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和信息化部经运司高素梅副巡视员
还有一个变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高端市场增长比较明显。从第一季度完成情况来看,像宽带、多核为主的笔记本电脑生产量在高速增长。一季度增长达到了35.8%,笔记本占微机比重达到了73.1%,同比提高了7%。平板电视到第一季度,是将近300万台,在彩电当中比重超过30%,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像液晶电视完成了274万台,产销增速超过了50%。
第四,软件业、制造业、服务业融合趋势在加快。第一季度软件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增速比全行业平均水平高了10.1%,增长较快主要来自两个领域:
一个是基于制造业嵌入式软件的增长,增幅达到了37.3%,比软件业平均水平高8.6%。
还有,以服务业相关的软件技术增长比较快,增幅达到了38.3%,超过了软件业平均水平9.6%。占软件产业比重也在迅速的增加。它的比重由上年底16%提高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7.2%。特别是软件外包服务的收入现在非常看好,已经成为拉动软件技术服务增长主要力量,增速也超过了100%。这是软件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点。
第五,产品出口在稳中有降。第一季度出口的数还没有出来,我们还是一到二月份的情况,一到二月份,全行业对外贸易增长是20%。增速比较高,是2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增速是在下降。比全国的出口增速高了7%,因为全国出口也在下降,我们也在下降,但是全国下降幅度比我们大。占全国出口增额是38.1%。进口是54.7亿美元,增长是15.6%,比全国进口低15.3%,我们进口还是少,占全国进口总额是32.4%。在进出口贸易当中,三资企业和来料加工占整个行业出口比重的主导地位,三资企业和来料加工企业进出口比重达到80%。像手机、集成电路出口有较大回落,分别增长仅有2.8%和2.1%,比去年同期下降20%点以上。
第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块,工业和信息化部何海林处长会做详细分析的通报。
这是今年第一季度整个经济运行当中的特点。我们在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到全年经济运行当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这一些问题有几点:
1、欧美经济下滑对出口影响正在显现。大家都知道,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DI)大幅度上扬。一月份美国PDI上扬7.7%,比上一个月提高了0.2%,比2007年全年高出3.9%。英国的PDI上涨指数已经上涨5.7%,欧元区上涨4.9%。随着价格上扬,欧美经济通胀压力也在加大,发展速度呈现了下滑的趋势。所以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我们分析出口的时候已经看到。前两个月,电子信息产品对美出口仅有5%。和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24%。对荷兰出口增长只有6%,同比回落44%。对英国出口增长21%,同比回落28%。对法国出口增长38%,同比回落50%。因为欧美是我国电子产品出口主要市场,它的增速下滑,也导致了全行业出口增速同比回落8%。受这一些影响,加上国内的制造成本的上升,沿海地区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珠江三角洲有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外迁或倒闭的现象。
2、产业结构调整形势十分严峻。国内关键元器件发展是相对滞后,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今天在座的是彩电行业的专家和老总,像彩电行业、手机行业、集成电路行业表现比较突出,尤其是彩电行业,大家比我更加清楚。从彩电行业来看,目前正处在CRT向平板显示转移关键时期。国内彩电行业更多以CRT产品为主,核心面板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外国企业凭借着技术上的垄断、雄厚资本、品牌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供货、市场价格等方面对国内企业进行多重挤压。从而使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在下降。06年到去年年底,国内有几个大的商家统计,像06年国内企业平板电视内销市场份额是在80%,到了2007年下半年,国内品牌市场份额已经降到50%,到目前为止,在大卖场当中,国内品牌市场份额已经不到40%。
今年1、2月份彩电行业利润才是7亿元,同比下降了10%。利润率仅有2%,比前两年下降了1个点以上。像手机行业也是这样,目前国内企业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明显,随着市场增长放缓,竞争也非常激烈。跨国公司也是一样,依靠技术和产业链的优势,采取高端市场抢利润,低端市场抢份额经营策略。在专利上,对国内企业进行挤压。大家都知道,国内企业每生产一部手机要交专利费2.5%至5%。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国内手机生产企业的经营非常困难。手机生产企业现在在国内超过100家,其中三资企业只占15%,85%是内资企业,但是三资企业占产业规模的78.6%。排名前三家的外资企业,手机生产量达到55.5%。在2007年年底的时候,大部分国内的内资企业出现了亏损。到今年1月份,已经有八家内资企业退出手机行业。第一季度手机增加的增速同比下降了近20%,出口下降也是20%,利润是负增长,降幅达到了10%。国内企业内销市场份额从最辉煌的将近达到60%,现在降到三十几。像集成电路也是一样,国内的产业基础较差,设计企业实力也不够强,发展模式主要是两头在外,产品大量依赖进口。06年,集成电路贸易逆差达到了852亿美元,2007年已经达到了1042亿美元。面临新技术升级和全球市场周期性放慢新的形势,国内行业基础薄弱,应对冲击能力差的问题也在日益的凸显。像今年第一季度,集成电路行业收入增速是13.9%,低于全行业平均增速水平。
3、 外商投资转移对产业带来新的冲击。自去年以来,国家政策和宏观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像人民币升值的加快,内外资税率并轨,以及劳动力工资的上升,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等等,再加上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变革等等,这一些措施的出台对企业加工成本有所提高,也冲击了投资出口拉动增长的方式。我们的增长方式是以出口带动增长。因为宏观环境的变化影响,给我们目前生产结构带来一定冲击。
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做出转移投资和改变贸易方式的调整措施,导致我们产业发展增速也在放缓。目前出现很多外资企业将投资转向越南,由于越南人口成本低、市场和区域优势比较明显,而且在招商引资上他们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去年在调研的时候看到,广东沿海和天津和上海,三个地区的人工成本月工资超过1000元,在越南人工月工资不到500。单从人工工资上来讲,比我们优越很多,就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到那一边投资。像前两年,英特尔和微软宣布在越南落户,去年、飞利浦、三星、佳能都已经到越南投资。还有一大部分台资企业加快了向越南进军的步伐。有一些台资企业计划在大陆撤资,将在大陆的生产线转移到越南。这一些现象的出现对我们产业出现强大的竞争压力。
4、产业面临生态要求日益迫切。从国内来看,国家也日益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党在十七大当中提到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和新要求等等。这一些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像目前国内电子的废弃物回收处理形势十分严峻,急需采取对策,才能保障产业循环的发展。
从国际上来看,正兴起生态发展的热潮。欧盟发布了Rohs,,又发布了EOP等。这一些政策的出台,对企业来说,要增加成本,对产品的出口也面临着新的壁垒。因为材料设备更换、调整和设计生产环节等等,使成本有所增加,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要增加很多高的成本。这是整个产业发展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导航: | ||
·图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经运司高素梅副巡视员 ·图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经运司高素梅副巡视员(2) |
·图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经运司高素梅副巡视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