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纳妾和海信娶妻青岛两家电大家国际化路径分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 11:4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娟

  虽然海尔和海信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作为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选择产业链上的一两个关键环节,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对于坊间盛传海尔有意竞购GE(美国通用电器)白电的种种猜测,5月29日晚,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600690,以下简称“海尔”)以一纸公告的形式进行了简短声明。

  海尔明确表示至今尚未正式参与收购GE(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

  海尔的谨慎表态并没有打消外界关于这一潜在“蛇吞象”行为的继续猜测。毕竟,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并不那么顺心的海尔而言,收购GE的机会无疑是海尔实现“世界白电老大”夙愿的最好良机。

  无独有偶。

  就在海尔试图扭转国际化进程的颓势之时,同为青岛双雄的另一竞争对手——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600060,以下简称“海信”)也在推进国际化的道路上动作频频。

  与海尔力图通过并购形成强势话语权的“纳妾”策略不同的是,海信集团与外方合资携手合作的“娶妻”策略。

  同样出自山东青岛,同样以家电为主业,海尔和海信两家中国最知名的家电公司在此时不同的国际化策略无疑为业界提供了最有价值的研究标本。

  无论成功与否,它们的努力都将赢得所有的后来者尊重。

  海尔纳妾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一片鲜花和赞誉声中,海尔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但是,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家电企业,海尔的国际化却屡遭牵绊,至今尚未取得预想的效果。

  最新数据统计,海尔集团2007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170亿美元,距离其进军国际的主要对手惠而浦只有20亿美元的差距。但海尔集团3/4的销售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在美国市场,海尔的销售只有10亿美元左右。

  以美国市场为例,经过十余年的拼杀后,海尔的产品终于进入了主流的零售卖场,但是消费者并不完全埋单。美国的主流产品是对开门、大容量的大冰箱,而海尔在美国的市场优势则更多地体现在“拼缝策略”介入的小冰箱上,尽管这一边缘产品海尔已稳居市场第一位,在目标消费群学生中小有名气。

  而海尔2007年起开始着力推介的高端子品牌“卡萨帝”系列,尽管为之花费了不少心血,但来自《华尔街日报》等国外媒体的报道显示,这些对开门的大冰箱似乎并没有帮助海尔打开主流市场。

  随着GE宣布将转手旗下家电业务,事情出现了转机。如果海尔成功将GE家电纳入旗下,竞争格局可能会大大不同。

  在美国本土白电市场上,惠而浦的占有率为30%,GE占有率为15%位居第二,一旦海尔收购了GE就意味着将在美国白电市场占据第二的位置,而一旦打开美国市场,海尔的全球化之路将大大提速。因为GE产品一贯主打高端,这对于弥补海尔在技术、品牌方面的短板将大有裨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导航:
·海尔纳妾和海信娶妻青岛两家电大家国际化路径分化
·海尔纳妾和海信娶妻青岛两家电大家国际化路径分化(2)
·海尔纳妾和海信娶妻青岛两家电大家国际化路径分化(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