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碟机产业曲线求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8日 09:4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薛娟

  在三网融合背景之下,彩电企业力推互联网电视,而陷于巨额版权费、同质化严重的DVD影碟机厂商,如今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在了“互联网应用”上。

  近日,由万利达集团、杰科电子、奇声电子以及瑞昱半导体联袂发起的中国高清影碟机产业联盟在深圳成立,并首次展出了新一代产品“高清互联网影碟机”。除了兼具VCD和DVD的功能外,通过该产品,消费者还可利用普通电视直接播放网络电视节目,从而实现无碟播放。

  窘境

  在走过录像机、LD、VCD、DVD时代之后,我国影碟机产业正遭遇生存尴尬。

  “这几年互联网发展得实在太快,大家都爱在网络上看影视剧,很多平板电视也开始具备上网功能,用影碟机的人越来越少,其销量已大不如前。”在苏宁电器北京立水桥店,一位影碟机的销售人员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说。

  根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监测的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国内DVD影碟机市场累计零售量同比减少31.47%,零售额同比减少35.21%。

  中国高清影碟机产业联盟秘书长、万利达集团董事长吴惠天提及昔日的辉煌不免唏嘘,“在影碟机的高峰时期,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几乎都被影碟机产品占据。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影碟机产业的无序竞争态势,影碟机产业走向衰落是必然。”

  在三网融合提上议事日程之前,由于受到核心技术的困扰,国内DVD企业面临着缴纳巨额的专利授权费用,大量VCD、DVD企业不堪重负,纷纷选择破产或转型。包括爱多在内的上世纪90年代曾经名噪一时的许多知名碟机企业先后销声匿迹。

  中国电子工业协会秘书长陈立新表示,全球80%的DVD机由中国制造,2009年我国DVD产量达1.2亿台,同比下降了23%,由于缺乏核心技术,DVD产业升级面临巨大挑战,许多DVD骨干企业希望影碟机能够进入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项目。

  尽管影碟机产业的发展已大不如前,但吴惠天还是对其寄予希望:“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就能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曲线求生

  在吴惠天看来,高清互联网影碟机就能为碟机产业带来活力。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内地宽带网络用户已超过3.4亿户,而网络视频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同时,腾讯科技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1%的用户渴望电视能接入互联网,50%的用户不想在电脑上看电影,比较喜欢在电视上看电影。这些数据让影碟机企业看到了机会。

  2009年10月,杰科电子董事长黄荣添和奇声电子董事长钟海光首次拜访了万利达董事长吴惠天。

  吴惠天透露,2010年万利达、杰科、奇声三家企业设定的高清互联网影碟机销售目标为100万台。“目前我国DVD机年销售量约为2000万台,100万台只是5%的份额,这个目标应该不难实现。”

  保证100万台销量的杀手锏是价格。深圳杰科电子董事长黄荣添表示,“目前高清互联网影碟机的上市价格为1000多元,随着销量的增加,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到2011年价格会降到千元以下。”同时,高清互联网影碟机目前收看的互联网高清节目全部免费,内容由迅雷提供,“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加入”。

  影碟机接入网络播放功能,本质上是台湾芯片厂商瑞昱视频处理芯片加盟的结果。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推出的高清互联网影碟机在收看方式和内容上,与互联网电视基本一致,用户似乎没有单独购买的必要。

  “高清互联网影碟机可以让那些购买了非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也能享受到用电视上网看大片的体验。”杰科电子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的产品最低价格600元左右,一台互联网电视却比同尺寸的非互联网电视要高出一千多元至数千元不等。这为很多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提供了选择。”

  万利达、杰科和奇声等企业的抱团举动,可视作“曲线求生”的探索,与其在高额的版权税面前等死,不如借三网融合之机,另辟蹊径,绕开蓝光转向高清网络影碟机领域。

  但是,在融合三网资源、实现电视互联网化方面,平板电视厂商、机顶盒厂商一直角力不断,如今影碟机企业也加入战局,最终谁能胜出尚未可知。“电视、高清碟机、机顶盒,这些终端厂商都希望凭借一己之力整合产业链,不过最终还要看‘国家队’广电系方面的眼色。”有专家如是说。

>话题讨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