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美进军制造业有何不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 16:38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余赪

  近日有消息称,家电连锁企业国美欲通过ODM的方式进军上游制造业。对此,国美电器予以否认。

  事情缘起国美与国内外彩电厂家签订了300亿元的采购订单。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采购的产品将全部按照国美提出的功能要求进行生产。国美此举被解读为“借道ODM杀入供应链上游”。

  为此,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对媒体明确表示,“国美电器的定位一直都非常明确,就是要做专业的渠道商。”其实,国美大可不必如此心急的澄清猜疑,凭借国美的资源,进军制造业又有何不可?

  进军制造业呼声已久

  ODM经营合作模式是“三方联合”的合作模式,就是在由国美牵头主导的ODM模式中,康佳、海信、长虹、夏新等大陆品牌的部分型号产品,由冠捷、唯冠等台湾地区厂家来生产,然后在国美门店中贴上大陆品牌进行销售,同时,大陆品牌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

  其实,国美进军制造业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国美便启动了与广东江门高路华的重组谈判。2005年6月,国美控股51%收购爱多集团电子产业,国美投资3000万元的爱多工业园一期厂房落成。同年10月,国美电器在沈阳建起了家电工业园。在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刻,总是伴随有“国美涉足制造业,启动整合上游制造业战车”的消息。

  国美过于谨慎?

  其实,国美如果进军制造业未尝不是好事。根据

中国电子商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近日联合发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实现平板电视销售542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在平板电视的强力驱动下,彩电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今年中国市场彩电销售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明年将达到1800亿元。

  国美今年的彩电销售占比计划占到中国市场25%左右的份额,国美在彩电峰会上宣称,随着彩电产业的发展,彩电产业中的产品开发、制造、流通等各个环节日益密切融合,产业各方“提升

供应链价值、优化产业链”的建设在不断加大。

  为何前景如此广阔,但国美却要否认进军制造业?个中隐情究竟在哪?

  其实国美在几年前就提出要做自有品牌的家电产品,但产品主要集中在线材、插座等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秩序又相对比较乱的行业,对研发技术要求很高的家电产品让国美不敢茫然打算进入。国美对自己进军制造业坚决否认,还有另一个原因:众所周知,国美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家电渠道商之一,而如果此时国美投身某种家电产品的制造,从一个原来只是第三方服务身份的公共流通平台变成了直接进场的参与竞争者,这肯定会影响到相关企业与国美的战略合作前景。

  合作共赢未尝不可

  几年前国美对生产商爱多的并购,足以证明国美的雄心,其结果是对国美电器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带来质的变化。新产业链的形成,使国美原本就得心应手的成本控制更趋完美,流通环节缩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成本的直接控制取代大批量进货、大批量销售的旧模式,则更能凸现价格优势,国美可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多的主动权。

  在去年国美收购永乐后,业界都觉得国美、永乐合并是渠道商优势整合的结果,避免了渠道之间的恶性竞争。但国美不敢冒然进军制造业的顾虑也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民族品牌步入国际市场一争长短,还有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自主

知识产权。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没有制造品牌的强大,要想实现渠道品牌的强大是不现实的,制造品牌是渠道品牌赖以生存和壮大品牌的基础,渠道品牌也是制造品牌深入消费者之心的关键。渠道品牌与制造品牌博奕,应更多地着眼于品牌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提升、营销模式的创新与提升、服务质量的优化与提升,而不能仅仅着眼于打压制造品牌,扭曲价格杠杆,满足于价格战、资源消耗战,甚至出现优胜劣不汰或劣胜优汰的现象,而是要通过渠道品牌与制造品牌的合作,实现两者之间有质量、有价值、有效益的增长,达到商家、制造者与消费者的三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