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白电“五强争霸”大幕开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 09:00  金羊网-新快报

  兼并重组浪潮暂时平息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吴木鑫

  并购竞赛

  从2004年开始,围绕白电资源的行业内并购和跨行业并购浪潮席卷家电行业,国产家电阵营格局随之改变。从2007年底至今,家电行业备受瞩目的莫过于家电巨头之间围绕白电资源进行的重新分配。在近期,美的成功收购小天鹅、长虹派驻高层进入华意压缩、美的进军冰箱压缩机、海信白电资产作价25.4亿注入科龙,这些热点事件成为年后家电淡季市场的亮点。

  目前,美的通过收购荣事达、华凌和小天鹅,组成“美的系”,海信通过收购科龙、容声,再加上自有的海信品牌,已形成“海信系”,长虹通过并购美菱进入白电行业,组成“长虹系”,并成为综合性家电品牌。

  经过一系列兼并、重组及资源整合后,国产白电企业增强研发能力,实现上游原材料采购和下游产品销售资源共享,协同效应初步显现。而因为白电产品的技术更新相对平缓,稳定的产品形态令白电巨头积累,足够的产能规模。

  “几个大的集团瓜分白电市场,将使中国白电产能在几年后达到高峰。”分析人士认为,整合后的规模化效应将会充分体现,中国家电市场也有望诞生几家全产品布局的航母企业。随着小天鹅被美的揽入怀中,白电行业始于2004年的并购潮已进入尾声。海尔、美的、海信、长虹和格力五大白电产业集团称霸市场的格局也浮出水面。

  五强之争

  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随着重组的到位,白电行业的产能已经迅速集中到行业前几大巨头手中,海尔、海信、美的、长虹、格力将成为这轮角逐的主要力量,资源重新分配后,将进行新一轮的市场份额分配。

  从行业看,家用空调领域,目前已形成格力与美的“两强”争霸的局面;冰箱领域,海尔一家独大,接下来海信科龙、美菱、新飞、美的(含华凌、荣事达)四家相差不远;洗衣机领域,国内市场前九位中有六家为外资公司,其余三家本土企业分别为海尔、小天鹅和荣事达,目前小天鹅和荣事达均已被美的收购,本土企业也已形成海尔与美的“两强”。

  从竞争角度来看,家用空调是最激烈的,从原来的几百家企业,“大浪淘沙”逐渐演变到现在“两强”的格局。冰箱、洗衣机行业的格局过去一直比较稳定,因为主要的参与者大部分是“国企”。现在洗衣机本土“三大家”变为“两强”;冰箱原来有“四大家族”——海尔、科龙、新飞、美菱,现在虽然科龙被海信收购,美菱被长虹收购,但是收购的主体仍是国有企业,因此冰箱行业的格局还会有变数。

  国研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白电市场进入五强争霸的时代。由此看来,3-5年内,海尔、美的、海信、格力、长虹五大巨头将在白电市场展开激烈的排位角逐。

  品牌之困

  成功竞得小天鹅股权后,美的电器将面临一系列问题,而整合以及如何进行多品牌运作,就成为摆在美的电器甚至美的集团面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美的集团旗下已拥有美的、荣事达、华凌、威灵等10多个品牌,产品涉及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大型中央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几十类产品,而且多个品牌下产品、人员和渠道互相交错。如何解决美的电器与小天鹅间的人员、品牌和企业文化融合这个难题呢?美的电器总裁方洪波也坦言,上述问题远远比财务、股权和采购方面的整合更困难。

  同样的问题,其实也困惑着其他白电巨头。随着品牌规模的不断扩大,家电巨头纷纷采用双品牌、多品牌战略布局白电市场。海尔针对全球市场推出高端子品牌Casarte(卡萨帝),利用其多元产品线布阵高中低端市场。美的电器明确提出,将“美的”定位为高端品牌,主攻一二级市场,将“荣事达”定位中低端,致力于三四级市场,将华凌定位为区域性品牌的市场战略,而美的收购小天鹅后,对该品牌的整合,目前尚未有定论。海信集团则将白电业务集中在海信科龙系下经营,根据产品的功能、性能,生产差异化产品,引导市场细分。

  方洪波说,如何充分发挥两家公司的协同效应,以及今后如何进行多品牌运作,是本次并购最大的挑战。但世界白电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白电龙头企业旗下都有数十个甚至更多的品牌,对于国内的白电企业而言,要想发展成为世界性企业,必须学会如何进行多品牌运作。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白电“五强争霸”大幕开启
·白电“五强争霸”大幕开启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