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电饭煲和人生的那点儿事儿

2016年04月08日 00:32 新浪科技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从今年年初开始,受到日元贬值等影响,中国赴日旅游的游客比往年更多了。去年流行从日本带马桶盖,今年的主角变成了电饭煲。

  再观察下国内市场,电饭煲的差价从几十块到几千块不等,那么这之间的钱差在哪了?日本的电饭煲,除了能封印比克大魔王,比国产的电饭煲又有什么优势呢?今天杨老师就跟大家聊聊电饭煲的那点事。

  米是怎么变成米饭的?

  其实特简单,就俩字,“加水!”听起来是废话,其实并不是。我想跟大家唠唠这煮米饭的原理。

  把超市买回来的大米里烹饪成米饭,用化学的话来说就是“淀粉糊化”。说人话就是让淀粉分子趋于断裂,进驻水分子。

  众所周知,大米80%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然而淀粉在常温下是疏水的,不过在环境温度达到53℃以上时,便会开始吸水膨胀。

  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淀粉分子内化学键变得不稳定,趋向于断裂。这时候水分子就会逐渐进入淀粉的微结构内,米粒也会有刺开始膨胀。当膨胀大到一定限度后,淀粉的结构便会出现破裂,这时候淀粉与水分子就会出现联结、缠绕,形成粘性、韧性高的含水凝胶。

  而介于米粒的外层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束缚,这个含水凝胶也就是我们见到的晶莹剔透的熟米粒了。

  所以顺便提一句,平时煮饭的时候,什么冷水泡米米饭口感会更好是骗人的,因为在常温环境下,米粒只会因内外渗透压不同而进入少量水分子,如果这时候再取出晾晒米粒,他便又会失水。而在温水条件下,米粒内部淀粉的微结构遭到了破坏,这种吸水是不可逆的。

  那么好吃的米饭什么样?

  说完了每一粒米,我们来说一锅米饭。

  好吃的米饭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第一、每粒米都“喝饱”了水;第二、米粒之间界限分明,烹饪不破坏米粒的外层结构。

  想达成这两个就需要对大米提前进行温水浸泡、控制好水量、并且在烹饪最后阶段大火“收汁”,让残留在米粒外面的水尽快蒸发滚粗。

  而做一锅好吃的米饭,标准是让大部分米粒都可以达到这个吸水饱满、互相又不粘连。也就是尽可能让每个米粒受热均匀。

  什么样的锅能做出这样好的大米呢?

  就是传说中的“柴火饭”,不明白的可以回家问下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那辈的人。

  柴火饭为什么好吃?原因还是两点:第一、火力旺;第二、受热相对均匀。

  所谓柴火饭是把一口大铁锅放进柴火堆里煮,也就是说除了锅底受热,火苗也可以肆虐到锅的四周。然而这还不够,如果你就这么把一锅米饭放在火上,那么最后最乐观的结果就是底下的饭糊了,上面的刚好能吃。

  所以柴火饭好吃的秘诀还在于需要经验丰富的厨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搅动米粒,在适当的时候开锅盖放蒸汽、关小火慢慢煮。此外米的质量和米与水的比例也占着决定性作用。

  能不说废话说电饭锅么?

  好的,所谓现在高端的电饭锅,就是在自动复原这个大火烹饪、受热均匀、不同时刻给不同火力的过程。

  首先先说下便宜的低端电饭锅的原理。这类电饭锅构造简单来说就是底部放个加热底盘,上面放个铝合金的锅,再上面是大米和水。

  这个加热底盘的原理就是金属通电加热,将自身发出的热量传递给锅,再由锅传递给锅里的水和米。之所以内胆采用铝合金是因为它拥有优良的导热性,成本还低。

  这样的锅煮出来的米饭有两个弊端,第一、火力不够大;第二、底部和顶部的大米受热不均。

  为了解决火力不够的问题,加大电流就好了,让底部多生热。但是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耗电量太大了。

  这个时候就该我们的IH电饭煲闪亮登场了。

  我们初中同样也学过,把一根铁棒上缠绕一些导线,给导线通电,金属棒会生热。这就是常见的电磁加热技术。

  而近几年商家热炒的IH概念全称Induction Heating,翻译过来说人话就是电磁加热。而IH电饭锅的原理就是使用铁质内胆,在底部加上铜质导线圈,利用这个初中物理课知识,让铁内胆自己生热,这样减少了底盘到锅再到食材两次热传导中的热量损失。

  可是这样还不够,火力还是不够咋办?方法有三。第一加大电流!这样会带来过高的电量消耗,所以不可取。剩下两种方式,要不增加铜线圈、要不增加铁内胆中铁的量。

  各位看官可以自行查询下铁和铜的单位价格,所以商业上压缩成本的角度出发,增加铁的量就成了最优解。所以在同样功率、同样铜线圈的情况下,铁的质量越大,火力就越大,这就是近几年出现的“厚釜”内胆概念。让铁内胆变厚,增加铁量,从而加大火力。

  好了,现在火力算是上来了,但仍然是底部主要生热啊,怎么让米粒尽可能的受热均匀呢?主流的方式分别是在内胆和铜线圈上下文章。

  由于只有铁会有电磁生热效应,而且成本最低,所以内胆的主要材质不能变,所以可以在内胆外形结构上做变化,让铁进行更好的传导热量,从而把底部自发的热传导给侧壁。与之对应的方法就是“蜂窝内胆”。此外也可以在铁合金中加入其它材料,从而改变导热的物理特性,比如加石墨的小米灰铸铁。在此可以在铁的外面增加一层导热效果较好的金属,比如铝。这样对应的就是“合金内胆”。

  此外还有给内胆变造型的,比如做成球形的苏泊尔球釜和在侧壁加一圈突起结构的象印羽釜。

  然而无论怎么折腾内胆,原理都是底部发热,把热量传导给侧壁。所以高端一些的玩法就是在侧壁外面也加上铜线圈,直接让侧壁也产生热量。这就是目前市场上的“多段IH技术”。

  然而直接使用铁材作为内胆会造成两个问题:铁的氧化生锈和米饭的粘锅问题,所以现在的内胆均采用内外加镀层的方法解决。

  外侧比较好说,只要耐用、隔热就可以了。而内侧就要考虑到耐腐蚀、食品安全问题。中端产品大多在内侧使用喷涂的方法行程隔绝层。而高端旗舰产品花样就多了,有经过特殊材料氧化的耐腐蚀氧化层、有直接镀上一层陶瓷的、更有直接拿金刚石等材料做镀层的,突出一个有钱任性。而目前市面上的“黑晶内胆”、“钛金釜内胆”、“土锅内胆”就是这一类的玩意。

  然而这样还不够,很多电饭煲都加入了压力功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还记得上文讲解大米变成米饭的原理么?高压可促进淀粉的糯化,也就是水分子的进驻。让最终米粒的口感得到提升。

  至此,还差一个好的“大厨”才能最终呈现一锅好的米饭,那就是泡米、掌握火候的问题。这个发展到现在的技术,可以让电饭煲把人工经验变成固定的模式,所以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难题。很多电饭煲也支持预加热功能,让用户更加省时省心。

  而高端的产品还会根据不同米的种类、不同的烹饪时间、不同口感、不同用户喜好作出算法的微调。此外还会加上一些炖肉之类的功能。

  不过炖肉神马的也没有啥新鲜的,现在电饭煲提供了一口热腾腾的铁锅,所以不光是米饭,肉也能煮熟咯。只不过算法会根据肉等其它食材的烹饪作出调整。

  那么有人会问了999真的能秒杀三四千么?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了。拆解米家电饭煲后可得知,这款产品只有底部和与侧面的夹角有两组铜线圈,而多段IH高端电饭煲在侧壁也会有多组铜线圈。相比之下,成本节约在了这里。

  此外,小米采用了灰铸铁+喷涂镀层的方式。灰铸铁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工业铸铁材料,大概占铸铁总量的80%的比例。而灰铸铁有两个优点:第一、由于内部含有石墨,所以导热性比其他铁制品都要更好;第二、成本低廉。

  考虑到只有底部有电磁加热铜线圈,所以小米需要寻求一款导热性强的材料作为内胆主材料,加之成本低廉,故选中了灰铸铁。但这与内层用氧化技术、镀陶瓷、镀金刚石的成本肯定没法比。

  但我当然不是说小米是在偷工减料,以同容积电饭煲内胆来比较,米家电饭煲的内胆属于偏重的了(上文有讲解,内胆越重,发热越多)。所以还是能看出小米的诚意的。只不过原材料和工艺的难度,小米从成本上和三四千的电饭煲还是有差距的。

  然而这个差距就像小米手机和三星苹果一样,功能上大家没有差距,而在做工啊、材料上的区别,你是选择一款够用的产品,还是喜欢高端旗舰就是萝卜青菜的问题了。

  我们究竟需不需要一款高端电饭煲?

  人生嘛,我们在努力奋斗的目标,不就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个好锅改善下生活品质没有什么问题。

  但并非一口好锅就能做出一锅好吃的米饭,其实锅在煮饭中,重要性的权重也就占一小部分。决定米饭是否好吃的本身还是在米质、水质和水米的比例。

  所以如果你想享受更好的米饭体验,首先应该是去超市买一些贵一点的大米,并且尝试下不同的水和米的比例,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电饭煲能给你的提升,要相比好大米小太多了。

  高级锅顶多是把3块钱的大米煮成5块的口感,如果你想让它煮成10块的口感,那么至少你要买8块钱的大米。

  而说到买999的米家还是买四五千的电饭煲,就要看你是选择性价比还是选择旗舰了。总之,人生嘛,开心最重要。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原创策划

精彩文章

美国P2P为啥不会跑路?

美国P2P为啥不会跑路?

美国的P2P网贷似乎根本没有“卷款跑路”这一说,虽然没国内火爆,但是一直平稳发展。 [详细]

热门话题

爱奇艺或让李彦宏龚宇巨亏

爱奇艺或让李彦宏龚宇巨亏

战略新兴板流产带来的尴尬让李彦宏和龚宇每天面临亏损,据估算,二人每天亏损达577万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