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中国蓝光高清DVD产业链布局,对于其“身世”的质疑一直泛滥江湖,至昨天达到高峰:EVD专利提供商北京阜国高层质疑中国蓝光高清涉嫌盗用EVD核心技术,阜国将展开法律维权。
阜国质疑
“CBHD涉嫌盗用EVD核心技术,我们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EVD专利提供商、北京阜国数字总经理鲍敦奎昨天对记者表示。
所谓CBHD,即中国蓝光高清DVD的简称。2007年9月,由中国视像工业协会、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和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牵头,成立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中国蓝光联盟),成员包括新科、TCL、步步高等部分碟机企业,以及中唱、中录、中影等内容发行商。
2008年7月11日,中国蓝光联盟宣布,首条CBHD母盘制作生产线已在中唱旗下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建成并投产。该生产线今后将源源不断为中国高清光盘内容发行商编辑、压缩、加工15GB大容量CBHD高清节目母盘。利用这些母盘,在稍加改造的DVD9光盘生产线上,即可压制CBHD碟片。
昨天鲍敦奎透露,CBHD实际混合部分原来东芝HD DVD技术和国产EVD两大技术。CBHD前端技术主要来自HDDVD。后端技术中包括导航、节目编辑系统和音频三项核心技术,则均来自EVD。另据知情人士透露,EVD技术被盗用的原因,缘于阜国部分技术人员离开公司,加入中国蓝光联盟。
“阜国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争端,包括起诉相关责任者。”鲍敦奎昨天表示,“对于CBHD的盗用,阜国已和目前公司法人代表、上海广电集团旗下广电信息董事长张坚白沟通,并达成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一致意见。”
屡遭质疑
“CBHD技术是我们自己开发的,绝对没有盗用EVD技术。”中国蓝光联盟主导者之一、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龙法昨天面对质疑激动回应。
潘龙法昨天承认,CBHD技术涉及专利,部分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也有部分来自国外企业专利,如包括飞利浦的部分专利。但潘龙法表示,CBHD肯定不会用EVD技术。EVD属于传统DVD格式,而CBHD属于蓝光格式,存储量达到15G-30G,两者格式截然不同。
潘龙法表示,目前CBHD所有技术开发工作均已完成,向国家有关部门的项目和专利申报正在进行,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链布局也在推进。“据说EVD存储量是普通DVD的5倍,可是EVD产业链现在哪里?完全看不到!”潘龙法如此自问自答。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潘龙法对“盗用EVD技术”坚决否定,但CBHD从创立之初,一直伴随业界强烈质疑,并与“造假”相联系。
2005年5月,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向国际DVD论坛递交提案,建议设立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中国蓝光高清光盘新标准CBHD。2007年2月,CBHD格式申请获得国际DVD论坛认可,但不久业界即曝光,所谓CBHD标准,不过是将东芝HDDVD格式加上部分国内技术后引进的,其最核心技术仍来自东芝。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