险投资之手确实不容忽视。

  “不是最终目的”在需要及时通过股市套现退出的风险投资者看来并不一定对。而上市当口,“pass(通过)” 还是“被pass(弃绝)”的关键,除了批量套现(融资)的前提必须是批量兑现(业绩),还有一个比较老、在今年变得 非常大的问题--监管。“内部签证”拿不到,什么都别谈。所以,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香港二板那里排队之前,先在监 管部门门前排起了长队。

  批量放行不可能

  最新消息称“批量放行”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管理层的“严格”,业界的几种猜测是:互联网企业纷纷选择在海外注册的做法不仅仅是曲线上市、逃避监管的 问题,更重要的也许是:管理层担心资本会不会因此外逃?资本的控制与反控制80年代以来一直是经济领域的一道难解之结 。眼前就有个有趣的例子:去年12月,香港创业板开张一月有余,却没有一家内地注册的公司申请在创业板上市。有消息解 释说,原因是中国证监会现在还没有收到国内注册公司的申请。实际情况是:首批提出申请的企业有近30家,其中相当一部 分来自内地,只不过注册地不是内地而已,裕兴上市就是钻了这么一个空子。因此也难怪管理层要三令五申、屡屡表态了。

  第二种原因在于WTO谈判为信息产业开放确立的尺度,具体说企业股本中的外资比例以及某些领域的限制准入,会 因为纷纷在海外上市而变得无法控制,境外风险投资在国内的活动去年以来频频受到黄牌警告原因就在于此。信息产业部部长 吴基传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最新表态”也还是产业开放问题。

  第三种原因可能在于证监机构在企业上市管理标准(比如企业赢利纪录)上与纳斯达克等有所不同,在此中间有个以 谁为主的问题。去年7月份中国证监会下发的有关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通知,就企业资产与规模画了几条硬杠杠:企业净资产 达4个亿,上市前一年税后利润达到6000万,上市最低募集资金不得少于5000万美元。相比而言,纳斯达克的标准则 宽松很多,任何公司只要净资产达600万美元,税前利润达100万美元即可申请上市。

  还有一个原因,有人认为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上市也同样能够达到在纳斯达克上市那样的效果。以最近的股市发展情况 看,网络科技股始终保持强势,说明境内资本已经具备对相关板块的支撑能力,建立二板市场一事也终于放出口风———据说 这种心态在管理层中间相当普遍。去年香港股市二板市场在成立前后曾经对包括中关村在内的内地科技产业热迎有加,但是内 地管理层的回应却出人意料--相当审慎。“有点意思的企业都跑到外头上市去了,内地资本市场还怎么建设?”有业界专家 如此分析。但是反对意见也比较强烈:内地股市不仅盘子小,风险大,最关键的是对企业资本运营缺乏长期、稳定的支撑能力 ,抛开上市标准等管理方面的“不同”不说,二板市场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一句话,时间不等人,要等到内地二板揭幕之日再击 “股”出兵,恐怕花儿早已经谢了。

  即将到来的网际冲突

  2000年对于互联网产业来说,既是资本之年(风险投资热潮将继续推动行业高速成长),也是兑现之年(批量上 市不光是批量套现,也是对过去几年涌现出来的这些大名鼎鼎的网络企业的正式检阅,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以前炒来炒去 的那些东西,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资本市场的承认),但更是监管之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原来一直站在社 会边缘吵吵嚷嚷的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真正的“中心”。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力量开始汇聚于此,网络不再是网虫、少数网络科 技精英、热心媒体以及IT业内的事情,因此其发展也不再只由纯粹的科技、商业规律所决定。原来偏居一隅的事情,如今都 已经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在网民队伍由200万(小众)激增至790万(大众)的同时, 自身的一大质变就是由小社区走向大社会。此时此刻,互联网商业发展的一些崭新规律与传统产业管理观念之间关系的“紧张 ”程度无疑将会加大。互联网内在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冲击和破坏甚至颠覆性力量将会充分显现。在此意义上,互联网企业 不管是上市也好,还是日常经营也好,与大起大落的股票市场有些相像,无不处处受制于国际国内重大消息的来来往往。短时 间内要想做到就事论事,似乎很难。所以,类似网络公司上市这种已经被炒烂了的话题,可能还得接着炒下去。

  1999年以来成立的新网站,由于管理层与海外资本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上市的势头与“传统”互联网公司相比有 过之而无不及。

  本文原载于《北京青年报》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胡延平专栏 > 网络企业批量上市 触摸监管政策底线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