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闪联下一步该怎么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11:48 中国电子报
佐罗 近日,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披露,由中国企业主导的“闪联”技术标准已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至关重要的一轮投票。这意味着,全球首个3C协同国际标准花落中国已成定局。 孙育宁表示,虽然“闪联”还需要履行一些必要的公文手续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颁布,但已不会影响最终结果。看来,在经过长达两年之久的艰苦谈判和积极沟通之后,终于让两年前闪联副总裁刘清涛预期2007年年底,最晚到2008年,闪联就会成为一个事实标准”的预言梦想成真。 仔细分析本次闪联能够获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认可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大原因:第一,这与闪联的产业化先行是分不开。在闪联发展的近五年中,我们看到闪联在制定和完善闪联标准的同时,没有一味追求盟员数量的增长,而是纷纷与PC、手机、家电等产业链上下游的重量级企业结盟并将其纳入闪联旗下,完善了标准的产业化布局。 第二,闪联倡导“3C协同”已经得到厂商的呼应,走入了产业化的实质阶段。在过去的两年中,闪联成员中的长虹、TCL、海信等传统家电制造商正向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相继进入IT、通讯等领域,初步构建跨越广电网、通讯网及互联网的3C产业体系,到目前为止,市场上采用“闪联”标准的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已近30款,预计到今年底累计销量将突破500万台,上述厂商的积极行动不光加快了闪联的产业化进程,而且促进了闪联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当梦想变成现实,闪联未来应该怎么走呢?笔者认为,在3C协同应用日益被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及消费者接受的情况下,依赖于近年来国内高速无线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家庭网络产业在经过长时间的蛰伏和酝酿后,数字家庭市场的大发展时期已经到来。中国闪联标准应当借助这一“东风”,加快产业化步伐,全面启动3C市场,开发各种基于闪联技术平台的产品方案,与闪联联盟的各主要盟员厂商紧密合作,让更多的闪联产品陆续推向市场以解决数字家庭在市场上缺乏终端产品的尴尬,让消费者尽快体验到数字家庭生活的快乐。 同时,闪联也应清醒地看到,虽然是获得国际标准,但这些标准都是推荐性的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尤其是现在其与e家佳、DLAN等标准在产业化和商业模式上均不够成熟,彼此存在“互联不通”的现象。下一步,闪联应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探索其与e家佳、DLAN等标准相互兼容的模式,实现标准融合,这不但可以进一步扩大标准的应用领域,而且使消费者真正避免重复投资的尴尬,加快数字家庭推进速度。 展望未来,数字家庭由导入期到真正的爆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闪联仍需努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