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海信科龙电器总裁周小天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 16:22  新浪科技 官方微博
图为: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现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小天演讲。 图为: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现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小天演讲。

  2011年3月15日,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于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召开,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时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在上海主办的“2011中国家电博览会”的一个重点活动,今年高峰论坛的主题时“全球化背景下的家电强国之路”。

  图为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现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小天演讲。

    以下为实录:

    周小天:大家好 站在整个家电行业的高度来谈创新科技,是我们中国家电今后由大到强的支撑,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我将从三个方面跟大家探讨,第一,技术创新是产业兴旺的动力,第二,技术创新是中国家电业由大转强的突破点,第三,创新科技是海信集团的经营战略核心。

    在人类史里面有两项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第一是电话,使得沟通和交流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使得我们创新的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一个改变我们生活的,改变我们今天整个文明史的科技就是计算机,它使得我们摆脱计算器算盘的时代,使得我们能够以成倍的速度进行创新,它改变了我们的科技和我们的未来。回到家电,海信的第一大主业是电视,电视在几十年的发展史中,从70年代,80年代中国最开始使用电视机的时候,仅仅是CRT的黑白电视机,应变到彩色的CRT以及备驼的电视机到今天的平板电视机到网络电视。从显示技术来看,从CRT到彩色电视机到平板电视到OLED。从智能技术无论是冰箱还是空调,前面一百年,从整个智能技术的原理上面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创新在不断延伸,我们从能耗一天消耗几度电到现在去年海信推出的最节能的0.23度的耗电量,从冰箱来看,一个是从绝缘材料,从最早的RC开始,到现在用的真空绝热,在研发的方向,节能材料是冰箱节能主道的一个方向,压缩机在三四年里面冰箱节能贡献率占有80%的角色,在行业的学术界谈到,冰箱的COP值不能超过2.0,但是今天已经突破了这个极限,说明创新是无限的。我

    记得在2000年,在上海我当时做过一次演讲,谈到双循环,接下来是三循环,0度冰箱,它是改变了中国使用冰箱的习惯,因为大家知道0度是在蔬菜保险可能存在的最低温度,如果温度再降低就会出现结冰,0度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0度的出现使得冰箱的普及得到快速的发展。今天在商场里面看到的,几乎所有企业都具有这样一个产品的存在,说明这个创新的技术对整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除此之外,多循环系统,矢量变频,真空绝热,还有全天候节能, 真正的节能是在春夏秋冬,四个季度家庭平均能耗最小。未来的冰箱发展会是怎么样 大家知道,太阳能是有无限的使用空间的,在2009年,第一个发表了太阳能的演讲在广州,当时作为海信科龙来说,今天已经有企业开始实际应用探索,联合国在前期的非洲已经推出了太阳能的冰箱,未来太阳能有可能会成为普遍使用的能源,但是它肯定会有更好的绝缘材料以及更好的保险技术,太阳能没有得到普及是因为它的成本,因为太阳能光伏电池转化为电的限制。就拿昨天晚上来说上海的室外温度是低于5度的,我们冷藏室的温度是5度,这时候房间里面有取之不尽的能量,这种能量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技术用于我们的冰箱里面,使得我们更节能。冰箱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节能以及新材料的创新。从空调方面来说,从以前的定速空调到现在的变频空调,在五年内,中国将有50%是变频空调,因为在市场上60%的市场份额是由海信占据,海信在前面十几年推动了变频空调发展的潮流,今天美的和格力在变频空调决斗的数量上已经超越了海信,但是我们感到非常骄傲的地方,我们孜孜不倦的推动了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空调的变型。像这幅图上看的,墙外面挂满无数外街的空调不但影响了我们市容,而且使用无数的材料,因为它有如此之多外部的冷凝器。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就是变频VRF空调,能够使得整个环境更加美好,影响空调产业发展方向,从产业政策,建筑法规,顾客需求社会环境,变频化是趋势,隐藏化,一拖多,还有VRF,将会是空调发展的方向。

    各位,我们使用的家用电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多媒体,信息通讯,白色家电,智能家居。今后我们谈到人员智能化管理,以及我们谈到家庭数字化的时候,我们思考的创新就是怎样使得这样无数不同的家庭的电器,能够有机的捏在一块,能够自动的识别。以白色家电为例,怎么样把冰箱在夏天冷凝器所发生的热用在淋浴里需要的热水器所需要的热量。怎样使得空调排出的热来用于加热器,用于淋浴。这一切都使得怎样使得家庭能源智能化管理,这是今后的一个方式。实现这一点,首先一点就是网络化和智能化,只有通过网络,使得所有家电能够有机的连接在一块,我们才能谈下一步的识别。大家比较熟悉的三个网,第一,通信直网,第二媒体数据直网,第三就是自动控制网。物联网是目前从电视,从学术界经常会听到的一个时髦词汇,物联网是什么概念呢 从右边的图可以看到,它是今后整个无限的空间,它的增速是呈几何数增长的。物联网有哪几个层面呢 首先是一个识别的层面,无论是通过跳马,通过导航系统,传感器等,首先要进行识,只有这种自动的识别才能使得它的信息进行加工,进行相互的连接。中间这个层面就是处理的层面,就是网络计算的层面。最后一个层面是指令性,包括工业控制,公共安全,城市管理,以及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等。创新究竟会带来什么好处,从切身体会谈,可能我们在广告上并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海信尤其在电视方面,亲临行业第一的位置是怎么带来的 就是创新。从全球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才能保持企业长期兴旺。具有百年历史的GE,西门子及惠而浦,他们都是创新企业的典范。创新会改变一个企业,大家熟悉的Apple用那样的创新改变了手机,改变我们了PC,它即将改变我们未来的电视。

    从右边这个红色的图,可以很定性的看到GDP的增长,中国是最大的制造国,50%的电视,60%的手机,50%的鞋,以及玩具、冰箱,空调等。中国是手机最大的市场,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等等,足以说明我们中国有多大,中国的大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间接的折射出来,近几年全球的增长,2000年到2007年,能源消耗增长有42%是中国带来的,全球能源的增长几乎就是中国的一个故事,欧洲国家和美国以及一些第一第二世界的国家,他们经常报怨一点,中国使得全球的能源成本上升,使得他们的制造成本上升。中国的大从另外一个负面也可以反应出来,就是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直接影响大我们的气侯,09年开始中国已经跨越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国,这并不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总结起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另外,我们也看到一线的希望,行业以及在座各位经常研讨的,就是十二五的战略规划,全新全新,加快转型,提高质量。这里的质量不单是产品质量,是经营的质量,产了质量,创新的质量,整个企业方方面面的质量,这是我们的未来,这是我们的希望。我们为我们的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我们仍然是大而不强,尽管我们今天是朝着一个强国方向前进,但是我们目前的现状仍然是大而不强。 这是外界对我们的评价,整个竞争模型是什么样的模型,第一是运营成本最小,第二是营销,还有就是市场运作方面,这是效率驱动。谈到美国的特点是什么呢 一个是经营市场,品牌建设,另外就是产品的创新。我 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评价,我认为中国目前是介于这两者中间,中国模式逐渐朝着美国模式的延伸,今天我们也是来探讨怎么加速这个转变的过程。创新首先有一个创新的机制,资源是我们创新的保障,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我们的资源投入情况和创新速度最快的国家比较,创新最快的速度是韩国,从这上面可以看到我们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真正要成为一个家电强国,要转变我们的经营理念,我们要加大研发的投入,我们不但要做好二次创新,还要做好一次创新,一次创造出别人没有的东西。

    推动家电创新及发展还包括以下几个因素,一个是环保因素,环保是我们自身需要去做的事情,而且是国家规定的边界条件使得我们必须要去创新。第二,是规范因素。因为我自己也参与到冰箱第一个节能标准到后面能效的标准,每一次标准制定的产生都会推动这个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国家法规制定的边界会推动企业的创新。目前我们要谈的是W11,它会推动我们避免使用有害物质方面的创新,用户的需求是我们创新的动力,从0度冰箱的产生不是由于标准的推动,而是考虑用户在健康,保鲜方面的推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家电大国并逐步向家电强国发展,中国介于两个模式之间,我们也正在成为一个创新的国家,这也不断涌现出部分创新的企业,但是大部分我们中国的家电企业无论是在创新的机制,还是组织,尤其是资源的投入相比全球的先进企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逐渐趋向饱和的家电市场,随着家电下乡,饱和度会进一步增加,随着家电饱和的趋势,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突破点,也是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家电强国的突破点。

    各位来宾,我也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海信集团。海信集团是一个具有黑电和白电的企业它的经营理念是技术立企是海信集团一直坚持的营销战略。我们第一大产业——电视,由于在平板电视转换方面我们领先于行业,所以在市场中居于第一的位置。创新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会使企业领先,创新会使我们中国从家电大国,尽快的转变为家电强国。谢谢各位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