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家提醒:别让岁末家电促销冲昏了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08:22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临近岁末,各大家电卖场又开始唱起了“促销”的大戏。“1元购机”、“5折销售”、“预存20顶200用”……虽然有时候消费者明知情况也许不如“看上去那么美”,却还是容易被吸引。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精明谨慎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

  噱头一:

  “特价多多任你选”

  现象:“1P挂机空调市场价2000元,特价1400元;32英寸液晶电视3000元……”每到家电促销旺季,商家各种特价机的广告就满天飞。但当消费者周末兴冲冲赶去时,却往往空手而归,通常连特价机的身影都见不到。

  解析:市内一商家坦言,厂家拿出的特价机有限,但各个商家都在争夺,最终可能每家只分得几台或者十多台。怎么办?好钢当然用在“刀刃”上,这些有限资源通常只能保证业绩靠前的门店,遇到有新店开张,则全力支持一家。于是其结果是,广告上的特价机,最终只有该商场的一个或少数门店有。而无论厂家还是商家,推出“特价机”的根本宗旨都是为了吸引人气,通过促销起到带动其他产品销售的作用。

  噱头二:

  “老总签售最优惠”

  现象:听说某卖场在搞“

冰箱老总签售”,李小姐兴冲冲地赶紧跑过去看。心里想着:“逛了这么多次家电卖场,还从来没见过他们的老总什么样子呢!不知是何许人也?正好想给家里买台冰箱……”可是到了卖场一看,卖冰箱的柜台根本没有老总啊,销售人员解释说:“老总签售并不是真的要老总签字,而是本来卖4000多元的冰箱现在打折可以卖到3600元了。”这让李小姐很失望:这款冰箱,不是前些日子就卖3600元了么。

  解析:当消费者听厌了“特价打折”这个说法时,精明的商家会推出各种新颖的说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但事实上“万变不离其宗”,“老总签售”不但没有老总出现,优惠的幅度也不见得更大。

  噱头三:

  “预存20顶200”

  现象:今年十一的时候,张先生想买台

平板电视。正好逛街时遇到了某卖场“预存20顶200”的宣传单,张先生仔细一看:不但预存20可以顶200,预存100更可以顶1000呢!哇,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张先生赶紧到该商家指定的柜台预存了100元。可是到卖场里买电视时这张1000元的卡却“无用武之地”了,原来,只有万元以上的家电才可以用到1000元的券票,虽然这一说法在预存时被印在了卡片的背面,可是很难注意到。张先生最后只花4000多元买了一台32英寸的平板电视,那个预存的卡却没了用处。

  解析:“预存多少顶多少”的招数其实并不新,但在吸引消费者的方面可谓“屡试不爽”。因为图优惠,消费者往往忘记了仔细勘查优惠卡背面的条款,而这些条款可以保护商家在发生纠纷时站在有利的位置,消费者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消协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促销商品时一定要仔细看好各种约定条款再出钱,多问问,谨慎出手。 (记者 冯秋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