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厦华巨亏资金链断裂面临难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5:15 通信信息报
-特约撰稿 吴勇毅 中国彩电产业似乎又走到“生死门”的转折点,10月30日,正在建设全球最大平板电视生产基地的厦华电子公布第三季度报,预计公司2007年全年业绩可能为亏损:其中每股收益-0.62元,净资产收益率-185.13%,净利润-2.29亿元。而2006年厦华巨亏5.23亿元。 一度走在平板电视产业最前沿的厦华电子,在转型平板电视产业、准备做专做强后,却连遭重创出现了巨大亏损,令业界唏嘘不已,对中国彩电业未来深感忧虑。 转型并不成功 多元化流行高峰期,厦华大步迈进了手机、计算机、显示器、传真机、系统集成、微波通信设备、电子商务等几大产业领域,拥有22家合资企业、5个配套厂。然而多子并非多福,自从1999年厦华提出把手机、电脑两大业务列为和彩电生产并重的支柱产业,并尝试多元化经营后,厦华开始背上重负步履维艰。2000、2001年,单手机前期投入就高达2亿元,然而每年仅几十万台的手机销量规模远无法填补前期的巨大投入,于是厦华开始经历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并最终被戴上了“ST”的帽子。 痛定思痛,厦华发现多元化经营并不适合自己,重新制定战略定位——“集中拳头的力量,在一个领域中做到最好”。最后厦华确定将数字电视作为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忍痛剥离了手机、计算机、显示器等大项目,先后停掉或转手22家合资企业,集中精力专门做好彩电。 于是在完成产业调整,厦华似乎找到一条简明的发展路径。2004年厦华扭亏为盈,终于摘掉“ST”帽子,迎来第二春。与之同时,厦华凭借着行业的敏锐嗅觉,一心扑入正在全球兴起的数字电视,全力把厦华打造成全国最大平板电视生产基地。 然而当厦华赌命数字电视,其它竞争对手也紧随其后,一窝蜂杀入平板电视,仅不到2年,国内市场很快日趋饱和,到2007年第一季度,32英寸及以下液晶电视的毛利率已经没有净利润,陷入了只见市场不见利润、越卖越亏的窘境。 三星、索尼等外资品牌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不惜下重手,与厦华、长虹、康佳等国内平板电视生产企业展开了惨烈的割喉价格战。价格恶战导致的一个恶果就是,企业利润进一步大幅减少,元气大伤。据悉,国内彩电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1.3%。 尽管2006年厦华平板电视的综合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6%,但厦华公司却出现了高达5.23亿元的巨亏。中国手机市场的惨烈一幕再次在彩电业中重现。 更让厦华忧心忡忡的是,国内的平板电视大战很快蔓延到海外市场,致使国外平板电视的销售价格也出现急速下滑,这不仅导致企业的毛利率大大降低,还使得以外销为主的厦华海外市场份额大幅萎缩——从最初占销售总额的70%下降到去年的50%,重创了厦华。 资金链断裂面临难关 想当初,厦华的资产只有15亿元,却要支撑5大产业,这是杯水车薪。即使这15亿都投到手机上,也无法与诺基亚、三星抗衡,更不要说“其它孩子也要喝奶”。 手机、数字电视、电脑的研发、推广吞金量都很惊人,没有巨大财团支持,是难于启动迈开大步的,而厦华小盘资本是注定难于激活自己的多元化。一位专家说,厦华要有50亿的资金才能搞得动多元化产业,否则就是“半青不熟”的。然而资本单一、资金匮缺一个最为致命的问题使是厦华的规模迟迟上不去,多元化半生不熟。 多年来厦华不缺技术和市场,厦华的高清晰数字电视技术在国内是一流的,而且厦华高端彩电的销售情况也很好,厦华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瓶颈。正因为如此,有关厦华与明星大企业开展合资、入股、并购等深层次合作的传闻一直没有间断过。期间最大两笔资产运作一是与2002年2月,厦华和联想共同出资1.5亿元成立厦门联想移动通信公司,剥离掉手机业务,给厦华卸下重大的包袱,二是2006年1月,台湾中华映管入主厦华,成为厦华第一大股东,而后双方宣布,将投资30亿携手打造全球最大平板彩电基地。此两大举措,让业界看到厦华平板电视可观远景。 然而目前令人不乐观的是厦华与中华映管还是上下游链的“低层次合作”,注入厦华的流动资金少。专家指出,“目前看,厦华能否实现盈利翻身,要看时下液晶面板价格的走势,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厦华第一大股东面板商中华映管对其的配合程度和支持力度,尤其是资金及时注入,否则厦华无米难炊。” 核心技术缺失是厦华的痛 厦华电子再次巨亏折射出了中国彩电辛酸的沉浮史,那就是核心技术缺失,在CRT时代,中国的彩电都是整套引进,基本上就成为海外企业的组装工厂,产品同质化明显,技术大同小异,价格割喉战似乎就成为国内家电商唯一的攻防策略。 而到了平板时代以后,中国的企业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操作策略还是以低层次的价格为第一优先,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研发自己先进技术,构筑核心竞争力,只能跟风走在洋品牌的后面,成为别人的“代工”、“加工厂”。如今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根本无法立足。对于厦华继续巨亏,专家指出,最深层的原因是与中国整个行业核心技术缺乏,导致了价格战自杀式求生、国外贸易壁垒保护限制,要命的是受制于人难于自立,而非厦华所言的主要是清除液晶库存、应收帐款损失导致。 作为中国家电业的一面旗帜,厦华电子再次走到了“人生的拐点”,而且此次似乎比前几年的“ST”,前景更难料。拯救厦华,只有厦华自己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